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注
作者:云谷禪師
來源:國學(xué)生活(ID:gxsh789)
,身上往往有這3個特征
福禍無門總在心。
“善惡到頭終有報,從來因果不用忙?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人生的命運(yùn)始終是掌握在自己手里的,自己種什么因
,就結(jié)什么果。一切福氣都是自己修來的,一切禍?zhǔn)乱彩亲哉业摹?/p>
身上有這三個特征的人
,往往命里福薄,有這三點(diǎn)就要小心了!1
自傲之人
佛經(jīng)有云:“一切諸慢,凡慢有我,比貪嗔癡三毒更毒。”
人生在世
,保持謙虛謹(jǐn)慎始終是一條訓(xùn)言,一旦驕傲自大,逾越雷池半步,那么災(zāi)禍必然隨之而來。而歷史上,這樣的人物也是數(shù)不勝數(shù)
,他們往往聰明一世,蠢在一時。譬如三國時期
,居功自傲的許攸。官渡之戰(zhàn)后,許攸跟隨曹操平定冀州
,立有功勞,許攸便開始自傲起來,屢次輕慢曹操曹操表面上雖嘻笑,但心里頗有芥蒂
。一次
,許攸出鄴城東門,對左右兩邊的人說:“這家人沒有我,進(jìn)不得此門。”后來
,有人向曹操告發(fā),于是許攸被收押,最終被殺。弘一法師曾說:“人生最不幸處
,是偶一失言,而禍不及;偶一失謀,而事幸成;偶一恣行,而獲小利。后乃視為故常,而恬不為意。則莫大之患,由此生矣。”福薄的人,身上往往具有驕傲自大的特征。
因?yàn)轵湴磷源蟮娜俗?/p>
出失德之舉卻僥幸獲利,便以此為常
,漸漸自以為是,目中無人,最終會受到懲罰。為人處世,才高是件大好事
,但如果自詡自夸,就會自損其才,自傷其能;位高是件大好事,但如果自驕自傲,就會自貶其尊所以,無論何時何地 2 尖酸刻薄之人 曾國藩說過:“薄福者必刻薄 從前有個位老秀才,天性尖酸刻薄,凡是好人好事 有一次 賽商鞅知道后 還有一次,一個乞丐的母親不幸病死于路邊 賽商鞅看到后 賽商鞅總是這樣尖酸刻薄,所以人們都討厭他 因此 《了凡四訓(xùn)》中說:“地之穢者多生物,水之清者常無魚 意思是污穢不潔的地方 人生在世,要學(xué)著接受生活里面的不完美 待人無情,事事苛求完善 世上之事,沒有十全十美 不要把自己想的太完美,也不要太把自己當(dāng)回事 所以 對人對事 3 言而無信之人 古語有云:“言之所以為言者 春秋時,齊襄公派大將連稱 連稱問齊襄公:“我們何時能返回?”當(dāng)時正值西瓜成熟的季節(jié) 齊襄公邊吃西瓜邊說:“明年西瓜成熟時 然而一年后 齊襄公收到瓜后十分振怒,平靜后 二人見齊襄公言而無信 “言而無信非君子 誠信是一個人立足于社會的根本 齊襄公因言而無信 人一旦失去誠信 如果你一而再,再而三的失信于別人 因此 ▽ 老子也曾說:“福兮禍所伏,禍兮福所倚 事物是有兩面性的,福與禍?zhǔn)腔ハ嘁来?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一個人只有提高自身的修養(yǎng),不拘小節(jié),以誠為本,懂得感恩,多行善積德,才會成為有福之人。福氣不是用之不盡的,而是需要后天一點(diǎn)一滴積累的。 因此 轉(zhuǎn)一轉(zhuǎn) 贊一贊 看一看 文章來源于網(wǎng)絡(luò)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guoxue/13607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1955年被授予開國上將軍銜.png" alt="原創(chuàng)他沒參加過紅軍
,第1個僅有17人,第3個起名字難叫出口.png" alt="我國最尷尬的3個姓
,明王朝就垮了 因?yàn)槲褐屹t不把手伸向此種人" onerror="nofind(thi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