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行幸河?xùn)|,祠后土,顧視帝京欣然。中流與群臣飲燕,上歡甚。乃自作《秋風辭》曰:
秋風起兮白云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蘭有秀兮菊有芳,攜佳人兮不能忘。泛樓舡兮濟汾河,橫中流兮揚素波。簫鼓鳴兮發(fā)棹歌,歡樂極兮哀情多。少壯幾時兮奈老何!
——《文選·卷四五》 漢武帝《秋風辭》
漢武帝巡行河?xùn)|,祭祀后土完畢,欣然回望都城,遂與群臣泛舟于汾河之上,舉杯暢飲,十分高興。于是作《秋風辭》一首:
秋風泛起的時刻,白云緩緩飄飛,草木枯黃的背景上,大雁匆匆南飛。面對這秀美的蘭花、芳香的菊英,不禁讓人懷想佳人,久久難忘。我乘著高大的樓船橫渡汾河,汾河中流激起一堆堆潔白的浪花。簫鼓齊鳴,船夫歌唱,在一片歡聲笑語中,我卻暗自傷情。無情的歲月啊,青春已逝,年華老大,可奈何耶!
本詩出自雄才大略的漢武帝劉徹之手。在我國古代460余位帝王中,漢武帝是最杰出、影響最大者之一,他申張王權(quán),完善體制,開疆拓土,獨尊儒術(shù),勤政愛民,用人得當,締造了封建帝國第一個偉大的全盛局面,他建立了一個國家前所未有的尊嚴,他給了一個族群挺立千秋的自信,他的國號成了一個偉大民族永遠的名字,確實為中華民族作出了重大貢獻。
《秋風辭》是漢武帝赴河?xùn)|(治所在今山西夏縣)祭祀后土?xí)r所作。后土祠,即祭祀大地之神的地方。我國早期的后土祭祀一直在汾陰(汾水之南,河?xùn)|郡轄地),具體地點在今山西萬榮縣榮河鎮(zhèn)的黃河岸邊。
本年的漢武帝44歲,正值人生的黃金期,在位已28年。此時的他已然徹底擊敗了匈奴,鑿?fù)宋饔?,國家健康而強盛,四宇和平。因此,他借祀后土之機,安排了他人生的第一次大規(guī)模出巡,這次他不僅要祭祀后土,還要東至滎陽,觀風河洛;次年他又西陟崆峒,北出蕭關(guān),蒞臨新秦中(今內(nèi)蒙古五原縣),耀兵塞上,意氣洋洋而還。由此可見,元鼎四年前后的漢武帝,正處于其人生抱負最為雄杰、生命情懷最為豐富、活躍和濃郁的時期。
漢武帝從蒲津渡河,在榮河鎮(zhèn)祭祀,然后自河入汾,泛舟于汾河中流。這里是汾河注黃河的入水口,是一個廣闊的三角地帶,山河相依,濕地廣袤,既有高原的雄麗,也有水鄉(xiāng)澤國的秀美。我們能想象,秋天的汾河入黃地帶,該會是怎樣的壯美和雄奇!尤其是在兩千多年前,在汾河、黃河水量極為充沛的時期,和黃土高原生態(tài)尚未破壞的時期,漢武帝所見到的這個三角地帶,匯集著天地間最壯美的景色,也必然會激發(fā)一代偉人勃發(fā)的激情。
《秋風辭》雖是漢武帝的即興之作,但顯然是有感而發(fā)。在山河、濕地的背景中,秋高氣爽,濤走云飛,草木搖落,北雁南歸。漢武帝乘著高大的樓船,開懷暢飲,泛舟中流。面對著波濤滾滾,聆聽簫鼓交鳴,再加上群臣擁戴,他必然會為自己治國理政的大手筆而自豪,必然會產(chǎn)生豪邁的英雄情??墒?,在歡樂、豪邁的同時,他還是不禁感慨:這景色、生命誠然美好,只不過是已經(jīng)到了凋零的秋天!44歲的漢武帝,似乎也感覺到已漸入老境:“少壯幾時兮奈老何!”山河長久,人生苦短,即便貴為天子之尊,又能奈老何!
(蕭寒)
▲關(guān)黃柏:
藥材呈板狀,長寬不一,厚2~4毫米。外表面黃綠色或淡棕黃色,較平坦,氣微,味極苦,嚼之有粘性。清熱燥濕、瀉火除蒸、解毒療瘡。用于濕熱瀉痢、黃疸、帶下、熱淋、腳氣、骨蒸勞熱、盜汗、遺精、瘡瘍腫毒。主產(chǎn)東北地區(qū)。
來源:啄木鳥
審核:雷勇 何文盧姍
編輯: 鄧博
文章來源于網(wǎng)絡(luò),所有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園只作為存儲空間,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我們進行刪除。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guoxue/13574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