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古往今來,多少仁人志士為保衛(wèi)國家而付出自己的生命,從屈原、蒙恬、衛(wèi)青、霍去病,到岳飛、文天祥、戚繼光、鄧世昌,他們每一個,都是值得我們敬佩的英雄。
今天故事里的主人公,乃唐朝初年名將薛仁貴,當年他受唐太宗李世民拔擢,征戰(zhàn)數(shù)十年,留下了良策息干戈、三箭定天山、神勇收遼東、仁政高麗國、愛民象州城等等膾炙人口的典故,他對李唐王室的忠心,毋庸置疑。然而令人萬萬沒想到的是,如此忠心之人的后代,竟然干出了背叛李唐的事情,其背后原因,發(fā)人深省。
首先,我們來簡單介紹一下薛家的背景。薛仁貴,614年(隋煬帝大業(yè)九年)出生于河?xùn)|薛氏南祖房,乃南北朝時期劉宋、北魏名將薛安都的后代。俗話說“龍生龍,鳳生鳳”,出生于這樣的家庭,注定擁有不平凡的未來。
薛仁貴的曾祖父薛榮、祖父薛衍、父親薛軌,統(tǒng)統(tǒng)在他們所處的年代,成為朝廷重臣,即使后來薛家因為薛軌早逝而家道中落,薛家之人也從未懈怠過,當年身為農(nóng)民的薛仁貴,在耕田之余也不忘祖輩習(xí)文練武的祖訓(xùn),而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
當年唐太宗親征遼東,面向全國招募驍勇的將領(lǐng),薛仁貴抓住機會,棄農(nóng)從軍,雖然此時的他只是一個小小的士兵,但他也保持了十二分精神。
貞觀十九年(645年),李世民親征高句麗,遼東前線如火如荼,某日,薛仁貴所在的部隊與高句麗大軍狹路相逢,唐軍郎將劉君邛被敵軍圍困,情況危急,說時遲,那時快,一個人單槍匹馬沖了出來,他大喝一聲,直接騎馬沖向前方,直取高句麗一將領(lǐng)人頭,將其首級懸掛于馬上。瞬間高句麗軍隊觀之膽寒,立刻撤軍,從此以后,新兵薛仁貴一戰(zhàn)成名。
在接下來的日子里,薛仁貴多次立下大功,直接推動唐軍走向勝利,戰(zhàn)后,李世民親自召見薛仁貴,并當場將其提升為游擊將軍、云泉府果毅,并說道:
朕舊將并老,不堪受閫外之寄,每欲抽擢驍雄,莫如卿者。朕不喜得遼東,喜得卿也。
后來李世民駕崩,唐高宗李治登基,他也非常欣賞薛仁貴,每每出巡,都讓薛仁貴護駕從行。受到父親的影響,薛仁貴的5個兒子,薛訥、薛慎惑、薛楚卿、薛楚珍和薛楚玉,皆對李唐王室一片赤誠,忠心耿耿。
那么如此愛國之家,為何最后會出現(xiàn)背叛李唐的人呢?一切,還要從一個叫武則天的女人說起。
眾所周知,自李治去世后,武則天便時刻想著登基為帝,但礙于薛家等對于李唐忠心耿耿的大家族,她實在不好下手,于是她等待時機,并開始崇文廢武,化解這些武將的力量,特別是針對薛家這種大家族,這種情況之下,薛家人自然是不滿意的。
薛嵩,薛仁貴幼子薛楚玉的兒子,是評書《薛剛反唐》中薛剛的歷史原型。繼承薛家優(yōu)良基因的薛嵩,是一個武學(xué)奇才,最善騎射,并期待日后為國家奉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但很顯然,當時的唐朝,并沒有給他這個機會,導(dǎo)致薛嵩一把年紀了,仍然只是個無名小卒。
公元755年,安史之亂爆發(fā),薛嵩當機立斷,加入安祿山,憑借著過人的本領(lǐng),薛嵩很快就得到了安祿山的賞識,將他提拔為刺史,薛嵩頓時充滿干勁。不過安祿山等人最終還是失敗了,而薛嵩為了不拖累家族,直接投降。
沒想到皇帝在了解薛嵩過后,對他十分欣賞,不但沒有怪罪他背叛李唐,甚至將他追封為檢校刑部尚書、相衛(wèi)洺邢等州節(jié)度使。這下子薛嵩的心態(tài)發(fā)生改變,他感恩李唐王室,從此恪盡職守。薛嵩去世后,被追封為平陽郡王,官職甚至超過了自己的祖父。
參考資料:《舊唐書》
喜歡看有關(guān)于唐朝電視劇的小伙伴我相信大家都知道唐朝的名將一般都是十分的忠心的,這其中最為衷心的就是以薛仁貴為首的那一伙名將,他們也是其中代表性人物,但是我們誰也想不到就是這樣的英雄人物,他的孫子卻背叛了唐朝。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薛嵩就是薛仁貴的孫子。他的父親名叫薛楚玉,同時也是薛仁貴的兒子。根據(jù)相關(guān)的記載,薛楚玉也是唐朝的一位將領(lǐng),算得上是一位英雄豪杰。。當時的朝廷比較重視科舉,而薛松這個人呢,雖然說是一個將才,但是對于文墨那些不是很了解。所以沒有辦法就只能夠靠祖父換取了一個一官半職。但是并不滿于現(xiàn)狀,薛松本人的實力比較好,后來得到了安祿山的賞識,再到后來安祿山選擇了起兵造反。根據(jù)相關(guān)的記載,薛仁貴的孫子薛松當時并不是被強迫的??梢詼蚀_的說,可見當時薛松是安祿山的親信。
再之后,郭子儀帶領(lǐng)十萬大軍來選擇圍剿相州,叛軍得到消息之后,安慶緒率領(lǐng)大軍前來救援,隨性的將領(lǐng)都是一些親信,而薛嵩就在這其中。但是當時安慶緒并沒有獲得勝利。隨后就派薛松為使者,向其他的叛軍進行求援。我們可以從這一點看出薛嵩當時在叛軍的團隊中擁有很高的地位。安祿山十分的信任薛松,所以我們不妨大膽的猜測一下,薛松就是為了報答安祿山的知遇之恩。
我們來想象一下如果一個人空有一身的本領(lǐng)卻沒有用武之地得不到朝廷的重用,這時候突然出現(xiàn)一個人表示對自己十分的欣賞,那么自己肯定十分的感動,想要報答,所以答案很簡單,就是為了報答知遇之恩,或者說是想要靠自己闖出一片新的天地。
文章來源于網(wǎng)絡(luò),所有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園只作為存儲空間,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我們進行刪除。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guoxue/13463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在光中花瓣向里伸向更藍的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