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系精讀中國史連載146,《三國史話》連載16,歡迎收看。
漢中郡屬益州,周圍環(huán)山,中間是漢水盆地,土地肥沃,物產(chǎn)豐富,是劉備、曹操必爭之地。
劉備如果占據(jù)漢中,進可以攻關中、隴右,退可以守益州。曹操如果占據(jù)漢中,可以使益州北方無險可守,既可以防御劉備向北發(fā)展勢力,也可以通往秦、隴、蜀、楚,向外發(fā)展勢力。
漢高祖劉邦就是先以漢中為根據(jù)地,向外擴張,完成帝業(yè)的。漢中一直是兵家必爭之地。因此,曹、劉集團雙方都用相當大的力量來爭奪漢中,力求使它成為自己的重要基地。
01、曹操得漢中
215年(建安二十年),曹操消滅西北的馬超、韓遂勢力后, 便親率大軍進攻占據(jù)漢中的張魯。
張魯世奉“五斗米道”?!拔宥访椎馈焙汀疤降馈币粯?,都是東漢末年發(fā)展起來的原始道教。
東漢統(tǒng)治者無力鎮(zhèn)壓張魯,后來封他為鎮(zhèn)民中郎將,領漢寧太守。這樣,張魯便成為一個統(tǒng)治者了。
214年,曹操控制關西地區(qū)之后,便親率大軍進攻漢中張魯。
215年四月,曹操從陳倉,出散關(今陜西寶雞南),進入氐族的居住地區(qū),到武都郡的河池(今甘肅徽縣西)。氐王竇茂率眾萬余人抵擋,曹操派兵把他消滅,并且奪得“氐谷十余萬斛"。
七月,曹操大軍到達陽平關(今陜西勉縣西北)。張魯自思漢中一隅之地,不足以與曹操對抗,想投降;他的弟弟張衛(wèi)不肯,率領一萬多人拒關堅守。山峻難登,曹操花了很大力氣,損失了不少士兵,才把陽平關拿下。
陽平失守后,張魯又想投降曹操,部下好多人不同意,他便放棄南鄭(漢中郡治,今陜西南鄭),逃到巴中(今四川嘉陵江上游)。
九月,漢中一些有實力的少數(shù)民族首領率其眾歸附曹操。十一月,張魯投降曹操。曹操拜張魯為鎮(zhèn)南將軍,封閬中侯。
劉備對曹操的勢力進入漢中,而且深入到“三巴",很擔心。
他派部將黃權出兵擊敗了曹操任命的官署,控制了“三巴“地區(qū)。曹操聞訊后,派大將張合進軍宕渠(今四川渠縣東北)。巴西(今四川合川)太守張飛領兵打敗了張合。張合退還南鄭。
曹操在南鄭駐扎期間,丞相主簿司馬懿向他建議攻打劉備,說:“劉備用詐力降服劉璋,西蜀人并未歸附他,現(xiàn)在又率軍東下同孫權爭荊州,這是我們進攻益州的好時機?,F(xiàn)在我們拿下了漢中,益州震動,如果進兵,勢必瓦解?!?/p>
曹操回答說:“人苦于不知足,既巳得到隴(今甘肅),還希望得到蜀(今四川)?。?。拒絕了這個建議。
曹操的另一個謀士劉曄也說:“劉備得蜀時間短,蜀人未親附他。我們現(xiàn)在拿下漢中,蜀人震恐。我們乘勢發(fā)兵,定能取勝。如果遲遲不采取行動,等到蜀民安定,據(jù)險守要時,就不好辦了?!?/p>
曹操還是不從。
其實,曹操何嘗不想得到西蜀,只是感到西蜀的守備不易攻破,自己的后方還不穩(wěn)定,孫權在東方威脅淮南,關羽在荊州虎視襄(陽)樊(城),進攻益州不一定能帶來什么好處。于是,他把原來駐守在長安的大將夏侯淵調來駐守漢中,自己領兵回到中原。
02、黃忠斬殺夏侯淵
217年(建安二十二年),法正對劉備說:“曹操一舉打敗張魯,占據(jù)漢中,卻不乘勢直取巴蜀,只留夏侯淵、張合屯守,自己率軍北還。這不是他的智慧不夠、力量不足,而是由于內部有問題,后方還不穩(wěn)定的緣故。論夏侯淵、張合的才略,不如我們的將帥,如果舉眾往討,必能取勝。占據(jù)漢中以后,我們可以廣種谷,多收糧,積蓄力量,等待時機。往最好處說,能以此作為進兵中原,消滅曹操勢力的據(jù)點;退一步講,也可以蠶食雍、涼二州,擴大地盤;至少可以堅守要塞,同敵人長期相持。這是很好的機會,不可 錯過?!?/p>
劉備接受法正的建議,親自率領大軍同趙云、黃忠等北攻漢中,安排法正隨軍參與軍機,又派張飛、馬超、吳蘭率軍入武都,屯下辨(今甘肅成縣西),從側面牽制曹軍。留諸葛亮守成都,負責軍需供應。劉備大軍屯駐陽平關,與夏侯淵對峙。
218年春,曹操命曹洪領兵進攻下辨蜀軍,吳蘭戰(zhàn)敗被殺,張飛、馬超退走,武都為曹軍所占。
這時在陽平關的劉備與曹軍接戰(zhàn),也未見進展,形勢對蜀軍不利。劉備急求諸葛亮發(fā)兵支援。蜀郡從事楊洪說:“漢中是益州的咽喉,存亡的關鍵,沒有了漢中也就沒有了蜀地,這是家門前的禍患。當今的事情,男子應該參戰(zhàn),女子應該運輸,發(fā)兵前線還遲疑什么呢?“諸葛亮對楊洪的見解很欣賞,立即發(fā)兵增援前線。
曹操聽說劉備集中兵力奪取漢中,也坐鎮(zhèn)長安,聲援漢中諸將。
219年(建安二十四年)正月,劉備率軍進逼定軍山(今陜西勉縣東南)。定軍山是漢中西面的門戶,地勢險要,如果失守,漢中就難保了。劉備安營扎寨后,據(jù)險不戰(zhàn),夏侯淵恃勇領兵奪取,法正看準時機說“可擊矣",劉備命令黃忠乘高鼓噪而下,“金鼓振天,歡聲動谷”,黃忠一馬當先,一戰(zhàn)將夏侯淵斬殺,曹軍大敗。張合只好率軍退到陽平。
黃忠早年在荊州牧劉表手下任中郎將。劉備南定荊州四郡時,他投靠了劉備,后隨劉備入蜀,攻打劉璋,經(jīng)常身先士卒,登城陷陣,勇冠三軍。劉備占據(jù)益州后,封他為討虜將軍。這次漢中之爭,他雖然上了年紀,但仍老當益壯。他督率蜀軍精銳,擊鼓吶喊,一馬當先,沖向敵陣。經(jīng)過激烈戰(zhàn)斗,終于打敗曹軍。劉備提升他為征西將軍。
夏侯淵是曹軍中有名的將領。他作戰(zhàn)非常勇猛,無所畏懼。他率領的部隊行動迅速,常能出其不意戰(zhàn)勝敵人。因此軍中稱:"典軍校尉夏侯淵,三日五百,六日一千?!彼I兵打敗馬超、宋建,占據(jù)隴右,戰(zhàn)功很大。曹操曾贊揚他說:“虎步關右(西), 所向無前"。
但是曹操對夏侯淵逞強恃勇,魯莽無謀的缺點,也很擔心,經(jīng)常告誡他說:“做將領的應該有怯弱的時候,不能一味恃勇蠻干。勇固然是將領的根本,但還必須善于用智謀計策。只知逞勇,不過是匹夫之敵”。
03、趙云“空營計”
夏侯淵死后,漢中曹軍由張合統(tǒng)領。張合在關上布置防務,撫慰將士,軍心慢慢穩(wěn)定下來。曹操得知漢中戰(zhàn)場失利的消息,從長安出斜谷,迅速趕赴陽平前線。雙方又展開了激戰(zhàn)。
這時,蜀軍士氣旺盛,信心十足。劉備對隨從將吏說:“曹操雖然再來,也無能為力了,漢中必然歸我所有。"
蜀軍據(jù)守險要之處。曹軍多次挑戰(zhàn),蜀軍不與交鋒。
一次,曹軍運米至北山下,黃忠領兵去奪取。趙云領少數(shù)騎兵接應,中途突然和大隊曹軍遭遇。趙云毫無懼色,突擊其陣,將敵軍打散。趙云且戰(zhàn)且退,曹軍又匯合起來,追至趙云營寨。
趙云入營之后采用“空營計”,大開營門,偃旗息鼓。曹軍懷疑有埋伏,不敢進攻,急忙退走。這時趙云又擂鼓震天,虛張聲勢,并用弓箭在后面射擊曹軍。曹軍驚慌逃去。
第二天,劉備來到趙云營寨,察看昨天作戰(zhàn)的地方,不禁稱贊說:“子龍一身都是膽啊!”
曹操果然放棄漢中,帶兵返回長安。劉備雖然奪得漢中之地,但并未全部得到漢中之民,因為曹操前此已經(jīng)將大量人口遷出。
丟掉漢中,對曹操來說,固然是軍事方面的一個損失。但他放棄漢中,也是為了集中力量于荊州、揚州戰(zhàn)場。
劉備占據(jù)漢中之后,又派劉封、孟達等,攻取了漢中郡東部的房陵(今湖北房縣)、上庸(今湖北竹山西南)等地,勢力更加擴大了。
劉封、孟達統(tǒng)兵駐扎在三郡中心的上庸。這樣沿著沔水(漢水)下去,漢中可以經(jīng)西城(劉備分漢中郡置,今安康西北)、上庸、房陵通向襄陽,漢中對劉備、諸葛亮就更加重要了。
劉備奪取漢中,主要是在法正的協(xié)助下完成的,諸葛亮并沒有到前線去,但諸葛亮支援前線,供應戰(zhàn)爭所需物資,以及向前線補充輸送軍隊的工作,相當出色,“足食足兵”,這對保證戰(zhàn)爭的勝利起了重要作用。
文章來源于網(wǎng)絡,所有權歸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園只作為存儲空間,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進行刪除。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guoxue/13549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曹操死后,被稱作虎侯的許褚銷聲匿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