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s6iya"><pre id="s6iya"></pre></ul>
    • <kbd id="s6iya"><pre id="s6iya"></pre></kbd>
    • 登錄
      首頁 >> 諸子百家 >> 國學(xué)文化

      三國之曹操的用人方針:唯才是舉

      讀史 2023-09-22 15:58:14

      本篇系精讀中國史連載144,《三國史話》連載14

      ,歡迎收看

      曹操在政治上能夠牢牢掌握朝政

      ,取得“挾天子令諸侯”的有利地位
      ;在經(jīng)濟(jì)上能夠恢復(fù)和發(fā)展生產(chǎn),使社會趨于穩(wěn)定
      ,國力得以增強(qiáng)
      ;在軍事上能夠戰(zhàn)勝強(qiáng)敵,統(tǒng)一北方
      ,使自己立于不敗之地

      這些成就的取得,是和他有效實(shí)行“唯才是舉"的用人方針

      ,使大量有才能的文官武將為他效力分不開的

      曹操大概在平定烏桓之后不久,寫了一首《短歌行》, 其中有這樣的詩句:

      對酒當(dāng)歌

      ,人生幾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當(dāng)以慷

      ,憂思難忘。

      何以解憂

      ,惟有杜康

      ……

      月明星稀,烏鵲南飛

      繞樹三匝

      ,何枝可依?

      山不厭高

      ,海不厭深

      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曹操這首詩是在宴會上的即興之作

      。詩的開頭流露出人生無常的感傷情緒,感嘆時光過得太快
      。詩的結(jié)尾表達(dá)希望接納賢才越多越好
      ,并表示自己要像周公那樣,以一飯三吐哺那樣
      ,虛心對待賢才
      ,使天下人心歸附。

      曹操從210年到217年

      ,他先后下了三次“求賢令”
      ,選拔和任用了一些有才能的人。

      赤壁戰(zhàn)后的第三年(210年)的春天,他下達(dá)了第一道“唯才是舉"的《求賢令》

      。令中說:

      “現(xiàn)在天下尚未平定

      ,正是迫切需要尋求賢才的時候。如果一定要從廉潔高尚的人中間選用
      ,那么齊桓公又怎么能稱霸于世呢
      ?現(xiàn)在天下難道沒有姜子牙那樣身穿粗布衣服、胸懷謀略
      ,而在渭水之濱垂釣的人嗎
      ?又難道沒有像陳平那樣‘盜嫂受金’,卻很有才能而未被我們了解的人嗎
      ?你們應(yīng)該幫助我發(fā)現(xiàn)和選拔被埋沒的人才
      。只要有才能就可以推舉,唯才是舉
      ,使我能夠使用他們
      。”

      曹操用舉事例的辦法

      ,要求僚屬們幫助他發(fā)現(xiàn)尋找那些出身低微或德行不夠廉潔
      、而有才能的人,加以任用
      ,明確提出“唯才是舉"的用人方針

      214年,曹操又下了一道求賢令一一《敕有司取士勿廢偏短令》

      。令中說:

      “有良好品德的人

      ,未必能有所作為,有作為的人也未必能有好品德
      。不能說陳平品德好
      ,也不能說蘇秦守信用。但陳平能協(xié)助漢高祖奪取天下
      ,蘇秦能救助弱小的燕國
      。由此說來,有才能的人雖然有短處
      ,但怎么能夠廢置不用呢
      ?主管選拔官吏的人想通了這個道理,有才能的人就不會被埋沒和遺 漏
      ,政事也就不會荒廢了
      。”

      在這里

      ,曹操又一次說明人才在品德上有偏短
      ,也不能廢棄不用的道理
      。他決心繼續(xù)選拔有真才實(shí)學(xué)的人,來壯大本集團(tuán)的力量
      ,擴(kuò)大統(tǒng)治基礎(chǔ)。

      217年

      ,曹操又下了第三道求賢令——《舉賢勿拘品行令》

      令中說:“現(xiàn)在天下難道沒有品德極高的人還埋沒在民間?對那些勇敢果決

      ,不顧生命
      ,遇到敵人奮力死戰(zhàn)的人;或者擔(dān)任下級官吏
      ,確有超人才能和優(yōu)異素質(zhì)的人
      ;或者勝任將軍、郡守
      ,卻背上不好名聲
      ,行為被人恥笑的人;或者不仁不孝而有治國用兵之術(shù)的人
      ,你們都要將自己所知道的推薦上來
      ,不要遺漏?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p>

      在這里

      ,曹操公開提出了要選用“不仁不孝而有治國用兵之術(shù)”的人做官,這是對東漢末年以道德
      、家世出身作為選拔官吏標(biāo)準(zhǔn)的又一次沖擊

      應(yīng)該指出,曹操的“唯才是舉”并不是不要德行

      ,如果德才兼?zhèn)淠钱?dāng)然更好
      ,只是在現(xiàn)實(shí)中德才兼?zhèn)涞娜瞬欢啵荒苡捎谶^分看重德行而把有才能的人棄而不用
      。在第三道求賢令中
      ,就把 “至德”之人放在了首位。只是對有才能的人不能求全要求而已

      曹操的不看重德行

      ,主要是在亂世。

      曹操首先選中的掾?qū)偈谴掮?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崔琰是個德才兼?zhèn)涞娜?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他不僅清廉正直,而且善于知人
      。曹操看中了他的德才
      ,安排他擔(dān)任東曹掾。

      曹操發(fā)布教令說:“你有伯夷那樣的節(jié)操,史魚那樣的剛直

      。貪心的人敬 慕你的大名
      ,而會變得清廉,壯士尊崇你的節(jié)義
      ,則會更加奮勉
      。像你這樣,真可以做時代的表率了
      。所以派你擔(dān)任東曹掾
      ,你去履行職務(wù)吧!”

      曹操認(rèn)為崔琰的清廉

      、耿直可以與伯夷
      、史魚相比,這是對他的鼓勵和期望

      曹操做了魏王后

      ,提拔崔琰為尚書,全面負(fù)責(zé)中央的選用人才工作

      崔琰在管選舉的十多年間

      ,品評人物,選賢任能
      ,使“文武群才
      ,多所明拔",成績很是突出

      很有智能的司馬懿

      ,就是由崔琰推薦被曹操選用的。

      毛玠是曹操重用的另一個管選舉的官員

      。毛玠也是一個德才兼?zhèn)涞墓賳T
      ,“奉天子以命不臣,修耕植以蓄軍資”的建議
      ,就是他提出來的
      。他清廉公正,曹操也把他安排在東曹掾的職位上

      曹操為魏王之后

      ,以毛玠為尚書仆射,仍然掌管選舉工作

      毛玠特別強(qiáng)調(diào)為官清廉

      ,提倡節(jié)儉。他身居高位
      ,卻常常穿布衣
      ,吃蔬菜
      。官吏政績平平而私財(cái)富者,他一律不予提拔
      ,甚至免去他們的官職
      。于是天下的士人和官吏都以廉潔節(jié)儉自相激勵。曹操見此情形
      ,感慨地說:“用人能夠做到這種地步
      ,使天下的人都自己管理好自己,我還有什么事可做的呢
      ?”

      毛玠同崔琰一樣,選用了不少具有真才實(shí)學(xué)而又清廉正直的人

      除崔琰

      、毛玠外,曹操還任徐奕
      、何夔
      、丁儀、桓階等擔(dān)任過選用官員的工作
      ,他們在輔助曹操在選官
      、用官、管官上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總之

      ,曹操“唯才是舉”方針的貫徹實(shí)行,成效是顯著的

      有的史家稱贊說:"(曹操)拔于禁

      、樂進(jìn)于行陣之間,取張遼
      、 徐晃于亡虜之內(nèi)
      ,皆佐命立功,列為名將
      ;其余拔出細(xì)微
      ,登為牧守者,不可勝數(shù)
      ,是以創(chuàng)造大業(yè)
      ,文武并施?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p>

      詩人王粲對曹操的用人

      ,曾評論說:"袁紹起兵河北,依仗人多勢眾
      ,立志要兼并天下
      ,雖然喜愛人才
      ,但不善于用人,所以奇士都離開了他
      。劉表在荊州不動聲色
      ,坐觀時勢變化,自以為可以效法周文王
      。到荊州躲避戰(zhàn)亂的士人
      ,都是國內(nèi)的俊杰,劉表卻不知道怎樣任用他們
      ,所以陷于危困而無得力之人輔佐
      。明公平定冀州后,立即整頓武備
      ,收攬豪杰井加以重用
      ,所以能夠橫行天下。平定荊州后
      ,又引用賢俊之士
      ,把他們安排在顯要位置上,以使海內(nèi)人士歸心
      ,期望天下大治
      。文武都為您所用,英雄都全力奉獻(xiàn)
      ,這是夏商周三代開國君王才有的舉措?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 ?/p>

      王粲的這段稱贊曹操的話

      ,是符合實(shí)際的

      曹操的用人方針和用人實(shí)踐,表現(xiàn)了他的高超的馭人之術(shù)和用人的非凡氣度

      。他不僅善于聚才
      ,而且善于用才,能夠因人而異
      , 量才任使
      ,做到智者采其智,武將任其勇
      ,文職盡其能
      。在漢末三國時期是沒有人趕得上他的。

      文章來源于網(wǎng)絡(luò)

      ,所有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
      ,大道家園只作為存儲空間,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我們進(jìn)行刪除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guoxue/13627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

      ,注重分享
      ,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shí)真實(shí)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
      ,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
      ,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
      ,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
      ,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
      ,情況屬實(shí)
      ,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劉備差點(diǎn)死于其中一人之手" rel="prev"> 《三國演義》突然消失的四大謀士

      ,劉備···

      下一篇: 、慈禧畫像有多難" rel="prev"> 人丑不能怪畫師,給朱元璋

      相關(guān)文章
      李自成進(jìn)北京時
      ,追隨崇禎殉國的錦衣衛(wèi)、文武百官的數(shù)量多不多
      公元1644年
      ,明朝崇禎十七年三月十九日
      ,李自成率領(lǐng)新生的大順軍進(jìn)入北京城,崇禎皇帝朱由檢不愿投降受辱
      ,在順軍攻入紫禁城之前
      ,前往煤山自縊殉國,唯一陪著他殉國的
      ,只有貼身太監(jiān)王承恩一人 ,追隨崇禎殉國的錦衣衛(wèi)、文武百官的數(shù)量多不多.png" alt="李自成進(jìn)北京時
      ,追隨崇禎殉國的錦衣衛(wèi)
      、文武百官的數(shù)量多不多" onerror="nofind(this)" >
      原創(chuàng)他沒參加過紅軍,也沒加入八路軍
      ,1955年被授予開國上將軍銜
      導(dǎo)讀:1955年
      ,解放軍第一次實(shí)行軍銜制,當(dāng)時一共有55人被授予上將軍銜
      ,是除10大元帥
      ,10大將之外
      ,軍銜最高的將領(lǐng)。在這55位開國上將中
      ,有一人的資歷最為特殊
      ,他不僅沒有參加過紅軍,也沒有參加過八路軍 ,1955年被授予開國上將軍銜.png" alt="原創(chuàng)他沒參加過紅軍
      ,也沒加入八路軍,1955年被授予開國上將軍銜" onerror="nofind(this)" >
      助戈恩潛逃的美國男子在日本受審
      ,當(dāng)庭表示后悔
      6月29日
      ,據(jù)路透社報(bào)道,美國男子邁克爾·泰勒在東京一法庭上表示后悔幫助日產(chǎn)集團(tuán)前董事長戈恩逃離日本
      游覽青年點(diǎn):知青下鄉(xiāng),歷史留下了誰的記憶
      去遼西助農(nóng)賣大棗
      ,住在鄉(xiāng)下的村子里
      ,清晨出來閑逛,沿著一條小河往下走
      ,景色不錯
      ,第1個僅有17人,第3個起名字難叫出口.png" alt="我國最尷尬的3個姓
      ,第1個僅有17人
      ,第3個起名字難叫出口" onerror="nofind(thi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