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方到站: 大器晚成。
典故
大白若辱,大方無隅, 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道隱無名。
——《道德經(jīng)》
始琰與司馬朗善,晉宣王方壯,琰謂朗曰:“子之弟,聰哲明允,剛斷英跱,殆非子之所及也?!崩室詾椴蝗唬勘苏?。琰從弟林,少無名望,雖姻族猶多輕之,而琰常曰:“此所謂 大器晚成者也,終必遠至。”涿郡孫禮、盧毓始入軍府,琰又名之曰:“孫疏亮亢烈,剛簡能斷,盧清警明理,百煉不消,皆公才也。
——《三國志·魏書·崔琰傳》
東漢末年,曹操手下有個謀士叫崔琰。此人作為名士很有威望,而且為人剛正不阿,有一雙識人的慧眼,經(jīng)常能發(fā)現(xiàn)并舉薦賢才。
曹操剛剛成為魏王時,還沒有立太子。按慣例應該立長子曹丕,但當時,三子曹植才華出眾,對人又講仁愛。曹操對此有些猶豫。只有崔琰公開表示:“《春秋》中的大義,要求立長子為太子,何況,中郎將曹丕仁孝雙全,人又聰明,應該繼承大統(tǒng)。我崔琰愿以死捍衛(wèi)這一觀點。”這讓曹操很驚訝,因為曹植正是崔琰哥哥的女婿。
崔琰和司馬朗一向交好,當時司馬朗的弟弟司馬懿還很年輕,崔琰見過他之后,就對司馬朗說:“您弟弟,明哲公允,剛強英勇,將來一定能超越您?!彼抉R朗當時還不以為然。
此外,崔琰有個弟弟崔林,年輕時沒什么名望,家族里大多數(shù)人都不看好他,但崔琰卻說:“崔林就是所謂的大器晚成那類人,會有遠大的前程?!变每さ膶O禮、盧毓剛進入軍府的時候,崔琰就夸贊他們,認為他們都是能成為三公的人才。而這三個人,最終都做官做到了宰輔的高度。
釋義
指能擔當大事的人物要經(jīng)過長期的鍛煉,所以成就比較晚,后來也指年紀較大后才成才或成名。
發(fā)稿:阿柴
校對:阿柴
審稿:朱虹
文章來源于網(wǎng)絡,所有權歸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園只作為存儲空間,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進行刪除。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guoxue/13503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