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0年9月,廣元市轄7個行政區(qū)劃單位(其中市轄區(qū)3個,縣4個)。 市轄區(qū)
1.利州區(qū)
利州區(qū)是四川省廣元市管轄的一個市轄區(qū),位于川陜甘三省交匯處,廣元市中部,面積1538.53平方公里,是廣元市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中心。
利州區(qū)素有“女皇故里”、“川北門戶”之稱,境內(nèi)有皇澤寺、千佛崖、天曌山、白龍湖、鳳凰山等風(fēng)景名勝。
利州區(qū)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則天的誕生地,至今已有2300多年的建城歷史。
2.昭化區(qū)
昭化區(qū)是隸屬四川省廣元市的一個市轄區(qū),位于四川盆地北部,廣元市中部,總面積1434.71平方公里。
戰(zhàn)國時為蜀國領(lǐng)地,秦滅苴國后置葭萌縣,北宋開寶五年(公元972年)以宋太祖欽賜“昭示皇恩,以化萬民”之意改為昭化縣,昭化之名得于此。
昭化古城是蜀中建縣治最早、連續(xù)設(shè)置縣治最長的城池之一,是三國文化的重要發(fā)祥地,被譽為“三國重鎮(zhèn)”。
3.朝天區(qū)
朝天區(qū)為四川省廣元市市轄區(qū),面積1620平方公里,是秦嶺南麓蜀道起點上的第一個政治、經(jīng)濟、文化中心,素有“秦蜀重鎮(zhèn)”、“川北門戶”之稱。
相傳唐玄宗為避“安史之亂”而奔蜀,各州縣曾在此迎駕,稱“朝見天子”,故名“朝天”,引申為“朝天向上”之意。
縣
4.旺蒼縣
旺蒼縣隸屬四川省廣元市,地處四川盆地北緣,米倉山南麓,東鄰巴中市南江縣,面積2987平方千米。
境內(nèi)紅四方面軍木門會議會址、紅軍門牌坊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鼓城山為省級風(fēng)景名勝區(qū)。
5.青川縣
青川縣,隸屬于四川省廣元市。地處四川盆地北部邊緣,白龍江下游,川、甘、陜?nèi)〗Y(jié)合部,面積3216平方公里。
周圍與陜西省漢中市寧強縣,甘肅省隴南市文縣、武都區(qū),四川省綿陽市江油市、平武縣,廣元市利州區(qū)、朝天區(qū)、劍閣縣等八縣(區(qū))相鄰,素有“雞鳴三省”、“金三角”之稱。
6.劍閣縣
劍閣縣,位于四川省廣元市境內(nèi),面積3204平方公里,地處四川、陜西、甘肅三省結(jié)合部,位于四川省北部,廣元市西南部,守劍門天險,“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dāng)關(guān),萬夫莫開”,有“川北金三角”、“蜀道明珠”等美譽。
7.蒼溪縣
蒼溪縣,隸屬四川省廣元市,轄區(qū)面積2346.46平方公里。
蒼溪縣古稱“秦隴鎖鑰”、“蜀北屏藩”,因地處蒼溪谷而得名。境內(nèi)有白鷺湖國家級水利風(fēng)景區(qū)、三溪口(玉帶峽、武當(dāng)山)國家森林公園、亭子湖市級風(fēng)景名勝區(qū)、九龍山省級自然保護區(qū)等景點。
【拼音】 Guangyuan Shi
【面積】 16314平方千米
【人口】 304萬(2002年)
【郵編】 628017
【區(qū)號】 0839
【代碼】 510800
【駐地】 市中區(qū)
【區(qū)劃】 轄3個市轄區(qū)、4個縣
市中區(qū) 面積1482平方千米,人口45萬。郵政編碼628017。
元壩區(qū) 面積1435平方千米,人口24萬。郵政編碼628021。
朝天區(qū) 面積1618平方千米,人口21萬。郵政編碼628012。
旺蒼縣 面積2976平方千米,人口45萬。郵政編碼628200??h人民政府駐東河鎮(zhèn)。
青川縣 面積3269平方千米,人口25萬。郵政編碼628100??h人民政府駐喬莊鎮(zhèn)。
劍閣縣 面積3204平方千米,人口67萬。郵政編碼628300??h人民政府駐下寺鎮(zhèn)。
蒼溪縣 面積2330平方千米,人口77萬。郵政編碼628400。縣人民政府駐陵江鎮(zhèn)。
* 以上面積、人口數(shù)據(jù)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qū)劃簡冊(2004)》
【沿革】 1985年,撤銷廣元縣,設(shè)立地級廣元市和市中區(qū);將原綿陽地區(qū)的青川、旺蒼2縣劃歸廣元市管轄;將南充地區(qū)的蒼溪縣劃歸廣元市管轄。
2004年轄3個街道、93個鎮(zhèn)、161個鄉(xiāng)、2個民族鄉(xiāng)。
截至2017年底,四川省下轄18個地級市,3個自治州,17個縣級市,108個縣,4個自治縣,54個市轄區(qū)。具體如下:
1、成都市:錦江區(qū)、青羊區(qū)、金牛區(qū)、武侯區(qū)、成華區(qū)、青白江區(qū)、龍泉驛區(qū)、新都區(qū)、溫江區(qū)、雙流區(qū)、郫都區(qū)、金堂縣、大邑縣、蒲江縣、新津縣、都江堰市、彭州市、崇州市、邛崍市、簡陽市?
2、綿陽市:涪城區(qū)、游仙區(qū)、安州區(qū)、梓潼縣、三臺縣、鹽亭縣、平武縣、江油市、北川羌族自治縣
3、自貢市:自流井區(qū)、貢井區(qū)、大安區(qū)、沿灘區(qū)、榮縣、富順縣
4、攀枝花市:東區(qū)、西區(qū)、仁和區(qū)、米易縣、鹽邊縣
5、瀘州市:江陽區(qū)、龍馬潭區(qū)、納溪區(qū)、瀘縣、合江縣、敘永縣、古藺縣
6、德陽市:旌陽區(qū)、羅江區(qū)、廣漢市、什邡市、綿竹市、中江縣
7、廣元市:利州區(qū)、昭化區(qū)、朝天區(qū)、旺蒼縣、青川縣、劍閣縣、蒼溪縣
8、遂寧市:船山區(qū)、安居區(qū)、射洪縣、蓬溪縣、大英縣
9、內(nèi)江市:市中區(qū)、東興區(qū)、資中縣、威遠(yuǎn)縣、隆昌市
10、樂山市:市中區(qū)、沙灣區(qū)、五通橋區(qū)、金口河區(qū)、犍為縣、井研縣、夾江縣、沐川縣、峨眉山市、峨邊彝族自治縣、馬邊彝族自治縣
11、資陽市:雁江區(qū)、安岳縣、樂至縣
12、宜賓市:敘州區(qū)、翠屏區(qū)、南溪區(qū)、江安縣、長寧縣、高縣、筠連縣、珙縣、興文縣、屏山縣
13、南充市:順慶區(qū)、高坪區(qū)、嘉陵區(qū)、西充縣、南部縣、蓬安縣、營山縣、儀隴縣、閬中市
14、達(dá)州市:通川區(qū)、達(dá)川區(qū)、宣漢縣、開江縣、大竹縣、渠縣、萬源市
15、雅安市:雨城區(qū)、名山區(qū)、滎經(jīng)縣、漢源縣、石棉縣、天全縣、蘆山縣、寶興縣
16、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馬爾康市、金川縣、小金縣、阿壩縣、若爾蓋縣、紅原縣、壤塘縣、汶川縣、理縣、茂縣、松潘縣、九寨溝縣、黑水縣
17、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市、瀘定縣、丹巴縣、九龍縣、雅江縣、道孚縣、爐霍縣、甘孜縣、新龍縣、德格縣、白玉縣、石渠縣、色達(dá)縣、理塘縣、巴塘縣、鄉(xiāng)城縣、稻城縣、得榮縣
18、涼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德昌縣、會理縣、會東縣、寧南縣、普格縣、布拖縣、昭覺縣、金陽縣、雷波縣、美姑縣、甘洛縣、越西縣、喜德縣、冕寧縣、鹽源縣、木里藏族自治縣
19、廣安市:廣安區(qū)、前鋒區(qū)、鄰水縣、武勝縣、岳池縣,華鎣市
20、巴中市:巴州區(qū)、恩陽區(qū)、平昌縣、通江縣、南江縣
21、眉山市:東坡區(qū)、彭山區(qū)、仁壽縣、丹棱縣、青神縣、洪雅縣??
擴展資料
四川的建制沿革:
四川在距今25000年前開始出現(xiàn)人類文明,并在新石器時代晚期形成了以寶墩文化、三星堆遺址、金沙遺址為代表的高度發(fā)達(dá)的古蜀文明。
1949年12月,中國人民解放軍進駐成都。1950年1月,撤銷四川省,并將今四川地區(qū)劃分為川西、川東、川北、川南4個行署區(qū)和西康省。4個行署區(qū)和西康省共轄21個專區(qū)、6個市、191個縣。??
1952年9月,又撤銷川東、川西、川南、川北行署區(qū),恢復(fù)四川省建制,在成都成立四川省人民政府。??
1954年9月,重慶市再次并入四川省建制。1954年,四川省通江縣碑壩區(qū)劃入陜西省。??
1955年,撤銷西康省,金沙江以東各縣劃歸四川省。1957年,四川省旺蒼縣三道鄉(xiāng)劃入陜西省。??
1997年,原四川省計劃單列市[30]重慶市與地級市涪陵市、萬縣市、黔江地區(qū)從四川省整體劃出組建重慶直轄市。至此川渝分治,形成今四川省行政區(qū)域。
2014年10月,國務(wù)院批復(fù)四川天府新區(qū)成為國家級新區(qū)。
2016年4月,國務(wù)院批復(fù)《成渝城市群發(fā)展規(guī)劃》,將成都定位為國家中心城市。
2017年3月,國務(wù)院批復(fù)成立中國(四川)自由貿(mào)易試驗區(qū)。?
-四川
文章來源于網(wǎng)絡(luò),所有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園只作為存儲空間,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我們進行刪除。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guoxue/13521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