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7年10月17日,身患尿毒癥的溥儀在首都醫(yī)院病逝
。溥儀是封建王朝最后一位皇帝,他的人生跌宕起伏
,堪稱傳奇。然而他的命運卻又頗為無奈和悲慘。(溥儀舊照)
溥儀出生于醇親王府,他是道光皇帝的曾孫
,醇賢親王奕譞的嫡孫,醇親王載灃的嫡長子。他的身份本就顯貴,如果清朝不滅亡,他平平安安長大,必然能襲承爵位,做個富貴王爺。不過,有句話說
,我命在天不在我,這話用在溥儀身上是再恰當(dāng)不過了。1908年
,由于光緒病重,慈禧下旨,將才3歲的溥儀接進了宮中。就在溥儀入宮的第二天
,光緒病重而死,第三天,把持朝政半個世紀(jì)之久的慈禧也撒手人寰。遵慈禧遺詔,溥儀繼承了皇位
,而他的父親載灃則被任命為攝政王,代他處理軍政事務(wù)。不過
,此時的大清王朝已經(jīng)風(fēng)雨飄搖,如行在驚濤駭浪中的一艘千瘡百孔的破船,已經(jīng)處處顯示出了敗亡的跡象辛亥革命的槍聲響起后,深知沒有能力挽回清政府命運的載灃及朝廷上下
,都將救國于危難的希望,寄托給了被載灃上臺時便打發(fā)回家的袁世凱。為了能盡早請出袁世凱
,載灃不僅答應(yīng)了他所有條件,而且還辭去了攝政王一職。如此,本來已經(jīng)不太干預(yù)朝政的隆裕太后,便不得不臨朝稱制。而袁世凱也在國難當(dāng)頭時,走上了權(quán)力巔峰。這一切
,都不是年幼的溥儀能左右,他也憂愁,不過與國事毫無干系。1912年,首鼠兩端的袁世凱在與革命黨談好了條件后
,一番威逼利誘,迫使隆裕太后頒布了《退位詔書》,盡管6歲的溥儀還保有帝號,繼續(xù)住在紫禁城里,并且享有小朝廷,但是清政府卻是真真的亡了。溥儀雖然年紀(jì)不大
,但滿清遺老和皇室宗親們沒少給溥儀灌輸復(fù)辟稱帝的思想。因此年少的溥儀,心里也時時升騰起要復(fù)國的愿望。(溥儀舊照)
1917年,曾經(jīng)的清朝舊臣
,辮子軍張勛利用段祺瑞和黎元洪的矛盾,發(fā)動兵變,并迎立溥儀復(fù)辟稱帝12歲的溥儀被扶上了龍椅
1924年
此時的溥儀惶惶如喪家之犬,看著混亂的時局
就在此時,別有用心的日本人向溥儀拋出了橄欖枝
在天津居住的那幾年里
他的身邊有一群滿清遺老為他出謀劃策
,還有一批軍閥和政客也對他多有拉攏。不過,畢竟是過了氣的遜位皇帝,雖然大家依舊對他跪頭就拜,但是真要大家出錢出力,卻都冷了臉。此外,孫殿英盜掘清東陵再次讓溥儀感受到了羞辱和憤怒
。老祖宗的墓,事關(guān)愛新覺羅家族的尊嚴,居然被一個兵痞子給掘了。更可氣的是,國民政府居然在收受了孫殿英的賄賂后,支支吾吾給搪塞過去了在溥儀看來
(溥儀和皇后婉容)
無奈龍游淺水遭蝦戲
那么
日本人庇護溥儀,還給他畫了個大餅
日本人說的
偽滿洲國是建起來了,溥儀也再次被扶上了帝位
1945年8月
然而
成為蘇聯(lián)戰(zhàn)俘的溥儀由于身份的特殊性
只是當(dāng)時的蘇聯(lián)和中國正以兄弟相稱,因此對于溥儀的請示
事實上
1959年
(溥儀和李淑賢)
3年后
在文革期間
1967年
人民政府考慮到溥儀的特殊身份
在李淑賢與愛新覺羅家族商量后
1995年,有個叫張世義的香港商人
原來
但是清西陵所在的地方
為了打開知名度
雖然不知道張世義是怎么說服李淑賢的
如此一來
(參考史料:《我的前半生》《清史稿》等)
文章來源于網(wǎng)絡(luò),所有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guoxue/13568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