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之葬者
,厚衣之以薪,葬之于中野遠古時期
東漢初期光武中興之時,就有詔書說:世以厚葬為德
,主動上交后獲獎20元,45年后專家為何找上門.png" />
作為漢代開國皇帝
正如《長陵詩》中云:長陵高闕此安劉
但這始終阻止不了西漢滅亡
,當年赤眉軍攻入長安,屠城縱火,還掘盜了長陵山,高祖陵和呂后陵都遭到了毀壞,《后漢書》有載:赤眉貪財物,復出大掠。城中徹食盡,遂收載珍寶,因大縱火燒宮室,引兵而西……至陽城、番須中,逢大雪,坑谷皆滿,士多凍死,乃復還,發(fā)掘諸陵,取其寶貨赤眉軍雖然盜了長陵
《漢宮舊儀》上記載:皇后玉璽
1968年9月的一個下午,13歲的孔忠良放學回家
,一邊走,一邊撿石頭玩成,忽然間,他發(fā)現(xiàn)一塊特殊的白色石頭,他也不認識,就帶回了家,父親孔祥發(fā)一看,雖然不認識上面的字,但看出是一枚印章,這可能是一件文物,是文物,就要好好保護起來。僅僅是一個猜測
,孔祥發(fā)和孔忠良第二天就上了城,當年上城可不容易,孔忠良和父親四五點就起來了,他們走了兩個多小時的山路,到了縣城坐車,趕到陜西博物館都已經(jīng)下午了。博物館的鑒定人員一看是玉璽,欣喜不已
,堅持給他們獎勵,孔忠良和父親都婉拒了,但博物館覺得他們上城不容易,還是給了20元作為路費,入館后,皇后玉璽成了陜西博物館的“鎮(zhèn)館之寶”。時間一晃就是45年之后了
,2012年陜西成立了神州漢文化發(fā)展會,再一次偶然的機會下了解到這件事,他們又重新找到了孔忠良,再一次對他進行了表彰。保護文物是一種意識,孔忠良的一個善舉保護了一件帶著歷史意義的文物
文章來源于網(wǎng)絡,所有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
,大道家園只作為存儲空間,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我們進行刪除。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guoxue/13419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下一篇: 瑪雅人的消失為什么沒有一本書有記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