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901、三令五申——孫武:孫武著《孫子兵法》,孫臏著《孫臏兵法》,這一點要區(qū)分清楚。孫武來到吳國見到吳王闔閭,表示自己可以治理軍隊,為了證明自己找來吳王后宮的很多美女進行訓(xùn)練,其中有兩個是吳王的愛姬,無論孫武如何三令五申強調(diào)紀律都不聽,于是將其殺掉,其他美女看到后非常害怕于是變得聽話,在孫武的指揮下變得非常有紀律。吳王看到后重用孫武,后吳王闔閭也成為春秋五霸之一。
20902、舉一反三——孔子:這是一個教育方法,孔子說“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fù)也”,意思是教你一個要想出三個,想不出來證明資質(zhì)不夠,孔子就不教了。
20903、洞庭湖:①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②平湖一望水連天,林景千尋下洞泉。
20904、荷花:①世間花葉不相倫,花入金盆葉作塵。②相到薰風(fēng)四五月,也能遮卻美人腰。
20905、柳樹:①岸南岸北往來渡,帶雨帶煙深淺枝。②綠蔭未覆長堤水,金穗先迎上苑春。
20906、梅花:①忽然一夜清香發(fā),散作乾坤萬里春。②數(shù)萼初含雪,孤標畫本難。
20907、長城:①雖然萬里連云際,爭及堯階三尺高。②古來此地?zé)o井泉,賴得秦家筑城卒。
20908、長江:①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②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20909、泰山:①扶搖九萬里,未可誣齊諧。②憑崖覽八極,目盡長空閑。
20910、黃山:①峰峰寒列簇芙蕖,靜想嵩陽秀不如。②三十六峰高插天,瑤臺瓊宇貯神仙。
20911、廬山:①橫看成嶺側(cè)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②東南屏翰聳崔巍,一柄芙蓉頂上栽。
20912、相顧無相識,長歌懷采薇——商朝末年,周武王伐商,孤竹國國君的兒子伯夷、叔齊認為這是以臣弒君,就攔馬諫阻。武王滅商之后,兩人不食周粟,隱居首陽山,采薇而食,終餓死。后以“采薇”喻隱居避世。
20913、驛寄梅花,魚傳尺素,砌成此恨無重數(shù)——“尺素”語出古樂府《飲馬長城窟行》:“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呼童烹鯉魚,中有尺素書?!焙鬄闀诺拇Q。
20914、東山高臥時起來,欲濟蒼生未應(yīng)晚——東晉謝安辭官隱居?xùn)|山。后以“東山高臥”指隱居。
20915、金烏海底初飛來,朱輝散射青霞開——傳說太陽里有三足烏。后以“金烏”作為太陽的代稱。
20916、明月好同三徑夜,綠楊宜作兩家春——西漢末,王莽專權(quán),刺史蔣詡辭官隱居,在園里竹陰下“開三徑”,只和羊仲、求仲兩人相交。后以“三徑”代指隱士居住的地方。
20917、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長城”代指守邊將領(lǐng)(南朝宋時名將檀道濟)。
20918、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青鳥”代指傳遞書信的人。
20919、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元嘉草草”指南朝時宋文帝劉義隆北伐慘敗。
20920、大夫澤畔行吟處,司馬江頭送別時——“大夫”指屈原,“司馬”指白居易。
20921、如何將此千行淚,更灑湘江斑竹枝——“斑竹”,指湘妃竹。相傳娥皇和女英是舜的妃子,舜死后二人在湘水上啼哭,眼淚灑在竹子上,竹竿上都生了斑紋。
20922、吾日三省吾身。
20923、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xí)乎?
20924、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20925、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
20926、默而識之,學(xué)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20927、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fù)也。
20928、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
20929、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20930、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20931、.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20932、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2093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20934、仁義禮智非由外鑠我也,我固有之也。
20935、魏晉時期:社會的動蕩,佛教、道教的傳播,引發(fā)了人們對儒學(xué)的反省。崇尚氣節(jié)的文人在政治舞臺上屢屢碰壁,卻不愿隨波逐流,逐漸形成了一個以道德情操和理想人格為號召的士人群體。在繪畫作品上,凸顯個性的人物畫開始出現(xiàn)。
20936、顧愷之是中國畫的奠基者。首創(chuàng)了 “鐵線描” 的畫法。鐵線描是中國古代人物衣服褶紋畫法之一,線條外形,狀如鐵絲,故而得名。顧愷之代表作:《女士箴圖》《洛神賦圖》。在現(xiàn)存的中國古代繪畫中,《洛神賦圖》被認為是第一幅改編自文學(xué)作品的畫作。
20937、唐朝:政治統(tǒng)一和經(jīng)濟繁榮。畫家們追求法度,表現(xiàn)雍容華貴的盛唐氣象,繪畫風(fēng)格多樣,如宗教畫、人物畫、山水畫等。
20938、閻立本(約601年—673年),雍州萬年(今陜西省西安市臨潼區(qū))人,唐代政治家、畫家。 代表作品有《步輦圖》《歷代帝王像》。閻立本擅長工藝,多巧思,工篆隸書,對繪畫、建筑都很擅長,兄閻立德亦長書畫、工藝及建筑工程。閻毗、閻立德、閻立本父子三人并以工藝、繪畫聞名于世。
20939、唐貞觀十四年(640年)閏十月,松贊干布遣使來長安請婚,迎文成公主入藏。唐太宗命閻立本作傳世名畫《步輦圖》,描繪了吐蕃贊普松贊干布請尚文成公主,使祿東贊來長安覲見太宗的畫面。
20940、吳道子——畫圣
20941、唐代是中國畫線條真正獲得獨立性格的時代,而立于這個筆法高峰之顛,非吳道子莫屬。吳道子(680 - 759)素有 “百代畫圣” 之稱,并創(chuàng)立了“ 蘭葉描 ”的畫法。蘭葉描的最大特點是壓力不均勻,運筆中時提時頓,產(chǎn)生忽粗忽細,形如蘭葉的線條。
20942、五代時國家分裂,但西蜀、吳越地區(qū)相對安定,文化藝術(shù)也相對發(fā)達。這一時期的董源(943 - 962)被譽為 “南派山水畫” 的開山鼻祖,而其首創(chuàng)的 “披麻皴” 和 “點苔法 ”,將筆法和墨法高度融合,大大豐富了山水畫的表現(xiàn)能力。皴,一是皮膚因受凍或受風(fēng)吹而干裂,二是皮膚上積存的泥垢和脫落的表皮,三是中國畫中涂出物體紋理或陰陽向背的一種技法。
20943、披麻皴和點苔法均為中國畫的技法,其中披麻皴以柔韌的中鋒線組合,表現(xiàn)山石的結(jié)構(gòu)和紋理。而點苔則是表示雜草、灌木叢,以及遠山上隱約可見的樹木。
20944、兩宋:政治上“重文輕武”,文人階層壯大;商品經(jīng)濟高度發(fā)達;理學(xué)的興起,使文人更注重內(nèi)心的修養(yǎng),也使山水畫成為一個獨立的畫種,從注重寫實,變?yōu)樽⒅匾饩场?/p>
20945、“宋畫第一人”李公麟(1049 - 1106),發(fā)展不著彩色而完全以墨筆線描塑造形象的 “白描” 畫法,成為后人學(xué)畫的樣板。李公麟 代表作《西岳降臨圖》。宋徽宗趙佶(1082 - 1135),開創(chuàng)了中國花鳥畫的黃金時代。趙佶代表作《寫生珍禽圖》。
20946、張擇端,宋徽宗時供職翰林圖畫院,專攻界畫宮室,尤擅繪舟車、市肆、橋梁、街道、城郭。后“以失位家居,賣畫為生,寫有《西湖爭標圖》、《清明上河圖》”。存世作品有《清明上河圖》是北宋風(fēng)俗畫作品,寬24.8厘米(24.8公分),長528.7厘米(528公分),絹本設(shè)色,是北宋畫家張擇端存世的僅見的一幅精品,屬一級國寶。清明上河圖生動地記錄了中國十二世紀城市生活的面貌。這幅畫描繪的是汴京清明時節(jié)的繁榮景象,是汴京當(dāng)年繁榮的見證,也是北宋城市經(jīng)濟情況的寫照。
20947、南宋:繪畫在重視文化的北宋取得了極輝煌成就后,在南宋又進入一個新天地,其中的代表,南宋四家指中國畫史上的南宋院體山水畫家李唐、劉松年、馬遠、夏圭的合稱,亦稱"南宋四大家",亦有"李劉馬夏"之稱。“南宋四家”之一的劉松年變雄健為典雅,劉松年代表作《十八學(xué)士圖》;另一位夏圭則突破全景程式,勇創(chuàng)邊角式構(gòu)圖,夏圭代表作《溪山清遠圖》。
20948、元代:經(jīng)歷了改朝換代,元代畫家們則以畫作,鮮明地表現(xiàn)自己的心境和生活情趣。“元四家”之首黃公望在心血之作《富春山居圖》中,以“淺絳山水”展現(xiàn)一生追求的平和安寧境界。
20949、淺絳山水是山水畫的一種。強調(diào)在水墨鉤勒皴染的基礎(chǔ)上,敷設(shè)以赭石為主色的淡彩山水畫。其特點是素雅青淡,明快透澈。
20950、明清時期:專制的強化、社會的動蕩及商品經(jīng)濟的發(fā)展,出現(xiàn)了許多風(fēng)格奇特、個性鮮明、格調(diào)清新、狂放的繪畫藝術(shù)作品和畫家,如吳門四家、四僧、揚州八怪等。
文章來源于網(wǎng)絡(luò),所有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園只作為存儲空間,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我們進行刪除。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guoxue/13462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