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上中歐大體是阿爾卑斯山脈以北、波羅的海以南的區(qū)域,中歐八個國家依次是:德國、波蘭、捷克、斯洛伐克、奧地利、瑞士、匈牙利、列支敦士登。德國無論經(jīng)濟還是人口數(shù)量,都獨霸中歐。
德國GDP總量位居歐洲第一,世界第四,2019年德國全職雇員平均月收入為4846歐元。德國人口約8315萬,比其他七國之和還多。而且奧地利、瑞士、列支敦士登也是以德意志人為主體的國家。
德國
德國面積約35.76萬平方千米,歐盟第四,比云南省要小。德國人口約8315萬,歐盟第一。德國陸地鄰國按順時針方向有:波蘭、捷克、奧地利、瑞士、法國、盧森堡、比利時、荷蘭、丹麥。
多瑙河與萊茵河反向而行,多瑙河從中歐流往東歐和南歐,萊茵河從中歐流往西歐。德國作為兩河的上游,東可去往黑海沿岸,西可去往北海國家,地理優(yōu)勢突出。德國在兩河上游修筑了運河,打通兩大水系,大幅縮短大西洋北海和黑海之間的航程。
波蘭
波蘭面積約 32.26萬平方公里,人口約3839萬(2019年6月)。
如果時間回到二戰(zhàn)前,波蘭的鄰國就只有兩個,蘇聯(lián)和納粹德國。1939年9月1日,《德蘇互不侵犯條約》簽署一星期后,德國閃擊波蘭。9月17日,蘇聯(lián)也入侵波蘭,10月6日,德蘇兩國占領波蘭全部領土,波蘭徹底淪陷。
波蘭在斯拉夫語中意為“居住在平原上的人”,波蘭大部分領土位于東歐平原,平均海拔僅173米,這為德蘇閃擊波蘭提供了地利條件。
捷克 斯洛伐克
捷克面積7.89萬平方公里,斯洛伐克面積4.90萬平方公里。捷克人口約1068萬(2019年),斯洛伐克人口約545.7萬。
捷克人和斯洛伐克人的祖先都是都是西斯拉夫人,捷克人建立了波西米亞王國,斯洛伐克人建立了大摩拉維亞王國,好比我國春秋戰(zhàn)國時期四川盆地的巴國和蜀國。
1992年,隨著蘇聯(lián)的解體,捷克斯洛伐克解體成捷克和斯洛伐克兩個國家。
奧地利
奧地利帝國鼎盛時期,凌駕于普魯士之上,能左右德意志統(tǒng)一和意大利統(tǒng)一步伐。奧匈帝國領土面積約67.66萬平方公里,歐洲第二,僅次于俄國。
奧地利面積8.39萬平方公里,比重慶市稍大一些,人口890萬(2020年1月),相比重慶3000多萬人,這個國家并不擁擠,森林覆蓋率接近50%。
匈牙利
匈牙利面積約9.3萬平方公里,人口約976.4萬(2019年1月)
匈牙利的疆域輪廓很像一只大盆,多瑙河與蒂薩河從北往南貫穿,像是兩條在盆內(nèi)注水的大水管。
我國東漢時期,大將軍竇憲打敗北匈奴后,其殘部向西進入歐洲。這些匈奴人的后裔,一部分來到多瑙河中游。現(xiàn)在的匈牙利人,可能有一部分匈奴人的血統(tǒng)。我國唐朝時期,烏拉爾山脈西麓和伏爾加河灣一帶的游牧部落馬扎爾人,移居多瑙河中游平原,馬扎爾人是現(xiàn)在匈牙利人最大的一支祖先。
瑞士
瑞士位于阿爾卑斯山上,夾在法德意三個大國之間。瑞士面積4.13萬平方公里,分別約為法國本土55.17萬的1/13,德國35.74萬的1/9,意大利30.13萬的1/7。純以位置和領土大小而言,瑞士絕對是大國爭霸的墳場,無論哪個列強崛起,瑞士都是第一線戰(zhàn)場。
瑞士人口約855.6萬(2019年),其中講德語的約占62.8%,法語22.9%,意大利語8.2%,拉丁羅曼語0.5%。
列支敦士登
列支敦士登面積約160.5平方公里,人口約38244人(2019年12月),官方語言為德語。
二戰(zhàn)前后德國領土從54. 1萬平方公里縮水到35. 76萬平方公里,戰(zhàn)后喪失了東普魯士、西普魯士、波美拉尼亞、西里西亞等領土。二戰(zhàn)結束后,捷克斯洛伐克將數(shù)百萬德意志人驅逐出境,,蘇臺德地區(qū)的德意志人,就這樣永遠離開了家園。蘇聯(lián)、波蘭等國也做了同樣的事情,德意志人在歐洲的勢力范圍大幅縮水。
有了秩序,無論是造汽車還是踢足球,都能做到世界頂級
德國的經(jīng)濟、人口不但獨霸中歐,放在整個歐洲來看,德國GDP總量歐洲第一,人口只有俄羅斯比德國多,但俄羅斯的俄羅斯人占比不到八成,歐洲的德意志人與俄羅斯人總數(shù)是不相上下的。
德國獨霸中歐,德意志人如此強大,他們有什么特征呢?
德國人最大的特點可能就是強調(diào)秩序,一切必須按部就班。德國人喜歡提前規(guī)劃,無論是娛樂活動,還是戀愛約會,必須要事先安排。等到事情開始,德國人非常守時,不遲到對德國人來說與人格和生命同樣重要。在德國人看來,只要有了秩序,無論是造汽車還是踢足球,都能做到世界頂級水平。
文章來源于網(wǎng)絡,所有權歸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園只作為存儲空間,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進行刪除。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guoxue/13658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南京國民政府成立初期的戰(zhàn)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