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明朝的歷史,就不得不說說老朱家的那些事兒了。明太祖朱元璋有四個兒子,他們分別是太子朱標、秦王朱樉、晉王朱棢、燕王朱棣。
細心之人就會發(fā)現(xiàn),這四位的名字中都是帶"木"的,這可是大有講究的,具體后面再說。
再來看看朱元璋給孫子輩的取名吧。朱高熾是朱棣的兒子,朱允炆是太子朱標的兒子,并且被立為皇長孫,看這二人的名字就會發(fā)現(xiàn)他們的排行不一樣,一個是"高",一個是"允",那這到底是為什么呢?其中有什么奧妙嗎?
其實啊,這中間的排行都是由朱元璋一早定下來的,他為自己兒子們的后輩都編寫了一段二十字的順序表。比如太子朱標的下一代就是"允"字輩,兒子就叫朱允炆。
再來就是不得不說的燕王朱棣了,他與建文帝朱允炆叔侄二人互相爭奪皇位,最后坐上了明王朝寶座。本該是朱允炆一脈的天下隨即被朱棣取代,朱棣這一脈便成了尊貴的皇權(quán)之象征。
其他兩位親王就不一一贅述了,比較值得一說的是朱棣的兒子當(dāng)中,有個叫朱高熾的,按理來說,他與朱允炆是平輩,但是他們所屬的分支不同,所以即使是同輩,姓名的排行也是大不一樣的。
就拿朱棣一脈來說,朱棣下一代是朱高熾,然后是朱瞻基,后來是朱祁鎮(zhèn)。懂五行元素的人就能看出來這其中的奧妙。
雖然朱元璋在制定子孫后輩的姓氏排行沒什么強制性要求,但還是有一些硬性的規(guī)定的,是不能違背的。這個原則就是要他們遵循五行相生原則,即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
朱高熾的"熾"帶"火",屬于五行中的火,而火又生土,所以他的兒子名字里就帶土,朱瞻基的"基"就是帶了"土"字;后面就是朱瞻基的兒子了,土又生金,于是朱瞻基的兒子就叫朱祁鎮(zhèn)、朱祁鈺,"鎮(zhèn)"和"鈺"都是帶"金"字的;而金又生水,所以朱祁鎮(zhèn)的后代就叫朱見深、朱見潾,他們的名字中都帶"三點水"。
對于我這個不懂奇門玄學(xué)的人來說,我只覺得這樣的起名規(guī)則真是太奇妙了。
不得不說,朱元璋定下這樣的起名規(guī)則真是讓人覺得十分有章法,有一種奇妙的儀式感,可以想見朱元璋是對自己朱氏一族有著很強烈的傳承精神呢。
但是吧,話又說回來,畢竟文字有限,而人口是不斷增加的,如果按照這樣的起名方式,那朱氏子孫肯定不夠用,以至于后來朱氏子孫的名字筆畫是越來越多,越來越偏門,甚至逼得后來姓朱的自己造字來給后代取名字,真的是太難了。
后來隨著朱氏的子孫后代繁衍昌盛,他們的名字還一度出現(xiàn)在了元素周期表上,難道說這元素周期表是朱家子孫建立的嗎?其實不然,那是因為元素周期表最早是由國外傳入國內(nèi)的,既然到國內(nèi),就得有相應(yīng)的漢字來把元素翻譯啊,于是科學(xué)家們翻查字典才成就了今日的元素周期表的樣子。
其實這只是個偶然事件,朱氏一族起名遵從"金"字的子孫恐怕怎么也不會想到會跟元素周期表一樣,真是妙不可言!
內(nèi)容素材來源于網(wǎng)絡(luò),若有侵權(quán)聯(lián)系刪除
文章來源于網(wǎng)絡(luò),所有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園只作為存儲空間,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我們進行刪除。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guoxue/13628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歷史上有心計有手腕的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