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有一位姑娘找蜜糖圈咨詢。
姑娘今年26歲,是一名護士,最近通過相親的方式認識了兩個男生,其中一個跟自己性格很像,都愛玩,消費觀也相同;另一個則喜靜不喜動,消費觀偏保守,跟女生正好反著。
姑娘的父母比較傾向于第二個男生,認為這樣可以性格互補,至于為什么反對第一個男生,用老人的話說就是“都愛玩,花錢也都沒個數(shù),這倆人湊一塊日子還能過好?”
姑娘父母的觀點,聽起來很有道理,而且也具有說服力,但是,正如《進化心理學》作者著名心理學家戴維-巴斯說的那樣:“除了性別因素以外,因彼此擁有對立的特征而婚姻幸福的趨勢……從來就沒有得到有效的證實”。
蜜糖圈戀愛
試想一下,當一個人非常沮喪的時候,他會去尋找那些快樂的人來使自己快樂起來嗎?事實正相反,那些心情好的人最樂意跟愉悅的人為伴。再者,當你感到憂郁的時候,一個生龍活虎的人大概率不會讓你生龍活虎起來,他可能只會讓你感覺更糟糕。這種對比效果會使一個相貌平平的人在與漂亮的人相處時感到自己的長相更為一般,也使傷心的人在與開心的人相處時倍覺凄涼。
所以,“性格互補”這種觀點在親密關(guān)系中,大概率只能是想當然的。
相反,“態(tài)度一致性”有助于人們促進和維持親密關(guān)系這一論點在現(xiàn)實生活中卻得到了充分驗證。
1、在香港的兩所大學里,心理學家發(fā)現(xiàn),若同居一室的學生有共同的價值觀和個人特質(zhì),那么舍友間的友誼在六個月內(nèi)便可形成;而當他們將舍友看成與自己相似時尤其如此。
2、在美國密歇根大學,心理學家研究了兩組轉(zhuǎn)學的男生,每組17人,他們彼此不認識。但在共同度過了13周的寄宿生活后,那些一開始就表現(xiàn)出高度相似性的被試更容易成為親密的朋友。
蜜糖圈戀愛
總之,心理學家一次又一次的發(fā)現(xiàn),當某人的態(tài)度與你自己的越相似時,你就會越喜歡他。相似產(chǎn)生的喜愛,這不僅對于大學生,而且對于兒童和老人,對于不同職業(yè)以及不同文化的人也都適用。
最后,我們回到姑娘的問題上來,“找對象究竟是找性格相似的人好?還是找性格互補的人好呢?”
答案很明顯。丈夫和妻子間的相似性越大,他們就越幸福而且越不容易離婚。
畢竟相似的人才能持續(xù)互相吸引,才能產(chǎn)生長期融洽的生活。
物以類聚,的確如此。
文章來源于網(wǎng)絡,所有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園只作為存儲空間,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我們進行刪除。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guoxue/13437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