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dǎo)讀:陜西關(guān)中大地上的西漢帝陵,兩千年來一直為后世所著迷,因為每一座帝陵都留下了諸多的千古謎團??墒?,您知道所有的西漢帝陵當中,最神秘,最讓人無法琢磨的是哪一座嗎?就是今天咱們要說的,漢文帝的霸陵。
漢文帝霸陵真的在鳳凰嘴嗎?
陜西西安東南方向有個地方叫白鹿原,白鹿原的東北角有座山。當?shù)厝藗髡f呀,這座山是鳳凰的化身,名叫鳳凰嘴。在山腳下有塊碑,上有五個大字:“漢文帝霸陵”。清代有一個陜西巡撫,名叫畢沅。據(jù)他考證,漢文帝的霸陵就在鳳凰嘴這座山里。
那么問題來了,咱們知道,自打劉邦建造長陵,西漢的皇帝陵墓都藏在西安北邊的咸陽原。可是鳳凰嘴在哪呢?西安東郊白鹿原的東北角,這兩個地方根本就不在一塊。
你說漢文帝把自己的霸陵選在這兒,這不明顯是有違祖制嗎?把陵墓藏在山里,以山為陵,這跟西漢其他帝陵平地挖墓,再起封土的葬制也完全不同。這又是為了什么呢?哎,這就是為什么說霸陵最神秘,最讓人無法捉摸的原因。
那么,霸凌為什么會遠離西漢皇族陵區(qū)呢?有人認為,劉恒很可能是受到了“昭穆制度”的影響。所謂的“昭穆制度”,是我國古代一種很重要的宗廟制度。一個王朝的歷代君主,在宗廟里面必須嚴格排位,始祖居中,其下依次排列,父親居左為昭,兒子居右為穆。
西漢帝陵的布局,就是按照昭穆制度設(shè)計。你比如說高祖劉邦的長陵占據(jù)祖位,惠帝劉盈的安陵位于長陵之右,這沒有問題,完全符合父左子右的昭穆制度。但是現(xiàn)在問題來了,什么問題?
霸陵并不在西漢帝陵之中
劉恒和劉盈都是劉邦的兒子,可在昭穆制度里面,屬于兒子的“穆”位只有一個,劉盈的安陵就占據(jù)了“穆”位。那么在這種情況下,劉恒到哪去???所以,專家認為劉恒另外開辟一塊陵區(qū),把霸陵葬到白鹿原,那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
當然了,專家認為劉恒這么做,很可能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也有利于他母親的安葬。怎么這么說呢?我們知道劉恒的母親薄太后,生前的身份的其實只是薄姬,連夫人都不是,更別說當皇后了。她是因為劉恒繼位當了皇帝,這才母以子貴,成為太后了,這個身份也就給她的下葬帶來了麻煩。
你想啊,如果薄氏是以太后身份進入長陵,那么長陵就將有兩個后陵。呂后已經(jīng)占了位置,怎么辦?這勢必就要引起爭執(zhí)。這肯定不是劉恒愿意看到。而如果自己另外開辟新的陵區(qū),讓母親和自己在幽冥世界中相依相伴,這對劉恒來說,也應(yīng)該是莫大的幸福和慰籍。
那么,薄太后的陵墓在哪呢?位于鳳凰嘴的西南方向,又稱作為南陵。注意,薄太后陵所在的位置很有講究,它西隔渭水,遙望長陵,民間說這叫“西望吾夫”;兒子劉恒的霸凌在東邊,這叫“東望吾子”。但是更多的當?shù)厝藧郯驯√罅杲凶觥巴于!薄?/p>
為什么呢?因為他們母子情深,劉恒打小就不受父親的待見,跟母親是相依為命。從這個角度來說呢。漢文帝另外開辟陵區(qū),把他的霸陵葬在白鹿原,確實是說的過去的。但是,霸陵的另外一個問題,卻一直讓人難以解答,什么問題呢?
薄皇后陵又稱為望子冢
根據(jù)史料記載,霸陵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座依山鑿建的帝陵,在這之前沒有過。那么,劉恒為什么要開創(chuàng)這個先例呢?有人認為,這可能跟劉恒的治世理念有關(guān)。劉恒性格寬厚仁慈,他不僅注重孝道,更重視民生。從這點來講,劉衡鑿山為陵,確實可能是為了體恤百姓。畢竟鑿山為陵,比之前的帝陵建造工程量小很多??墒菃栴}是,這真的是劉恒這么設(shè)計霸陵的原因嗎?
不一定,《漢書》里記載,有一次劉恒曾經(jīng)看到一處斷崖上,有一個鑿洞為穴的墓葬。他感慨地說,“用北山之石作為棺槨,把絲絮填滿石槨的縫隙,再用漆黏合起來,這樣的陵墓難道還能打得開嗎?”這話什么意思,相信您已經(jīng)聽出來了。這話的意思就兩個字,防盜。
的確,以前,帝陵的上面,都有一個巨大的封土,看上去確實很雄偉,但是這樣的設(shè)計,也很容易成為盜墓賊辨識地宮方位的標志。而如果在大山里開鑿地宮,盜墓賊可就很難找到地宮入口了。
可問題是,劉恒為什么要考慮防盜的事呢?據(jù)史料記載,劉恒在位的23年里面,他所用的車騎服飾用品從來沒有增加過。對于自己下葬,他曾下令陪葬品只能是陶器,不能用金銀,銅錫等奢侈品,他甚至把節(jié)儉的理念寫入遺詔,囑咐后人例行薄葬,清靜公檢。
事實上,劉恒還是進行了厚葬
這么看來,他的墓里面應(yīng)該沒有什么值錢的東西,那還需要防盜嗎?這就是疑點。那么,劉恒的陵墓地宮里究竟有些什么呢?有沒有值錢的寶物呢?據(jù)《晉書索林傳》記載,西漢末年,漢文帝的霸陵曾遭到大規(guī)模的盜掘,奇珍異寶被盜走了很多。這個記載說明漢文帝下葬時,并沒有做到他所說的薄葬。從這一點來說,他提出鑿山為陵的設(shè)計,真的很可能是為了防盜。
但是這個記載又引出了一個新的問題。什么問題?劉恒一輩子勤儉節(jié)約,甚至在遺詔里面都囑咐后人例行薄葬,可是他下葬的時候卻依然用了大量的珍寶陪葬。難道他當年所謂的薄葬理念,只是一場虛假的政治秀?劉恒并不是表里如一的人嗎?
這讓專家陷入到了困惑當中。經(jīng)過長期的研究和爭論,后來大部分專家得出了這樣的共識。霸陵當中的確有大量的奢侈陪葬品,但是這并不是劉恒本人所安排的,而是他的兒子漢景帝劉啟干的。對于父親的施政措施以及先帝的遺詔,他當然不敢公然背棄。
但是為了孝敬父親,很可能在表面上遵照遺詔,而事實上實行了厚葬。也就是說,劉恒之所以鑿山為陵,雖然有防盜的目的,但更多考慮的還真是體恤民力?,F(xiàn)在要說霸陵最大的謎團了。什么謎團?霸陵地宮到底在哪?
依山建陵到底是為了體恤民情還是為了防盜
兩千多年來,雖然有史料記載霸凌曾經(jīng)被盜,但是霸陵地宮究竟在哪兒,誰也不知道,因為在鳳凰嘴從來沒有發(fā)現(xiàn)過地宮的入口。直到一個最新的發(fā)現(xiàn),讓整個考古界大吃一驚。
什么發(fā)現(xiàn)呢?為了找到霸陵地宮,考古人員啟用了最新的探測設(shè)備,對整個鳳凰嘴的山體進行了一次探測。但是誰也沒有想到,山體里居然沒有發(fā)現(xiàn)任何人為的空洞,這意味著什么?這意味著霸陵很可能并不在鳳凰嘴。那霸凌不在鳳凰嘴。為什么史書上還說是第一座鑿山為陵的帝陵呢?
咱們先說第一個問題,霸陵究竟在哪?根據(jù)漢朝帝陵葬制,帝陵后陵應(yīng)該相距不遠。按照這個原則,考古學(xué)家在竇皇后陵以西,鳳凰嘴的東面發(fā)現(xiàn)了一片地勢寬敞的園地,在這里也發(fā)現(xiàn)了大量的從葬坑。專家推斷,這里應(yīng)該才是真正的霸陵所在。
沒想到吧,霸陵并不是依山為陵,而是和其他西漢帝陵一樣在平地上挖墓穴。那為什么史書上會有霸陵以山為陵的記載呢?這里咱們就得追根溯源了。霸陵以山為陵的說法,最早出自《漢書文帝紀》里邊的一個注解。
真正的霸陵并不在鳳凰嘴
他們說,霸陵“因山為葬,不負起墳”,所謂“因山為葬”,注解的本意,可能是指霸陵靠近大山。所謂“不負起墳”,應(yīng)該是說霸陵跟西漢其他帝陵不一樣,它不起封土,不做標志,這是劉恒一貫的低調(diào)作風。
但是這種低調(diào)卻從東漢開始引起了人們的誤解。怎么了?后人依據(jù)這兩句注解,認為霸陵就是一座以山為陵的帝陵,所以不再封土了。而又因為在八路附近的這座鳳凰嘴,山勢險峻,氣勢不凡,人們便想當然的認為這就是霸陵了。
而且,《漢書文帝紀》里面的那個注解,出現(xiàn)在漢文帝之后的三百多年。而司馬遷的《史記》距離漢文帝不過幾十年??墒恰妒酚洝防锩娌]有提到霸陵以山為陵的事。按說,如果霸陵真的是開山鑿穴,是第一座以山為陵的帝陵的話。對于這么反常的事件,司馬遷可沒有理由只字不提,對不對?
當然,不管鳳凰嘴是不是真正的霸陵,史料上記載,劉恒本人主動限制自己陵墓的規(guī)格,這一點是確信無疑的,而也正是漢文帝的這種寬厚明智的做法。他一生以孝治國,克勤克儉,這才最終開創(chuàng)了文景之治的盛世,這是值得后人認真學(xué)習(xí)。
文章來源于網(wǎng)絡(luò),所有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園只作為存儲空間,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我們進行刪除。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guoxue/13500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