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德是周扒皮的祖宗, 元朝廷官府的奴仆,坐擁良田無數(shù),富的流油。朱元璋像是高玉寶,雖沒有把劉德搞得雞犬不寧,但是偶爾出他一次笑話還是有的,但是代價之慘痛讓人不寒而栗。朱元璋家中赤貧,祖上幾經(jīng)輾轉(zhuǎn)來到安徽鳳陽,也沒有創(chuàng)下可拿出來顯擺一下的家業(yè),相反卻欠了官府天文數(shù)字般的稅銀,如果想要還清,必須得有愚公移山一樣的精神。俗話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吃白飯也是絕對不允許,所以學齡前的朱元璋就去給地主家放了牛。地主是誰呢?就是村子里的首富、鄉(xiāng)紳劉德。
大多數(shù)人對朱元璋的第一印象就是這是一個暴虐的人,這個人肯定有仇必報,是個狠角色。在某些方面,朱元璋確實是這樣,但是在劉德這件事情上卻是一個例外,這劉德最后不僅沒死,反而得到了一大筆的賞賜。那么這又是怎么回事呢?難道是朱元璋昏了頭才這么干的嗎?
朱元璋稱帝后返回安徽老家鳳陽,這一下子朱元璋的老家全炸開了鍋,父老鄉(xiāng)親們奔走相告,當年那個老朱家窮困潦倒的放牛娃朱重八當了皇帝,成了開國之君,消息傳開,十里八村的鄰里街坊都紛紛趕過來,想看一看朱元璋的風采。朱元璋在大批人馬的護送下,還沒有進村口就看見成片的人群早已跪在地上,這其中就有地主劉德,他隱藏在跪地的人群中,雙膝跪地、以地遮面,大氣都不敢喘,他害怕朱元璋找到他,以報當年之仇。朱元璋也注意到了跪在人群中的劉德,便把他叫了出來,劉德聽見朱元璋叫了自己的名字后,嚇得面如死灰,即使是跪在地上雙腿也不停的發(fā)抖,不斷叩頭請求饒命。當大家都覺得劉德難逃一死時,朱元璋卻上前扶起了劉德,說了一番話意味深長的話:“爾之所為,亦恒情耳。吾貧時,爾豈知今日為天子也”?你當年的所作所為也是人之常情,我當時那么貧窮,你怎么會知道我今后會做皇帝呢?聽了朱元璋這一番話,劉德再一次撲通一聲跪在地上,千恩萬謝朱元璋不殺之恩。
劉繼祖也是朱元璋村里的一個地主,和劉德差不多。當初朱元璋在跟劉德要地沒要到以后曾經(jīng)就像劉繼祖求救,希望他可以幫助自己,能夠讓自己先把父親給安葬了,不過劉繼祖答應了朱元璋的要求,把地還有一些錢給他,讓他安葬自己的父親。后來朱元璋得知劉繼祖去世的消息,非常難過。他封了劉繼祖的家人世襲的侯位,一直到大明朝滅亡。至于劉德,朱元璋也沒有怎么著他,反而還給了他30畝土地以及免了他好幾年的稅。劉德一直以為朱元璋回來以后會賜死自己,就算不死也得脫層皮,結(jié)果沒想到最后不僅沒死,反而得到了30畝的土地以及數(shù)年不用交稅,所以劉德對朱元璋一直心存感激。
古之成大事者不唯有才,亦必有堅韌不拔之志,還要有寬闊如海的胸襟,細數(shù)中華上下五千年,能身居高位者,以上幾點不可或缺,否則地位必不長久,眾所周知,草根皇帝朱元璋的一生充滿傳奇色彩,立下了不世之功,然而威風凜凜的朱元璋在當上皇帝之前可是吃盡了苦頭,嘗盡了人情冷暖,尤其是小時候地主劉德給他留下的心理創(chuàng)傷,朱元璋衣錦還鄉(xiāng)后,劉德的下場又如何呢?
亂世中食不果腹
朱元璋出身微弱,古代的農(nóng)民都是依靠地主存活的,地主租給農(nóng)民田地耕耘,得到的收入大部分都歸地主,剩下的糧食也僅僅夠農(nóng)民生存,朱元璋幼時生活在元朝末年,那時社會矛盾激化,地主瘋狂克扣農(nóng)民,朝廷征稅日益嚴重,朱元璋祖上世世代代都是農(nóng)民,只能在這世道中艱難求生,填飽肚子都是一種奢望,更別提接受教育。
元朝時期法律規(guī)定,沒有接受過教育沒有做過官以及生活在社會底層的賤民沒有資格取文雅的名字,朱元璋一家人都是毫無地位的農(nóng)民,給朱元璋取名時,因其在家族中排行老八,故而取名為朱重八,后改名為朱元璋。
朱元璋十歲那年,一家人實在承受不了沉重的賦役,迫不得已舉家遷徙,依舊以租種地主的地為生,然而生活并沒有因為此次喬遷變的好一點,甚至還不如以前,新遷移的地方土壤和灌溉條件都極差,他們忙碌了半年只夠交租,根本無法維持一家人的生存問題。
少年時備受壓榨
全家商議之后,只得再次搬遷,從而開始給一名叫劉德的地主種地,由于家中孩子太多,種地并不能解決溫飽問題,懂事的朱元璋為了減輕父母的負擔,小小年紀就開始給劉德家放羊,窮人家的孩子最先體會世間心酸,朱元璋比同齡的伙伴要機靈的多,從小就有主意,特別講義氣,大家都愿意聽他指揮,小小年紀的領導力也為他以后當上皇帝打下了堅實基礎。
劉德雖富裕但沒有仁心,對待外人十分摳門,他自己每日大魚大肉,手下那些放牛娃卻是連飯都吃不飽,劉德自詡高人一等,經(jīng)常因為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對他們又打又罵,朱元璋從心里記恨他。
朱元璋家中本就清寒,填不飽肚子是常事,再加上對劉德不滿,就打起了劉德家牛的注意,在一次放牛的過程中,他和其他同伴實在忍受不了饑餓就把一頭牛犢給殺掉烤了,事后才意識到?jīng)]法交差,這時朱元璋挺身而出,把僅剩下的一條牛尾放在石頭縫中露出一點,讓其他同伴裝作向外拉的樣子,然后他急匆匆的回去告知劉德,說是牛犢掉進山澗里了,只來得及拉住尾巴,劉德來現(xiàn)場一看果然如此,朱元璋就這樣騙過了老謀深算的地主。
流年里雙親逝世
在朱元璋十五歲那年,淮北地區(qū)發(fā)生了很嚴重的旱災,朱元璋一家生活更為困難,緊接著次年又發(fā)生蝗災和瘟疫,原本長期耕作的生活就對身體造成了很大負擔,再加上吃不飽穿不暖,一旦生病只能求神告佛,這場瘟疫四處蔓延,讓許多老百姓徹底走上絕路。
朱元璋的父親在這場瘟疫中去世,一家人斷了糧食來源緊接著母親、大哥都死于這場饑荒,此時家中只剩下朱元璋和他二哥,親人接連去世對朱元璋來講無疑是沉重的打擊,親人已逝,活著的人還是要在這亂世中掙扎,古人非常注重死者身后事,俗話說“死者為大,入土為安?!比欢趤y世之中,多少人被棄尸荒野,想要給雙親安葬,并非易事。
朱家常年貧困潦倒,生存都是問題又怎會有錢買棺材,朱元璋思量之下便和二哥帶著父親的遺體去找地主劉德幫忙,希望他能看在給他種地這么多年的情面上,施舍給他們一塊地和一口薄棺,然而面對朱家如此悲慘的遭遇,劉德非但沒有動了惻隱之心,反而還惡言相贈。
劉德毫不猶豫的拒絕了他們的請求,并說了很多落井下石的話,對他來說農(nóng)民都是命如草芥,死一個農(nóng)民就像死了一只螞蟻一樣,根本不值得他花費一絲功夫,朱元璋不能為自己的親人安葬,傷心欲絕之際,劉德的大哥劉續(xù)祖實在看不過去,主動提出贈送朱元璋一塊地來安葬雙親,劉續(xù)德的舉手之勞讓朱元璋一輩子銘記在心。
歸鄉(xiāng)后以德報怨
親人的后事安頓好之后,朱元璋開始顛沛流離的生活,他當過乞丐流落街頭,又被迫當過和尚,最終成為農(nóng)民起義軍的領袖,帶著下屬征戰(zhàn)四方最終建立了重歸漢人統(tǒng)治的大明王朝,成為皇帝之后的朱元璋帶著一干臣子衣錦還鄉(xiāng),他回到闊別已久的家鄉(xiāng)后便下令免去家鄉(xiāng)賦稅,鄉(xiāng)親們對此感恩戴德,然而有一人卻縮在眾人中間瑟瑟發(fā)抖,那便是劉德。
朱元璋自然也不會忘記這位老相熟,他把劉德喊至面前,劉德哪里還有記憶中耀虎揚威的樣子,縮在地上話都說不清楚,祈求朱元璋能夠饒他一命,朱元璋沒有取他性命,并親自將劉德扶起,告訴劉德他當年的行為是正常的,畢竟誰也不知道他以后會成為皇帝,他追問劉繼祖的去處,想要好好感謝他一番,然而劉繼祖早已逝去,朱元璋感慨一番后賞賜劉德30畝田地,并追封劉繼祖為義慧侯,此后劉繼祖的后代一直受此庇佑,直至明朝結(jié)束。
朱元璋也許并非真的原諒劉德,但他已經(jīng)成為皇帝,為君者是眾臣之表率萬民之信仰,之所以這么做,多半是為了彰顯皇恩浩蕩,殺劉德不費吹灰之力,卻會給自己留下心胸狹隘的污點,況且身懷國家大事的人,也不會總是惦記著那些過往,朱元璋放過劉德一事,也從側(cè)面反映了他是一個能成大事之人。
朱元璋小時候家里貧窮,所以只能靠給地主家放牛為生。朱元璋的父親死后,朱元璋去找地主劉德,希望劉德能夠出點喪葬費,埋葬一下自己的父親,可以劉德卻并沒有給朱元璋這個錢。這件事情被劉德的鄰居劉繼祖看到了,劉繼祖被朱元璋的孝心所感動,就自己出錢安葬了朱元璋的父母。朱元璋深表感激,建立政權(quán)之后,回去感謝劉繼祖,沒有想到劉繼祖已經(jīng)死了,朱元璋又給劉德了一些封地,讓劉德庇佑劉繼祖的后人,所以劉德的下場還是不錯的。
一、朱元璋小時候家里比較貧窮。朱元璋小時候,家里比較貧窮。朱元璋家里屬于赤貧,沒有田地,所以朱元璋的父親朱五四只能靠給地主打工為生,這個地主就是劉德。但是畢竟是給人打工,朱元璋小時候,經(jīng)常處于食不果腹的狀態(tài),但是朱元璋卻人小志不窮。
二、朱五四去世,朱元璋請求劉德安葬。朱元璋十五歲的時候,濠州地區(qū)出現(xiàn)了旱災,后來又加上瘟疫和蝗災,朱元璋的父親朱五四也在這場瘟疫中,不幸被感染了。父母和大哥都死去,給朱元璋很大的打擊。朱元璋就去請求劉德,能不能給一些喪葬費,父母總是要入土為安,所以只能拜托劉德,但是劉德卻不念及舊情。劉德的鄰居劉繼祖同情朱元璋的遭遇,出錢安葬了朱元璋的父母。
三、朱元璋上位后去感謝劉繼祖。朱元璋建立大明之后,去感激劉繼祖,結(jié)果碰上了劉德,劉德害怕朱元璋會追究自己的責任,嚇得不輕,去請求朱元璋原諒,朱元璋卻并沒有追究劉德責任,將劉繼祖追封為義惠侯之后,賞賜劉德30畝良田,免除賦稅。劉德感激不盡。
1368年的時候明朝建立,朱元璋作為開國皇帝在全天下都有了名氣,并且改國號為明,1328年朱元璋出生,他在家里排第八,當時農(nóng)村人沒什么文化,給孩子取名字都是瞎取,所以朱元璋原名就叫朱重八,大家都知道他家里很是貧窮,為了活下來有口飯吃就只能伺候地主,但給地主種地,自己家也常常吃不上飽飯,總是為了吃飯而發(fā)愁。
家里那些孩子不是被送給別人家,就是嫁出去了,朱元璋在這樣家庭當中茍活下來也算是厲害,后來就去給地主劉德放牛為生,但放牛也是個苦差事,不僅吃不上飽飯,有的時候還得被地主打,就有一天朱元璋實在是餓壞了,和其他好朋友商量,殺掉一個小牛崽烤著吃了,沒多久就開始行動了,最后全吃光就剩下個牛尾巴,肚子是吃飽了,但得考慮一下地主那邊怎么辦,他們把吃剩骨頭埋起來,把牛尾巴也藏起來,和地主說牛去山洞里了。
但地主那么聰明怎么會被騙呢?劉德知道自己牛沒了很是生氣就把朱元璋打了一頓,而且還讓他父親賠錢,最后把朱元璋趕走了,朱元璋當時把所有錯自己攬下了,其他同伴很感激,后來因為瘟疫,導致朱元璋父母親人都去世,就留下大嫂還有侄子,當時給地主家打工的人,親人去世,地主是可以給點安葬費的,朱元璋就去求劉德,但劉德不僅不給還把他趕走,朱元璋很是生氣,也發(fā)誓一定會給父母安葬。
后來劉德的哥哥劉繼祖看著實在不忍心,給了點錢讓朱元璋先把父母給安葬了,朱元璋內(nèi)心也是很感激的,后來他去了寺廟當了和尚,兩個月之后他又從寺廟出來,元朝末年大家都知道天下大亂,朝廷風雨飄搖,整個社會動蕩不安,朱元璋也就參與到了里面,不少人都跟隨他一起起義。
1356年他勝利后把這邊改成應天府,后來1366年把江南地區(qū)統(tǒng)一,徹底的把元朝首都給攻下,明朝也就這樣成功建立起來了。因為自己深受其害,所以對元朝法律制度他早已不滿,上位第一件事情就是更改,推行的政策都是被百姓好的,成為皇帝后也回到了老家。
當時大家都出來歡迎,有一個人很是害怕,這個人就是劉德,要說朱元璋這脾氣一定會惡狠狠處置他,但沒想到朱元璋居然對他說:你當時那么做情有可原,我沒錢也沒能力還你錢,你也想不到我將來會成為皇帝。
不僅如此還給了劉德30畝地,把他的兒子也封了義惠侯,賞賜了一百畝地,雖然歷史上朱元璋脾氣是不怎么好,動不動就暴躁,但他的心胸很寬廣,包容心還是很大的。
文章來源于網(wǎng)絡,所有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園只作為存儲空間,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我們進行刪除。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guoxue/13562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