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潛志》記載:古文不宜蹈襲前人成語,當以奇異自強;四六宜用前人成語,復(fù)不宜生澀求異。成語是漢文化的一大特色,它是古人長期習(xí)用的語言,在不斷的演變下,形成了今天的成語。
在歷史上,成語一般都有一個典故,而兵仙韓信身上就有20個成語,堪稱成語專業(yè)戶,個個都非常經(jīng)典,幾乎每個人都能新手捏來一個韓信成語。
胯下之辱
韓信在很小的時候就失去了父母,家庭貧困,他靠著釣魚換錢維持生活,常常都遭到周圍人的歧視,有一次,一群惡少當中侮辱韓信,并讓他從自己的胯下鉆過去,韓信自知不敵,就鉆了過去,“于是信孰視之,俛出胯下,蒲伏。一市人皆笑信,以為怯”。
十面埋伏
這一戰(zhàn),乃韓信封“仙”一役,公元前202年10月,劉邦在彭城擊退項羽,并許諾日后奪得天下后,跟各地諸侯平分,韓信傭兵30萬自齊南下,其余諸侯也切斷成項羽的退路,漢軍“十面埋伏'',形如天網(wǎng),楚軍固守垓下,勢如鳥雀”。
項羽軍隊如同困獸,若是野獸被激怒,往往是魚死網(wǎng)破,為了進一步瓦解楚軍,漢軍在四面八方唱起了楚歌,就連項羽也唱: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這句話概括了韓信的一生,韓信剛投奔劉邦時,劉邦沒有重用他,緊接著劉邦被封為了漢王,封地在漢中,地區(qū)偏僻,難以發(fā)展,部下都想家,紛紛逃跑了,韓信也跟著一塊跑了,蕭何一聽,連夜將韓信追了回來,還勸劉邦任命他為大將軍。
然而韓信手中的兵權(quán)越來越大,劉邦也越來越擔心,他先是解除了韓信的兵權(quán),封為“楚王”,不久,又將韓信逮捕,赦免后,改封“淮陰侯”,呂怕韓信兵變,后更是想要除掉韓信,蕭何就設(shè)計將韓信騙到宮中,以謀反之名將其除掉。
解衣推食
《史記·淮陰侯列傳》載有:漢王授我上將軍印,予我數(shù)萬眾,解衣衣我,推食食我。劉邦重用韓信時,對韓信那是無微不至的照顧,將自己的衣服脫下來給他穿,將自己的食物給他吃,不得不說劉邦非常會籠絡(luò)人心。
居常鞅鞅
《史記·淮陰侯列傳》:信知漢王畏惡其能,常稱病不朝從。信由此日夜怨望,居常鞅鞅,羞與絳、灌等列。
韓信自從被下了兵權(quán)之后,整天悶悶不樂,常常就以生病為由拒絕上朝,居常鞅鞅就是因為不滿而感到悶悶不樂,但他恐怕也沒想到,自己天天不上朝,更是被劉邦懷疑。
由于篇幅有限,韓信的成語不能一一介紹,筆者簡單的概括一下:一飯千金、國土無雙、明修棧道暗度陳倉、背水一戰(zhàn)、置之死地而后生、獨當一面、功高震主、金石之交、推陳出新、婦人之仁、人心難測、拔旗易幟、智者千慮,必有一得、戰(zhàn)無不勝、略不世出。
文章來源于網(wǎng)絡(luò),所有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園只作為存儲空間,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我們進行刪除。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guoxue/13391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