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8年,正在南陵做地下工作的任弼時不幸被捕。國民黨士兵對他進行搜身,除了少量的現(xiàn)金之外一無所獲。國民黨提審任弼時,任弼時從容自若,堅持說自己是湖南到南陵做生意的生意人。審問不出有價值的消息,敵人就對任弼時施加酷刑,任弼時咬緊牙關,敵人無奈之下只好將他轉送到安慶關押。
圖|任弼時和陳琮英
在轉送途中,任弼時和押送他的官兵們上了一艘輪船,不少乘客站在他身邊看熱鬧。任弼時眼尖,從人群之中看到了一位老鄉(xiāng),名為彭佑亭,是一名小商販,在江浙皖一帶運送絲綢。彭佑亭也注意到任弼時,向前擠著想要和他打招呼,任弼時趕緊給了老鄉(xiāng)一個眼色,示意他不要做聲。
彭佑亭也算機警,不遠不近看著任弼時。國民黨官兵見圍觀之人越來越多,惱怒起來,對著人群大喊:"走開走開,赤腦殼兒,有啥子好看!"
圖|1927年,任弼時(后排中)和陳琮英(前排右一)等的合影
任弼時馬上扯著嗓子喊道:"老總莫亂講,我不姓赤,我姓胡,叫胡少甫,是長沙陳岳云紙店的伙計!"隨即任弼時開始絮絮叨叨述說起自己的冤屈,巧妙地透露了妻子陳琮英在上海的住址。
任弼時被押送走了,彭佑亭立刻從中途下船,坐上了前往上海的火車。費了一番波折之后,彭佑亭找到了潛伏在上海的陳琮英,并且將任弼時在船上說的話原封不動地告訴了陳琮英。
陳琮英立刻向黨組織做了匯報。在這段時間之內,任弼時已經(jīng)被關押在了飲馬塘監(jiān)獄之中,再次受到了嚴刑拷打,他一直咬定原來的供詞。安徽的黨組織將任弼時被關押的消息告訴了中共中央,同志們開始進行營救。很快,任家的姻親、長沙四大律師之一的何維道被陳琮英請了出來,他要求將任弼時的案件從安慶警備司令部移交到安徽省高等法院。而陳琮英已經(jīng)回到了長沙,在堂兄所開的陳岳云紙店之中住下來,假裝老板娘。
圖|任弼時和陳琮英
安慶高等法院派人來到長沙找陳琮英對口供,陳琮英所說的和任弼時說的一模一樣,敵人一一對質,竟然找不出任何破綻。因為證據(jù)不足,他們只得宣判任弼時無罪。不久之后,陳琮英從長沙趕到安慶,將任弼時接出了監(jiān)獄。
任弼時能夠順利從這場牢獄之災之中脫身,除了同鄉(xiāng)彭佑亭機警和熱心之外,還有和夫人陳琮英之間驚人的默契。任弼時和陳琮英是包辦婚姻結合在一起的夫妻,兩人青梅竹馬,從相知到相愛,正是因為這深厚的感情基礎,陳琮英才能從旁人轉達的短短幾句話之中猜出丈夫的口供,并且?guī)椭煞蚧U為夷。
陳琮英是長沙新橋人,1902年出生,幼年母親就離開了人世,她的父親是一名窮苦的教書匠,陳琮英是在兄嫂的拉扯下慢慢長大的。
任弼時的父親任振聲亦是一名教員,忠厚謙和。任振聲的原配陳氏在結婚一年后不幸病逝,因為和原配感情深厚,兩家難以割舍,兩家長輩決定為了永遠維持親戚關系,將來任振聲娶妻生子,就和陳家結"娃娃親"。
圖|任弼時和妻子陳琮英
任振聲后來娶了第二任妻子朱氏,生下了兒子任培國,后改名為任弼時。任弼時從小就和陳家的姑娘陳儀芳結下了娃娃親,陳儀芳比任弼時大兩歲,12歲的時候就正式搬進了任家。兩人青梅竹馬,從小受到良好家風的影響,聰慧明理,因為年紀小,兩個人根本不懂得嫁娶的真正含義,但兩個人都將對方看作最好的玩伴。
12歲這年,成績一向名列前茅的任弼時離開了家鄉(xiāng),來到了長沙師范學校附屬高小部上學,陳儀芳含著眼淚送走任弼時。
而那時候的任家經(jīng)濟條件并不好,任弼時上學所要用的學費和生活費家中根本負擔不起。14歲的陳儀芳向任弼時的父母提出可以去長沙做工,一邊照顧任弼時的生活,一邊做工賺錢供任弼時上學。
陳儀芳就這樣來到了長沙的親戚家,在親戚的幫助之下來到長沙北門外的西園襪廠做童工。為了能夠多賺一些錢,陳儀芳經(jīng)常加班加點,她省吃儉用,幾乎把所有的工錢都給了任弼時,讓任弼時解決了難以維持學業(yè)的窘迫。
任弼時只要休息的時間就回去看望陳儀芳,陳儀芳日漸消瘦,任弼時非常心疼,每次都勸她不用如此勞累。任弼時在學業(yè)上也是發(fā)憤圖強,順利完成了高小和中學的課程。這些年,兩人之間的感情更加親密,雖然當時很多進步青年都厭棄包辦婚姻,對父母逼迫迎娶的原配夫人敬而遠之,但任弼時和陳儀芳這一對卻相依相伴,經(jīng)歷了求學時的辛苦,開始為了理想而奮斗。
1919年,因為受到"五四運動"的影響,任弼時積極參加長沙的學生愛國運動之中,并且加入了毛澤東等人創(chuàng)辦的俄羅斯研究會,在這里任弼時一邊勤工儉學,一邊接受共產主義革命思想的洗禮。
1921年,任弼時和劉少奇等人一同趕赴蘇聯(lián),在莫斯科東方勞動者共產主義大學學習,并且正式改名為任弼時。1922年,任弼時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圖|紅軍經(jīng)過興義時的女干部(左起):陳琮英、蔡暢、夏明、劉英
在蘇聯(lián)的三年是任弼時和陳儀芳第一次長時間的分離,任弼時擔心陳儀芳在國內打工太過辛苦,陳儀芳也擔心任弼時在蘇聯(lián)過得不好,任弼時在蘇聯(lián)的生活條件很差,他每天只有兩塊面包和幾個土豆充饑。寒冷的冬日,房間里沒有取暖的火爐,每想到這里,陳儀芳就很心疼。任弼時常常給陳儀芳寫信,陳儀芳不認字,要回信只能拜托別人去寫。這樣不僅僅總是麻煩別人,也不方便把自己內心的思念全部表達出來。
陳儀芳萌生了學習文化的念頭,她參加了夜校,很快就會寫一些常用的文字。當任弼時收到陳儀芳親自寫的信時,心中不可思議又欣喜非常。滿紙的錯別字旁人很難理解,任弼時卻一下子就能看明白。任弼時給父親和兄長寫信,懇請他們幫助陳琮英念書。任弼時對陳琮英說:"此事乃為終身之謀。"
信件成為他們兩人在異國他鄉(xiāng)傳遞思念和愛情的載體,一直到3年后,任弼時回到國內,兩人才算團聚。
1924年,任弼時開始在上海擔任地下工作,以上海大學俄文教授的身份掩護。那時候的任弼時才20歲,工作出色。在"五卅慘案"發(fā)生之后,為了保證任弼時的生命安全,組織決定將陳儀芳接到上海,陳儀芳改名為陳琮英。
兩人已經(jīng)分別了6年,這次見面,陳琮英已經(jīng)是小巧俊美的大姑娘了。兩人在上海舉行了簡樸的婚禮,戀愛長跑了多年,他們最終結為革命夫婦。陳琮英在結婚之后擔任了黨組織的重要交通員,和任弼時一樣獻身于中華民族解放的偉業(yè)之中。
圖|任弼時和陳琮英
那時候的任弼時在黨的領導下秘密組織學生和工人進行罷課和罷工的工作,非常危險,陳琮英無條件支持丈夫的工作,風雨無阻,相依相伴。
1928年,陳琮英剛剛生下了女兒,任弼時卻在南陵被捕。得到消息的陳琮英立刻帶著剛剛出生不久的嬰兒前往長沙,按照任弼時給予她的信息,扮演陳岳云紙店的老板娘。在敵人來對質口供的時候,她巧妙應答,打消了敵人的懷疑。當陳琮英趕到上海將任弼時接出獄之時,陳彼時這才得知,因為路上趕得太急,沿途又在下雨,肅殺的深秋,女兒蘇明因為受凍而不幸夭折。當時全身是傷的任弼時淚流滿面。
1929年11月,任弼時在上海租界再次被捕,這次任弼時受到了電刑拷問,他堅持假口供,說自己是一位外地前來的商人。按照他的說法,陳琮英在極短的時間之內布置了一座小商人的宅院,并且以商人太太的身份再次和敵人周旋,再一次救出了自己的丈夫。
夫妻倆再次團聚,很快,陳琮英第四次懷孕了。在懷孕的時候陳琮英就對丈夫說,無論這個孩子是男是女,都給她起名為"遠志",希望這個孩子能有遠大的志向。因為前面三個孩子都沒有活下來,這次懷孕兩人都非常小心。
此后,任弼時都盡量將妻子帶在身邊,他們在上海和武漢兩地不停周轉。一直到1931年,任弼時要去江西蘇區(qū)參加會議,陳琮英即將臨產,就留了下來。兩人難分難舍,任弼時千叮嚀萬囑咐,沒想到陳琮英剛剛生下女兒遠志,就因為被叛徒出賣而入獄,那時候遠志才剛剛過百天,就不得不和母親一起關進牢房之中。在監(jiān)獄之中,陳琮英一直記得當年丈夫的堅韌不屈,她備受折磨,但一直不愿說出任何出賣同志和組織的話。
圖|任弼時夫婦和兒女們
每次敵人來提審陳琮英的時候,她就一口咬定自己是普通的農村婦女。敵人要繼續(xù)追問,陳琮英就掐一下孩子的屁股。遠志哭鬧起來,敵人也就不耐煩了,審訊也就不了了之。一直到半年之后,在周恩來同志的多方營救之下,陳琮英才被放了出來。
夫妻倆劫后重逢,都經(jīng)歷了牢獄之苦的兩人更加珍惜對方。很快,長征開始,任弼時的身體卻每況愈下,在長征惡劣的環(huán)境之下,任弼時多次死里逃生。陳琮英悉心照顧丈夫的身體,在艱苦的戰(zhàn)爭年代,這種不離不棄的愛情更加難能可貴。任弼時對陳琮英深情地說:"這場包辦的婚姻給了我最大的幸福,下輩子我們還要被包辦。"
兩人的女兒"遠征"就是在長征的途中出生的,這也是"遠征"這個名字的來歷。剛剛生完孩子的陳琮英身子非常虛弱,當時戰(zhàn)士們有上一頓沒有下一頓,多少人的生命永遠留在了雪山和草地上。
任弼時心疼妻子,吃飯的時候把好菜都讓給陳琮英吃,有河的地方就抽空去釣魚,燉點魚湯給陳琮英補補身子,和任弼時感情甚篤的朱德也幫著一起釣魚。
圖|《長征途中的賀龍與任弼時》,崔開璽創(chuàng)作油畫
而好景不長,隨著長征的進程,河溝水塘越來越少,任弼時想要釣魚也釣不到了。每次到了營地,任弼時就和同志們在四周尋找野菜,洗干凈煮好之后,把嫩頭葉子挑出來,就送給陳琮英先吃。
長征途中,任弼時就一直背著孩子,還要攙扶著妻子,背孩子的布袋子是任弼時自己縫起來的。當時張國燾為了拉攏任弼時,就派汪榮華前去照看正在坐月子的陳琮英。他沒想到這倒成全了之劉伯承和汪榮華這一對革命戀人,人們更是笑稱遠征是劉伯承和汪榮華的紅娘。
抗戰(zhàn)爆發(fā)之后,任弼時擔任八路軍政治部主任,和朱德、彭德懷率軍開赴前線。陳琮英再次和丈夫分離,留在延安,戰(zhàn)亂年代朝不保夕,女兒只得先送到老家。一家三口就這樣分隔三地,不知道什么時候才能再相見,一旦出什么事兒,就是生離死別。
后來,任弼時受中央調遣前往蘇聯(lián)擔任中共駐共產國際代表,夫妻倆在蘇聯(lián)度過了兩年,生下了女兒遠芳。而時局不穩(wěn),國內戰(zhàn)火紛飛,任弼時和陳琮英最終決定將女兒寄養(yǎng)在蘇聯(lián),以免得她像之前的姐姐一樣在顛沛流離之中夭折。
回來之后,任弼時繼續(xù)投身抗日工作之中,常常通宵工作,陳琮英總是在他身旁,幫忙整理、謄抄文件。長征時期的勞累讓任弼時的身體受到了嚴重的損傷,落下了病根。延安的生活條件差,陳琮英必須事事用心,照顧任弼時的身體。
圖|1937年9月6日,朱德和任弼時、左權鄧小平等乘船東渡黃河,奔赴山西抗日前線。
解放戰(zhàn)爭時期,任弼時任直屬司令部司令員,這段時期比延安時期更加繁忙,而且必須隨著大部隊到處遷徙。長途跋涉讓任弼時的健康問題暴露出來,他不僅僅檢查出了高血壓和心臟病,還出現(xiàn)了輕度的糖尿病。陳琮英不得不帶著僅僅幾歲的孩子跟著任弼時東奔西走,以保證他以更好的狀態(tài)進入工作之中。
陳琮英一生和任弼時生育了9個子女,因為革命的顛沛流離,他們只養(yǎng)活了4個孩子,女兒遠志、遠征、遠芳和唯一的兒子遠遠。骨肉分離,是任弼時和陳琮英必須經(jīng)歷的痛苦。遠志和母親出獄之后馬上見到了任弼時,任弼時抱著她又親又笑,冷靜下來還是決定不把孩子留在身邊,夫妻倆忍痛將孩子送到了湖南老家。
圖|任弼時與陳琮英
第五次反圍剿全面失利之后,陳琮英將兒子任湘贛寄養(yǎng)在老鄉(xiāng)家中,兒子從此下落不明,一直沒有找到。在那個年代,很多紅軍夫婦在撤離時都將自己的孩子留給老鄉(xiāng)。而那時候敵人在蘇區(qū)燒殺搶掠,真正活下來的孩子少之又少。
遠征能在長征之中活下來,是在父母和諸多同志們的努力之下才求來的萬幸。遠芳在莫斯科生下,1歲2個月被寄養(yǎng)在了國際兒童院。1940年,陳琮英生下了兒子遠遠,一直到1946年,陳琮英才將遠志和遠征接到了延安,姐弟這才第一次相見……
終于迎來了解放的那一天,而任弼時的病已經(jīng)很重了。任弼時前往蘇聯(lián)治療。對任弼時來說,人生最后一年最幸福的事情就是見到了當年留在蘇聯(lián)的女兒遠芳。這時候夫妻倆已經(jīng)和遠芳分離了10年,遠芳從不知自己的父母是誰。她在短短幾天和父親的相處之中感到了從沒有感受過的溫暖。只是小遠芳沒有想到,自己和父親在一起的時間已經(jīng)不多了。
圖|朱德和任弼時在延安
當時新中國百廢待新,任弼時舍不得花太多國家的錢,他讓陳琮英留在國內。陳琮英放心不下任弼時的身體,半年離別寫了很多信,不停叮囑任弼時要注意身體。
回到北京之后,任弼時和陳琮英依舊保持著過去的生活習慣。他經(jīng)常說:進到城里了,我們要更加注重節(jié)約。
任弼時在家中養(yǎng)病,而房子就靠著馬路,每天車來人往十分嘈雜。組織上考慮到他的身體情況,建議他搬到另外一個機關住地,但任弼時就是不同意。組織又想要將他的住房再修繕一下,他依舊婉言謝絕了。當時國家經(jīng)濟還很困難,夫婦倆都希望國家的錢能夠用在國家建設上。
夫妻倆都認為,他們走過長征,在延安的窯洞住過,房子有一座,能夠安定下來,就能好好住下去,不必要修繕。生活用品不得超過規(guī)定,家具能不要就不要……任弼時夫婦一直嚴格要求自己,一絲一毫都不能多拿多要,搞特殊。
1950年5月,任弼時帶著女兒回到了北京。這是任家第一次大團圓,孩子們興奮地圍著遠芳,一家人高高興興拍了第一張全人員的全家福,卻也是這一家子最后一張全家福了。
圖|任弼時全家福
每當想到任弼時生命之中的最后幾個月,陳琮英都萬分懊悔。朝鮮戰(zhàn)爭之后,任弼時根本不顧自己疾病,醫(yī)生叮囑每天只能工作4個小時也早就被他拋到腦后。每天處理大量的政務,任弼時又開始了通宵達旦地工作,陳琮英多次勸說,勸他多休息,他卻一直說"明天還有明天的事兒"。
10月27日凌晨,任弼時突然大面積腦溢血,多方搶救無效,在中午與世長辭,年僅46歲。
圖|任弼時從鏡中給女兒任遠芳拍下的照片
任弼時病逝之時,身上蓋著的還是1935年長征之時戰(zhàn)友送給他的一床被子,還有1934年他親繳獲敵人的一條毯子,他身上穿的背心,是陳琮英在延安時期用一條毛圍巾改織的。
任弼時幾十年的戎馬生涯,得到了三個綽號——"駱駝"、"被子"和"黨內的媽媽"。
"駱駝"這個綽號是葉劍英曾說的,他擔負著沉重的擔子,走著漫長而艱苦的道路。在革命事業(yè)之中奉獻所有,卻沒有享受過幾天新中國的幸福生活;叫他"被子",因為任弼時正直溫暖,就像是寒冬臘月的棉被一樣,給予同志們最大的關懷;"黨內的媽媽",任弼時在生活和工作之中細致入微,特別是對新同志,有著慈母般的關愛。
這位領袖身上,有著對待敵人的不屈和堅韌,也有著對同志們的溫情和無私。
這樣溫暖的任弼時走了,陳琮英中年喪夫,帶著病痛,獨自養(yǎng)大了子女們。任弼時的離開讓陳琮英的身體很快垮了下來,后來雖然工作了一段時間,但因為身體承受不住,不得不離開了她干了幾十年,真心熱愛的機要工作。
圖|陳琮英與任弼時1948年合影
因為太過思念任弼時,陳琮英再也沒有辦法在原來的寓所之中住下去,每次睹物思人,對她而言都是沉重的折磨。聶榮臻元帥理解陳琮英的痛苦,騰出了自己家的后院,周總理批準了??顬殛愮⒔ㄔ炝诵碌木铀?。毛主席聽聞之后,直接通知任弼時一家全部住進中南海之中。
陳琮英一輩子勤勞樸實。任弼時去世之后,她把斯大林送給任弼時的轎車,和家中任弼時使用的軟床、鋼琴全部還給了公家,就連女兒的自行車也還了。屋子里面沒人的時候,燈絕對不能開著,身上的衣服也是補了又補。家中來了客人,陳琮英招待的晚餐也是簡單的家常菜。
陳琮英和任弼時的婚姻是極具封建色彩,當時的先進青年們,無論男女,都反對父母之命的包辦婚姻,這已經(jīng)成為了當時進步青年們反抗意識和自由意識的一種典型體現(xiàn)。而從十幾歲開始,任弼時就確定了一生攜手陳琮英,從十幾歲開始,他就決定將自己的一生奉獻給人民和民族解放事業(yè),這不是對包辦婚姻的屈服,而是感恩和長情。
圖|陳琮英晚年
陳琮英看著丈夫從一名熱血沸騰的少年學子,成長成為一位胸懷天下的將帥。任弼時和陳琮英的愛情和婚姻,貫穿著整個奮斗過程。離開了任弼時的陳琮英在接下來的幾十年生命之中,無時無刻不在想念自己的愛人。任弼時去世的時候,陳琮英才48歲,她獨自生活了55年。晚年,她時常說說:"和弼時一生一世足矣。"
文章來源于網(wǎng)絡,所有權歸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園只作為存儲空間,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進行刪除。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guoxue/13521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臨潼歷史上的今天|十月十日
下一篇: 今天,說說辛亥那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