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這個司馬懿,應該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吧,雖然三國時期人才眾多,但是最終的成功者只有一位,那就是司馬懿,更準確的說是司馬氏家族;雖然魏國、吳國和蜀漢斗得天昏地暗,但最終的勝利者卻只有一位,那就是一統(tǒng)了三國的晉國(晉朝)。
原本司馬懿是不愿意出來當官的,更準確點說是不愿意在曹操麾下當差,因為司馬懿自持司馬家族血統(tǒng)高貴,不愿意服侍出身“贅閹遺丑”的曹操;但是曹操在擔任丞相之后,仍是強行辟司馬懿為文學掾,無奈之下,司馬懿只得踏足官場。
后來曹操逐漸察覺司馬懿“有雄豪志”,又發(fā)現(xiàn)他有“狼顧之相”,心里很忌諱。因此對曹丕說,司馬懿不是甘為臣下的人,必會干預我們的家族之事。但因曹丕和司馬懿關(guān)系很好,總是維護他,而得以無事,于是,司馬懿勤于職守,廢寢忘食,遂使曹操安心。
在曹操奪取漢中的時候,司馬懿建議曹操乘勢奪取蜀地,但曹操沒有聽從;在襄樊之戰(zhàn)時,曹魏危難之際,司馬懿出來獻策,聯(lián)合東吳夾擊關(guān)羽,結(jié)果不僅關(guān)羽兵敗身亡,還讓劉備失去了荊州,更深的一點是破了蜀漢和東吳的聯(lián)盟,一箭三雕。
曹操封魏王后,以司馬懿為太子中庶子以佐助曹丕,幫助曹丕在儲位之爭中獲得勝利。雖然曹丕明面上重用司馬懿,但其實內(nèi)心也是一直防著司馬懿,自始至終都沒有給過司馬懿真正的權(quán)力,在臨終時,還讓曹真、陳群和曹休來遏制司馬懿;而且還對曹叡說:“在這里的三位重臣,一定不要懷疑他們。”
真正讓司馬懿有了實權(quán)的還是曹叡。在曹丕死后,孫權(quán)命諸葛瑾、張霸兵分兩路進攻襄陽,親自率軍進攻江夏郡。結(jié)果司馬懿率軍擊退了孫權(quán),又擊敗諸葛瑾,并斬殺張霸,斬首千余級。司馬懿因功升任驃騎將軍,駐扎宛城,加督荊、豫二州諸軍事;并屢遷撫軍大將軍、大將軍、太尉等重職。自此,司馬懿開始染指軍隊指揮權(quán)。
曹叡臨終之際托孤幼帝曹芳于司馬懿和曹爽。曹芳繼位后,司馬懿遭到曹爽排擠,升官為無實權(quán)的太傅。在公元249年時,司馬懿趁曹爽陪曹芳離洛陽至高平陵祭陵,起兵政變并控制京都洛陽。自此,曹魏的軍政權(quán)力落入司馬氏手中,史稱高平陵事變。
司馬懿一生對外滅公孫度的燕國、屢屢抵御蜀漢的入侵及多次擊退東吳的侵犯;對內(nèi)平擒斬孟達叛亂;而且對屯田、水利等農(nóng)耕經(jīng)濟發(fā)展有重要貢獻。說起來,似乎不比諸葛亮的功勞小,但司馬懿一生中卻是最為懼怕諸葛亮。
為何這么說呢?諸葛亮屢屢北伐,并不是沒有成功的機會,但多是因為糧盡而無奈退軍;司馬懿在諸葛亮死后,看到諸葛亮的營壘,稱贊其為“天下奇才”。雖然“死諸葛嚇退活司馬”可能是后世吹捧諸葛亮而杜撰出來的,但空穴不來風不是?
諸葛亮的軍事才能,是得到后世廣泛認可的,尤其是唐朝的軍神李靖,更是對諸葛亮的軍陣之術(shù)給出了極高的評價;而唐太宗李世民對李靖的評價也是頗為認可,這兩人是什么人?一個是歷史上最會打仗的將軍之一,一個是歷史上最會打仗的皇帝之一;在唐肅宗時期,更是將諸葛亮這位文臣列入了“武廟十哲”,可見諸葛亮的軍事才能之高。
文章來源于網(wǎng)絡,所有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園只作為存儲空間,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我們進行刪除。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guoxue/13499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