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開五百年皇木之謎
(上)
陳鑫明
明成祖遷都北京至清康乾年,兩個王朝在京大興土木,修建宮殿廟宇,樓臺亭閣。下詔川黔邊督辦皇木,歷時四五百年之久。從洪武下詔為蜀王府建宅,到永樂建紫禁城,再到嘉靖建九廟、三殿,浩大工程所需建材香楠、貞楠、紅豆、杉木,出自西南。西南大木產(chǎn)于烏蒙大山,川黔邊的赤水河流域。
故宮(圖片來自網(wǎng)絡(luò))
嘉靖皇帝求長生之術(shù),營建宮觀,大興土木,勞民傷財。朝廷從川黔邊辦皇木,山路險遠(yuǎn),蜀山懸隔千里,排巖深谷,灘急水險?;誓緩牟蛇\數(shù)年始達(dá)京都,而吏民染瘴毒,林木與毒蛇虎豹錯行,萬人邪許,摧扎崩葬,鳥獸哀鳴,震天駭?shù)亍3蒙?,御史楊爵、侍郎黃宗載、兵部尚書馬文升、工部尚書吳中、戶部主事海瑞、川黔巡撫上奏朝廷,條陳皇木之難,就連謫居瀘州的太史公楊升庵也大聲疾呼,為民請命。
清康熙初,戶部尚書王騭為四川采桅木艱難,民困苦已極,“條陳采運樹木疏”,請停采木,免川桅木四千余根,驚動朝野。
圖片來自網(wǎng)絡(luò)
本文將揭開皇木之謎的面紗,走進(jìn)西南五百年前的明代木政天地。
一、皇木之災(zāi)
《明史》《明史紀(jì)事本末》和康熙年《直隸永寧廳舊志》《直隸敘永廳志·木政志》《古藺縣志》均載:洪武十五年(1382),朱元璋下詔為朱椿修蜀王府宮殿,派國子監(jiān)助教陳南賓為長史,總攬監(jiān)工督辦,大木從川南黔北運往成都。蜀王府前后修了近十年,而從瀘南邊采伐的大木運往成都源源不斷。
蜀王府(圖片來自網(wǎng)絡(luò))
“永樂四年(1406),朝廷下詔建北京行宮,敕工部尚書河南宋禮督木,先后凡五人入蜀。監(jiān)察都御史顏佐亦以采木至蜀。少監(jiān)謝安在藺州(今古藺)石夾口采辦,親冒寒暑,播種而食,二十五年始還?!保〝⒂馈杜f志輯存》)
“明正德九年(1514)工部以修乾清宮、坤寧宮,任劉炳為工部侍郎兼右都御史,總督四川、湖廣、貴州等處采取大木。郎中主事伍全于湖廣,鄧文壁于貴州,李寅于四川分理(督木)之?!保ā睹鲗嶄洝の渥诘聦嶄洝罚?/p>
“嘉靖二十年(1541)宮中建九廟、三殿。下詔貴州布政使王重光督辦皇木事。王入藺州,遭彝、羿、苗民抗拒。王剿撫兼施,酋歸順獻(xiàn)木。王采木中染瘴病死赤水衛(wèi)摩尼所,歷時七年?!保ā吨彪`敘永廳志卷四十三·明李維貞《王重光傳》)此間,四川僉事吳仲禮入永寧、迤西、落洪、班鳩井、鎮(zhèn)雄督木。江甫進(jìn)士貴州巡按御史朱賢入永寧赤水衛(wèi)采木。(《直隸永寧廳縣合志》)
“嘉靖二十七年(1548)朝廷工部候官黃天廉、祝明奉旨入藺州赤水衛(wèi)摩尼所,續(xù)辦王重光采木之事。二候官在摩尼聚星洞(猴洞)有督辦皇木石刻為紀(jì)?!保ā豆盘A縣志》)
“嘉靖三十六年(1557)工部侍郎劉伯耀奉旨采木湖廣、四川、貴州。”(《世宗實錄》)
“萬歷十二年、十三年,四川播州宣慰司楊應(yīng)龍進(jìn)獻(xiàn)大木七十,助修皇宮,得賜大江飛魚品服,敕封驃騎將軍,晉升都指揮使。?!薄笆哪?、十九年,朝廷派臣入川、黔、湘三省辦木。”“萬歷二十八年八月,把總韓應(yīng)龍具報,馬湖產(chǎn)名木?!保ā睹鲗嶄浘碇濉罚?/p>
“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欽差戶部郎中齊穡撫院抗爰奉旨入藺州赤水衛(wèi)摩尼所觀音巖、旱溪、高洞子等處親臨采木?!保ā吨彪`敘永廳志卷之二》《敘州府志三十四、三十五》)
蜀王府一角(圖片來自網(wǎng)絡(luò))
明清兩朝下詔督辦皇木,為皇室建宮殿廟堂以實現(xiàn)近系萬國之觀瞻,遠(yuǎn)系圣子神孫萬年之基業(yè),一朝勝于一朝。然而,朝堂之上大臣紛紛為皇木之諫從未間斷。
御史楊爵在嘉靖二十年(1541)正月上書:“君人者奉天安民而使之各得其所也。今饑民顛連無告,委命溝壑,而土木之工不止。今重委部臣遠(yuǎn)建雷壇,以一方之故,脧民膏血,民何以得其所哉!”侍郎黃宗載上書:“對百姓艱難宜恤?!北可袝R文升“上疏免征,停止采木之?dāng)_?!惫げ可袝鴧侵屑埠簟盀閲覑巯窳Γ瑢捯环謩t民受一分之賜?!碧貏e在嘉靖四十四年(1565)十月,戶部云南清吏司主事海瑞上疏,嚴(yán)厲抨擊嘉靖皇帝的《治安疏》中言“一意玄修,不曰民之膏脂在斯也,而侈興土木,二十余年不視朝、綱紀(jì)弛矣?!啦徽?,臣職不明,此天下第一事也。”該疏主旨為直言天下第一事,以正君道,明臣職,求萬世治安,故稱為《直言天下第一疏》。這就是當(dāng)時震驚朝野、后人所說的“海瑞罵皇帝”。(明史卷二二六)萬歷十二年(1584)六月,四川巡撫名雒遵奏請逞述“皇木之害”。二十八年(1600)二月,貴州巡撫宋興祖請奏“停采大木”。(明史紀(jì)事本末卷六十五)
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七月初一日,四川巡撫韓世琦呈工部:“采運楠、杉大木,民困苦已極,運送艱難,奉請減免?!睉舨可袝躜s上“《條陳采運樹木疏》,請朝廷免解四川杉木四千零五十五根。”(乾隆二十七年《合江縣志卷八》)
清乾隆中,朝廷在督辦皇木的同時,下詔四川、湖南、貴州采辦大運河漕船的桅木、斷木,而因采運大木耗銀耗時,重重困難,官采皇木已難以為繼。貴州巡撫張廣泗,四川巡撫韓世琦,奏請派木商兼辦皇木、桅木、斷木。史稱采辦桅木為“欽工例木”。
據(jù)《皇木案稿》載,運河漕船所需桅木(杉樹)、斷木(樟楠樹)。桅木長6丈,頭徑4.5尺,尾徑1.8尺;斷木長3.2丈,頭徑3.5尺,尾徑1.7尺。架木長4.5丈,圍圓1.6尺—1.7尺;槁木根圍8寸—1尺。
商辦“欽工例木”,商皆以皇商為名,索取人夫,種種擾民。又因下河客商,人心不古,將銀傾鑄沖鉛兌賬,欺哄上河山販,山販獲此銀,人山難買。故引發(fā)自乾隆至光緒200年間“欽工例木案”沒完沒了。
清康熙初年,當(dāng)皇木運經(jīng)洞庭湖、長江至揚州岸,引起沿途商人關(guān)注,安徽、江西、陜西組成下河客商聯(lián)盟,又稱“三幫”,湖南常德、德山、河佛、洪江、扎口木商稱為“五勷”。代辦朝廷“欽工例木”。僅“三幫”桅木年貿(mào)易額就達(dá)三百萬兩白銀。而上河山販則以桅木、斷木產(chǎn)地的四川、貴州本土木商組成,所采桅木、斷木交“三幫五勷”,以買木紋銀九五折比對。
各地木商群體,均為追逐利潤而來,競相造假,濫制充鉛低潮銀,使上河山客木商,林農(nóng)、采運民工,蒙受慘重?fù)p失,訴求朝廷嚴(yán)加禁絕此事。于是,這場以上河木幫商狀告下河木商以假銀害民的“欽工例木案”從乾隆、嘉慶、道光、咸豐、同治、光緒封建王朝分崩離析,無力去查辦皇木、桅木案的曲折是非了。
圖片來自網(wǎng)絡(luò)
二、皇木之戰(zhàn)
王重光,貴州布政司參議,山東新城人。字廷宣,進(jìn)士出身,由司空司徒歷藩縣皆知名。入黔分守貴寧安平,后先三載多惠政,嘉靖二十年在藺州赤水衛(wèi)摩尼所策劃了一場“皇木之戰(zhàn)”。
時永寧宣撫司所部有羿蠻焉,凡48寨,其地曰落洪,通四川九絲,時蠶食貴州之永寧,若赤水諸衛(wèi)。(明)景泰、天順、宏治迄嘉靖初,大興討之甫定。歲甲寅(弘治七年1494),蠻部杜皮殺張狗兒,聚黑白彝3萬人馬,阻塞驛道、站口、焚廬舍、牛馬廄,捕男女老幼,不交贖金則活剮殺之,所過之處,地不長草,周道千里,民不聊生。
明嘉靖二十年(1541)皇上下詔,宮中建九廟、新營三殿,詔王重光采大木進(jìn)京。木產(chǎn)諸苗部,以羿蠻寨為盛。采木不能上山。蠻部抗命。王重光施計,一不動刀兵,二不奪寨占地,而是恩威并重,撫辦為上,收服蠻酋所部,為辦木效力?!睹鲗嶄洝份d:王重光首先親率大軍兩千圍寨,扎緊路口、通道,兵臨城下。同時邀山寨三公、三老、博士弟子、生員曉暢朝廷皇木之要,要求為國家大廈獻(xiàn)木,同時又傳話各寨酋長、頭人、部屬首領(lǐng),今大兵壓境,四面楚歌,不要與大軍戰(zhàn),今率數(shù)十萬師圍寨,若動兵剿,部族老幼必亡命出逃,為保寨生靈財產(chǎn),歸順大明,保蠻夷百姓安寧……
圖片來自網(wǎng)絡(luò)
是夜,王重光命邱東陽、桑珪、李萼三位指揮者,各帶300至500人馬扼守關(guān)口,自率敢死隊千人,手持火把,鳴金擊鼓,搖旗吶喊。酋長夢中驚醒,組織族群突圍,皆被伏兵捉拿。夷部退守寨洞。王重光信使傳書,限五更時酋長來談,是戰(zhàn)!是降!酋長為保父老袒腹伏斧請死換回族人。
王重光言,“如果我不攻寨,你何以謝我?放你族人又如何回我?”酋長曰,“保我寨堡,我愿歸順朝廷,交出箭、弩、藤牌三物,放我族人愿以蠻俗十價回敬朝廷?!蓖踔毓庹f,“一人十價改為十人獻(xiàn)一木如何?”酋長應(yīng)允。當(dāng)即釋放所抓夷部老少,酋長率族人跪拜布政使,面北向呼萬歲。是役無傷亡,矢遣而歸,兵民為之手舞足蹈,平息一場皇木之戰(zhàn),撫臣上奏朝廷為王重光請功加爵。王重光督辦皇木前后七年。(《直隸敘永廳志卷四十三》)
為督辦皇木,王重光勤于其職,隨木夫上山堪察地形,渡果口,大落包,霧露溝,凡采木之處必去,必行,必查,必辦。大風(fēng)雪天,穿上釘鞋,杵木杖,入溜漕,了解斷木運送下山之狀。當(dāng)看到隨他的兩員部將王之屏、張朝被卷進(jìn)激流而歿,運送漂木而死者眾多時,與木夫議決浮漂之計,探視采木工場人丁,為夷部工匠祈福平安。撫臣問何苦,公曰:“天子朝會無所,臣安得有家?!敝T蠻為之感動,爭以大木,異材效公。
后遇山上大旱,斷木入溜漕不能運出,木夫哭慟祈天。王重光濟沐天神祈雨三章,忽大雨萬壑,溜漕流水,眾撬木而下,木隨水而下山,眾為神助。誰知,王重光因督木廢寢忘食,長期得不到休息,身體染上瘴癘,一病不起,病死于辦木山寨,撫臣奏請朝廷贈恤。
三年,三殿成。大司空言:川貴采木,諸地公而為冠。朝廷贈王重光太仆少卿,川貴為公立祠,夷蠻經(jīng)公祠猶作禮而祭拜。明世宗嘉靖皇帝下詔祭王重光:“時建事率師平夷,會同大工職司采木,深入大山親歷,殫竭勞勤,觸冒瘴煙嬰疾而逝。守臣奉奏良用悼傷爰示渥恩,特頒諭祭爾靈不昧尚克歆承?!泵魅f歷二十年(1593)神宗皇帝下詔祭王重光妻劉氏曰“惟爾起家廷對歷任藩臬籌運神機,單騎蕩蠻山之寇,材鳩天塹。三章格赤水之靈,以死勤官,得賢助內(nèi),深嫻婦德用,保父乎天,家風(fēng)善,母儀遂養(yǎng)成乎。國器風(fēng)尚,萬石美濟,三槐追佑啟之。功可靳恩恤之霈,特頒并祭尚克歆承。”(《敘永舊志輯存直隸敘永廳志卷二十九、四十三》)
川黔邊夷寨為紀(jì)王重光有民謠紀(jì)云:
布政督木施計謀,圍寨吶喊下戰(zhàn)書。
兵不血刃降酋部,苗山異才獻(xiàn)皇都。
隨山刊木渡峽口,風(fēng)雪放漕下箐溝。
身染瘴癘辦皇木,皇上旌表賜太仆。
方志四川 篆刻:殷智
來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辦公室
作者: 陳鑫明
供稿:瀘州市地方志辦公室
文章來源于網(wǎng)絡(luò),所有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園只作為存儲空間,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我們進(jìn)行刪除。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guoxue/13342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