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三國歷史,諸葛亮必然是位繞不開的人物,深入民心的《三國演義》中,諸葛亮幾乎貫穿三國歷史,是文臣武將中戲份最多的一位,《三國志》將其單獨列傳。在民間,諸葛亮更是被神化,能掐會算,呼風(fēng)喚雨,被奉為“智慧和忠臣”的化身,也備受歷朝歷代帝王所推崇。
劉備三顧茅廬,計定隆中對之后,二十七歲的諸葛亮出山,隨后迎來赤壁之戰(zhàn),與東吳聯(lián)手火燒赤壁之后,三國之雛形初成。趁曹操兵退江北之機,奪得荊州四郡,以此為基地,然后兵發(fā)西川,得益州后,劉備霸業(yè)之勢形成。諸葛亮憑借個人才能,將奔波二十余年的劉備扶上了帝位,不得不令人贊嘆。
但是,人無完人,諸葛亮也不例外。有人說,諸葛亮出山之時,恰逢曹操心腹郭嘉病逝,否則絕不敢出仕,因此就有了“奉孝不死,孔明不出”。還有人說,自從司馬懿出來后,諸葛亮就從未在他手中討到好處,甚至導(dǎo)致了諸葛亮數(shù)次北伐失敗。
郭嘉去世的早,沒法給諸葛亮評價,但是司馬懿卻比諸葛亮多活了近二十年,他曾給諸葛亮兩句話的評價,第一句話是“真乃天下奇才也!亮慮多決少?!币鉃椋褐T葛亮是天下奇才,但是顧慮多,決斷少。后面一句話的評價,讓人想到了袁紹的“多端寡要,好謀無斷”。
第二句話是“亮志大而不見機,多謀而少決,好兵而無權(quán),雖提卒十萬,已墮吾畫中,破之必矣?!币鉃椋褐T葛亮這個人,志向很大卻不識機微,搜索謀劃很多卻很少決斷,喜歡用兵卻不知權(quán)變,別看他們?nèi)硕鄤荼妬韯輿皼埃麥缢麉s是指日可待也。
司馬懿的第二句評價在諸葛亮去世之前,有刻意貶低諸葛亮的意味,猜測為穩(wěn)定軍心之用。第一句評價是在諸葛亮去世之后,司馬懿有夸贊“真乃天下奇才也!”至于諸葛亮的多慮是否恰當,每個人理解都有不同,如果司馬懿做蜀國丞相,是否也會多慮?
文章來源于網(wǎng)絡(luò),所有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園只作為存儲空間,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我們進行刪除。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guoxue/13615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