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君出塞后的幾十年時間里,漢匈兩家一直保持了友好和睦關(guān)系。呼韓邪單于附漢與昭君出塞,不但結(jié)束了匈奴多年的分裂和戰(zhàn)亂,而且為中原王朝的大一統(tǒng)奠定了基礎(chǔ)。所以,從古至今,有無數(shù)文人墨客對王昭君的命運表示同情和惋惜。
當(dāng)然,也有無數(shù)人試圖去體會這一代傾城傾國的美人的內(nèi)心,但是,我們在同情王昭君的同時,是否想過:她的遠嫁或許是她命運的一種最好的歸途,所以,我們是否應(yīng)該為她高興呢?
現(xiàn)如今,廣為人知的關(guān)于王昭君的是一代絕佳美人被送進宮中當(dāng)妃子,卻因為不肯賄賂畫師而深居于皇宮之中,不被皇帝知道,自然也得不到皇帝的寵幸。后來,匈奴單于知道了這位絕佳美人,于是發(fā)兵來犯,漢軍不敵,王昭君自愿遠嫁和親,最后,在漢番交界的河里跳水自盡。
王昭君在西漢元帝建昭元年被選入宮,先是成了一名默默無聞的宮女。后來,王昭君在后宮中以最卑微和痛苦的方式呆了整整五年,浪費了她那本該擁有的青澀美好年華。她只是一個小宮女,在后宮無權(quán)無勢,她也無法像普通的女子那樣尋一位好人家,生得一兒半女,安穩(wěn)度日。
但是,這一切也許是早就已經(jīng)注定了。
漢元帝竟寧元年,單于第三次朝見漢帝,并希望能夠娶漢公主為妻。這其實和那些小說野史中所說的“匈奴大舉來犯,但是,漢朝打不過”的故事恰恰相反。此時的匈奴經(jīng)歷了相互殘殺的內(nèi)亂,結(jié)果,被分為了兩個部分。
呼韓邪單于為了求取自保,前來依附于漢王朝,郅支單于則無奈之下被迫遷至西域以西,但是,其結(jié)果還是被漢將所剿滅,后來,呼韓邪單以客臣的身份前來朝見,從王昭君的身份也足以說明這一點:
之前,遠嫁的漢朝女子都是來自漢皇宮里的養(yǎng)尊處優(yōu)的金枝玉葉,而此時,嫁給單于的王昭君僅僅是深宮中一名默默無聞的小宮女。
王昭君終于在十九歲的時候走出漢室高墻,并且,是以漢室公主的身份出嫁。她為呼韓邪單于生下的兒子也被封為了右日逐王,且有著西漢王朝強大的國力作為依靠。由此可見,對于王昭君來說,在匈奴那邊是擁有著至高權(quán)利的王后,但在漢王宮里卻永遠只能成為一位無權(quán)無勢任人宰割的小宮女,所以,遠嫁對于她來說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有的人說:“王昭君國色天香,只可惜,漢帝并不知道她傾城的面容?!钡牵窌懈敲鞔_的記載了,呼韓邪單于辭行的時候,漢帝看到王昭君的面容之后,頓時后悔不已,奈何一切已成定局,無法反悔。史書中所記錄的真假暫時不論,有一點卻是可以肯定的:在王昭君遠嫁的一年后,漢帝也駕崩了,所以,即使她不出塞,也免不了作為宮女守陵的悲慘命運。
后來,王昭君嫁入西域后,呼韓邪單于年紀(jì)已長,兩年后便辭世。王昭君曾向漢成帝表達了自己想要歸漢的愿望,但是,漢成帝卻讓王昭君“從胡俗”。其實,所謂的“胡俗”,就是匈奴人的“嫂婚制”,即:迎娶后母及嫂子的婚俗。也許這就是人們同情王昭君的悲慘命運的原因之一,后世人甚至還編出了王昭君必須嫁給自己的兒子,最后,羞恥之下服毒自殺了。
其實,真實的故事是:建始二年,呼韓邪單于去世,之后,王昭君復(fù)嫁呼韓邪單于的長子復(fù)株累單于。并且,兩人共同生活十一年,育有二女;長女名須卜居次,次女名當(dāng)于居次。鴻嘉元年的時候,復(fù)株累單于又去世了,且由糜胥繼任為搜諧若鞮單于,他是復(fù)株累單于的親弟弟,之前被其兄復(fù)株累單于封為左賢王。
至于此時,搜諧若鞮單于是否收繼了王昭君,史料中沒有記載,但我們可以肯定的一點就是,兩年不到,王昭君病逝。王昭君病逝的時候33歲左右,約公元前52年—約公元前19年。由于,33歲正是一個女人精力旺盛的年紀(jì),所以,依照如今“約定成俗”的說法是,昭君的“匈奴三嫁”是很有可能的。
匈奴的婚嫁制度其實是我們漢人所不能理解的,漢代時期的婚俗已經(jīng)變得非常開放和自由了。丈夫去世,女子改嫁是很尋常的事,例如:漢武帝的母親王娡。王娡年輕的時候就嫁給了金王孫,后來,一位算命的說:“王娡是富貴的命,不僅會入宮當(dāng)上皇后,生下的兒子也會成為日后的天子?!庇谑?,王娡便離開金王孫,進入了太子宮中。
之后的歷史告訴我們,她果然一躍成為皇后,而其兒子劉徹也正如算命說的那般,成為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皇帝之一:漢武帝。關(guān)于王娡的這一段往事,一般來說,皇后會拼命掩蓋往事,但是,當(dāng)時西漢人并沒有覺得有什么不妥。漢武帝不但派人去民間尋找自己同母異父的妹妹,甚至,還將其封為公主。如此看重禮儀和顏面的皇家都如此,更何況是西漢民間。
由于,漢初國家實行的休養(yǎng)生息的政策,所以,漢朝對男女之事是更加開放和自由的。所以說,那個時候就算沒有匈奴的“嫂婚制”,王昭君改嫁也是很尋常的事。并且,實際上她的年紀(jì)和呼韓邪單于的兒子更為契合?,F(xiàn)如今,我們從很多歷史資料中所了解的王昭君,并不一定就是她本人真實想法,她所嫁之人并不代表著就不是她所愿之人。
但是,我們可以肯定的就是,王昭君不論是出于和親,還是對于她自己的幸福來說,遠嫁所得到的東西肯定比她一直處于漢深宮之中受到的痛苦要強很多。
文章來源于網(wǎng)絡(luò),所有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園只作為存儲空間,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我們進行刪除。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guoxue/13349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