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一翁 圖 / 來源網絡
來源:南師國學堂(NHJGXZH)
宋朝著名大文豪歐陽修的識人術,鮮為人知,堪稱一絕。
唐宋八大家,宋朝占六個,歐陽修為之一,另外其中五個要么是他門下學生,要么由他引薦提攜。
修之高明,今亦能用,若能從中習得二三,看人一看一個準!
01
只見其愛好
可知其品位
老子的“天下大事必作于細,天下難事必作于易”,被當代人用以佐證“一個細節(jié)能透露一個人的品質”。
細節(jié)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再偉大的事情、再平凡的生活,都是由無數個細節(jié)組成的,往往能夠決定一個人的走向。
其實,歐陽修有一句更直接的觀點: “視其所好,可以知其人焉”。
意思為看一個人的愛好,就能知道他是什么樣的人,即一個人的愛好最能反映一個人的品位。
興趣愛好,是自由選擇的結果,是精神世界的反饋,是內心宇宙的呈現。
愛好讀書,能把無聊的時刻變成喜悅的時刻,怡情養(yǎng)性,品位固然高雅。
醉心旅游,看中國之水,品風景之美,發(fā)現人生遼闊,不會被小事囚困。
沉溺賭博,常較輸贏使人猙獰,陷于生活里的蠅營狗茍,往往低俗平庸。
周國平也說: “排遣的方式,最能看出一個人的性情?!?/strong>
02
若不重思修德行
縱有才華也枉然
歐陽修成就一生,閱人無數,自然離膚淺甚遠。雖然自己是一個舉國聞名的大才子,但不會將學識文化作為評判一個人的唯一標準。
他曾強調“不修其身,雖君子而為小人。”
指如果不注意自身思想道德的培養(yǎng),就算是才高八斗的君子,也會變成品格低下的人。
一些人動不動就提“腹有詩書氣自華”,單純認為,“氣自華”的“氣”就是外在的氣質與光彩。
然而,應該還包括內在的精神、思想、品性、心性。飽讀詩書,學有所成,躬行實踐,氣質才能橫溢,光彩才能照人。
身居高位的教授威逼女學生、高高在上的領導利誘下屬、位高權重的官員坑蒙百姓……生活中實在不乏這類新聞。
他們的才,淺薄嗎?顯然不是。
然而,他們的德,配位嗎?
人而無德,行之不遠。德不配位,必有災殃。
能夠載物的是厚德,而非才華。
03
君子之交立于同道
小人之榮建于同利
君子與小人的區(qū)別,老生常談,歐陽修有一句經典的“君子與君子以同道為朋,小人與小人以同利為朋?!?/p>
他認為君子之間的友誼是建立在相同的道德信念基礎之上,小人之間的交情則是以相同的利害關系為基礎。
孔老夫子也曾認為君子與小人的本質區(qū)別就是“君子上達,小人下達”,即君子向上通達仁義,小人向下通達財利。
賢人的智慧,總是不謀而合。
馳騁疆場40年的傳奇唐代名將薛仁貴,在參軍之前,與妻子住在一個破窯洞中,生活貧困,全靠好友王茂生夫婦經常接濟。
后來,薛仁貴跟隨唐李世民御駕東征,被封“平遼王”。一登龍門,身價百倍,前來王府送禮祝賀的文武大臣絡繹不絕,可全部被薛仁貴婉言謝絕。
他唯一收下的,是普通老百姓王茂生送來的“美酒兩壇”,負責啟封的執(zhí)事官嚇得面如土色,因為壇中裝的不是美酒而是清水!
薛仁貴不但沒有生氣,且當著下屬的面,飲下三大碗王茂生送來的清水。
世界上用得最普遍的名詞是朋友,但是最難得到的也是朋友。
朋友二字很簡單,但是世事如今,“成功時,不被嫉妒;低谷時,不遭嫌棄”的友情已然難得。
人之相識,貴在相知,人之相知,貴在知心。
作者:一翁,情鐘文學,捕捉生活,一寸方心弘揚傳統(tǒng)文化,一隅筆墨傳遞時代力量。
戳原文,更有料!
文章來源于網絡,所有權歸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園只作為存儲空間,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進行刪除。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guoxue/13626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兩“鼓王”津門“打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