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國強大吧?但是為什么還是讓南宋茍活了近150年?是鐵木真不想鐵蹄南征嗎?是托雷,是蒙哥沒有能力嗎?是忽必烈不夠英勇嗎?這些都不是,蒙古的這四個執(zhí)政人,都有能力去完成這一壯舉,但是最后都沒有完成,不是他們不想,而是他們面對的是中華文化精深的文人政治團隊。
蒙古騎兵
雖然最后是被忽必烈拿下南宋的,但有兩點原因是不言自明的,一是因為忽必烈已經(jīng)騰出了手去結(jié)束南宋王朝,二是南宋王朝的腐敗墮落,已經(jīng)無力去抵擋蒙古的鐵蹄。那么為什么他的祖輩沒有完成呢?
鐵木真是一代天驕,被尊稱為成吉思汗,在他的思想里,擴張才是硬道理,因此,在他不斷壯大之后,他滅了強大的金朝,雖然是和宋朝合作而完成的,但這并不代表蒙古不強大,他只是用最小的代價贏得了勝利!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
此時你可能會說,為什么蒙古不根據(jù)有利時機直接滅掉南宋呢?如果你這樣問就真的問到了點子上,堂堂華夏民族的漢族,有根深蒂固的文化底蘊,有誓死不歸的民族漢子,難道說就僅僅因為蒙古的鐵騎所向無敵就能踏破大宋江山嗎?
南宋雖然不是以武力治國,但是其武力也不弱,只是文人統(tǒng)治下的南宋朝,不喜歡打仗,每天只喜歡燈紅酒綠,紙醉金迷的生活。儒家的文人,總希望以道德感化,總希望以理服人!特別是在朝廷之上,總是有那么多貪生怕死之輩,慫恿著皇帝,左右著朝政,才使南宋朝無力北伐,只能偏安一隅。
既然南宋朝廷如此腐朽不堪,那么為什么蒙古的鐵騎還是無法踏破那一條破爛不堪的防線呢?這就要從中華民族文化和中國地理位置上說了!
南宋疆域
首先,中國的民族文化從來不會缺席朝代更替。 宋朝是一個以厚重的人文社會文化來統(tǒng)治國家的,簡言之就是以文立國,至于在武備方面,都要有文人氣息和文人情懷的!
所謂的文人氣息和文人情懷,就是要以文人的思想去考慮這場戰(zhàn)爭需不需要打,站在文人的角度去讀孫子兵法,套用一定的格式,讓軍隊的將領(lǐng)帶著這個套子去指揮軍隊,就不用我說,你認(rèn)為這樣的軍隊有勝利的希望嗎?
再說說文人情懷,這些文人接受的都是儒家思想文化,內(nèi)心里除了忠君愛國,恐怕沒有尚武這個概念,因為他們既定的思想就是仁愛之心,包容所有人!就是這種情懷,讓很多人都不會冒險去做什么出格的事,因此,終北宋與南宋,他們所做的就只有防守沒有進攻,在這種思想的引導(dǎo)下,防守確實是為南宋的軍隊提供了充足的實踐證明,是蒙古軍隊無法一舉拿下的原因的原因。
南宋場面圖
其次,南宋當(dāng)時的地理環(huán)境成為蒙古不可逾越的屏障。 蒙古多為北方人,對于騎馬打仗那是不在話下,但是在水上或者是山澗里,溪水里并不是一個能夠發(fā)揮他們能力的地方,正是虎落平陽被犬欺的節(jié)奏,南宋雖然沒有什么有效的進攻,但是防守上來說,絕對是一流的,因此有利的地形就成了阻擋蒙古騎兵南下的有力的防線。
南宋在中國南方的地理優(yōu)勢絕對是一個奇跡,就襄陽這一個地方,就能阻擋蒙古大軍幾十年不能逾越,更何況在水網(wǎng)密集的南方,舟船的天下,怎么會對只知道騎馬的人產(chǎn)生恐懼呢?產(chǎn)生恐懼的是整個南宋王朝對于不思進取,安逸享樂的有識之士,他們再也不會對這個不思進取的,只知道偏安一隅的王朝抱有任何信心了,只是用自己的辦法去挽救這個破敗不堪的天下。盡管結(jié)果是如此,但是好在大丈夫應(yīng)該有所為,有所不為的,這些有識之士都做到了。
正是因為有這些人的存在,才更加的讓蒙古鐵騎南下變得更加的艱難,正是這些人的存在,才讓南宋王朝又茍活了近150年。
文章來源于網(wǎng)絡(luò),所有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園只作為存儲空間,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我們進行刪除。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guoxue/13637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