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乾隆要去世時,下旨讓嘉慶當下一任的皇帝,表面上是乾隆正在退位,其實不過是走走儀式的一場表演,因為在乾隆退位以后,他還掌握著朝廷的大權。一個皇帝想掌握著大權,一位皇帝緊握著大權,還有一位被民間譽為"二皇帝"的和珅,可以說那個時期朝廷的布局是非常有意思的。
不少人肯定會問哪里有意思呢?其實從乾隆的角度來看,雖然他退位了,但是這并不代表他不可以掌握國家的政權,而他也要考慮到不能讓別的覺得嘉慶是他扶持的傀儡皇帝,所以他必須通過和珅旁敲側擊嘉慶皇帝。
從嘉慶的角度來講,雖然他是乾隆推選的下一任皇帝,但是他的手上沒有什么實權,朝廷上的大小事還是要聽從他父親的意見,如果自己一不小心犯了錯誤,自己的父親、和珅都能把自己推入萬劫不復之地,所以他必須學會隱忍。
從和珅的角度來講,他是乾隆皇帝的臣子,如果嘉慶當了皇帝,自己必然會受到懲罰,所以和珅必須在乾隆還活著的時候,處處打壓嘉慶,乞求以后嘉慶想打壓自己時,由于畏懼自己的勢力而不敢打壓自己。
很顯然在這微妙的三角關系中,和珅是身處劣勢的,如果要改變自己的地位,必須學會主動出擊。剛開始和珅是幸運的寵兒,在和珅不知道如何扭轉自己的劣勢時,忽然聽到了一個特別好的消息,在朝廷上與他對著干的阿桂、??蛋踩ナ懒?,如果自己能掌管阿桂和福康安的職位,無疑是給自己增加了影響朝政的籌碼。
面對心機如此之重的和珅,乾隆卻表現的云淡風輕。
和珅在朝廷上向乾隆提出讓自己的弟弟和琳來接替福康安的位置,很顯然和珅是想掌握決定掌握國家命脈的軍隊大權,而乾隆卻允許了和珅這個要求,乾隆腦子里到底在想哪些東西呢?
只能說乾隆對自己很有自信,讓本來就非常有能力的和琳去當一次領頭軍可以說是一箭雙雕,一來可以讓社會更加安穩(wěn),二來又避免了嘉慶干擾自己的政權。
和珅用和琳當作提高自己在朝廷地位的籌碼,但是這個籌碼在乾隆面前變得不值一錢,乾隆只是把和琳當作一枚棋子,如果自己在后期不再使用這個棋子,這個棋子也被棄用了。
乾隆對和珅這個臣子可以說是內緊外松,在和珅絕望時,會給他一點希望讓他繼續(xù)前行,在他認為自己掌握了命運的籌碼時又會給他沉重的打擊。
在和珅以為自己可以進一步的去打壓嘉慶時,上天跟和珅開了一個天大的玩笑。在和琳捉拿石保三后,忽然得病去世了,乾隆還沒有動手,和珅手里的這顆棋子都已經廢掉了。
和珅并沒有因此放棄了自己的野心,而且按照常理來講和琳去世后應該由軍機處的二把手掌管軍機處的事情,所以和珅又向乾隆提出想要軍機處的二把手掌握軍機處的職權,這一次乾隆卻訓斥了和珅,和珅也算是見識到了乾隆的絕情,再聯想到乾隆去世之后,和珅也跟著去世我們不由的想到乾隆訓斥和珅其實是在給和珅提醒,但是和珅并沒有把這件事情放在心上。
和珅在乾隆那里討不到好處,便把矛頭針對了嘉慶。
和珅曾經送給嘉慶一柄玉如意,而送玉如意的時間正是嘉慶登基的前一天,明顯的他是想巴結嘉慶,順便再看看嘉慶對這件禮物的反應。嘉慶為此寫了一篇詩,正是因為這篇詩,和珅從心底里認為嘉慶沒有什么智謀。
通過此事和珅就加快了打壓嘉慶的計劃。因為乾隆皇帝對嘉慶前往軍機處的事情非常敏感,所以和珅在看到嘉慶去過軍機處后,就立馬稟告了乾隆。乾隆聽到這件事情之后非常氣憤,于是就下旨讓嘉慶來參見自己,和珅本以為嘉慶會受到非常嚴厲的懲罰,沒想到乾隆只訓斥了嘉慶幾句話。
登上皇位的嘉慶就停止了他處處示弱的形象,在他登基的第一天,就下旨讓和珅當治喪大臣,但是在第二天嘉慶就下了一道處處點出自己錯誤的圣旨,而這個圣旨也間接的點出了和珅的失職。在第三天嘉慶就下旨解除和珅擔任的一切職位,并命令他為先皇扶靈柩。對和珅的審判可以說是歷史上的經典。
有人可能會問嘉慶為什么要這樣做,其實是因為和珅的權位太高了,如果和珅造起反來可以說是輕而易舉,為了新朝的安穩(wěn),嘉慶必須除掉這個障礙。
內容素材來源于網絡,若有侵權聯系刪除
文章來源于網絡,所有權歸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園只作為存儲空間,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進行刪除。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guoxue/13547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