大明王朝是漢人最后一個大一統(tǒng)的王朝,它的滅亡令很多人都惋惜,更是紛紛推測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明朝的滅亡。要說末代皇帝昏庸無道或者奸臣當?shù)?,這就很好理解一個王朝會滅亡,可是,明朝后期偏偏是皇帝勤政為民,群臣皆是文人所敬仰的東林黨人居多,這就令人非常奇怪了。
于是,明朝各種滅亡原因層出不窮,就出現(xiàn)了一個”魏忠賢不死,明朝不亡“的觀點,這有什么依據(jù)呢?
話說,明朝是中國歷史上黨爭最嚴重的朝代,這是由于明朝歷代皇帝大多不勤政,又有內(nèi)閣制和廠衛(wèi)制度所造成的。明朝后期,最主要的兩個黨派爭權就是以魏忠賢為首的閹黨和以江南士大夫為主的東林黨人。
天啟年間,魏忠賢是最得勢的時期,魏忠賢大搞閹黨,為了掌握朝政,就開始打壓文臣。真所謂樹大招風,當時在文臣的眾多黨派之中,就屬東林黨最大,
畢竟江浙一帶歷來是最富裕的地區(qū),官多勢大是不可避免的,也就成為了魏忠賢的主要打擊目標,像勢力小的楚黨、晉黨都依附于閹黨。
由于天啟皇帝不愛政事,全都交于魏忠賢過問,因此,魏忠賢借此,全力打擊東林黨人,眾多反抗的東林黨人都被抄了家,之后就有了東林義士這一個說法。
事實上,魏忠賢對東林黨人打擊最大的就是征收工商稅,這也是明朝不可以不亡的一個重要手段。眾所周知,明朝是有朱元璋白手起家打下來的,朱元璋自然是心疼農(nóng)民,所以農(nóng)業(yè)的賦稅一直很少,國庫收入不多。
征收工商稅的好處就是國家富裕了,才能夠有錢招兵打仗,農(nóng)民賦稅不受影響,穩(wěn)定江山,所以當年魏忠賢得勢的時候可以征地遼東,西北無起義。
因此,來看魏忠賢的閹黨雖是大權在握,貪了不少錢,但是他確實為國家增收了,只是剝削了地主階級,他始終是廠衛(wèi)的人。廠衛(wèi)的根本目的就是鞏固皇權,魏忠賢知道自己是依附于皇帝的,所以在邊境戰(zhàn)事上盡量給錢給糧,不逼迫窮農(nóng)民再交錢了。
相反,東林黨人可就不一樣了,他們可以江南地主階級的代表,東林黨的成因就是一個東林書院的開辦,每年都會舉辦一次大會,來者都有官員、文人、大富商。因此,崇禎滅了魏忠賢之后,東林黨人在朝政之上一家獨大,江浙地區(qū)的地主階級開始游說眾臣要求皇帝取消工商稅。
崇禎皇帝雖是一家之主,可是也是要有群臣協(xié)助才能管理國家的啊,群臣全部上奏要求取消工商稅,就是崇禎大權在握,也不敢與群臣對抗,怕是被罵為昏君,另立新帝。所以,崇禎只能取消工商稅。產(chǎn)生的后果就非常的明顯了,那就是沒錢,要從其他地方要,就只能剝削農(nóng)民了。
結果,剛好西北地區(qū)大旱,農(nóng)民沒飯吃了還要給官府納糧,不造反能行嗎?盡管明朝能夠多次打敗李自成還是讓他東山再起,就只因為一句話:闖王來了不納糧!可見,取消工商稅,沒錢打東遼,只能加重農(nóng)民賦稅的后果是多么的嚴重。所以,才會有“魏忠賢不死,大明不亡”這一句經(jīng)典!
來源:中國歷史網(wǎng)
文章來源于網(wǎng)絡,所有權歸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園只作為存儲空間,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進行刪除。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guoxue/13335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書法高古味兒,為什么突出在“橫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