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劇老生名家孫菊仙是天津人,在京津兩地享有盛譽。清光緒九年(1883),清宮升平署選定一批有名望的戲曲藝人進宮演戲,為他們發(fā)放俸祿,這就是通常所說的“內(nèi)廷供奉”,孫菊仙名列其中。當時,凡是被選為內(nèi)廷供奉者,大多要給太監(jiān)送厚禮,目的是免遭他們的算計。孫氏剛剛進宮演戲之時,沒有打點太監(jiān),險些吃虧。
一名太監(jiān)把伶工的花名冊呈給慈禧太后過目,慈禧尚不知孫菊仙為何許人,遂問,他擅長演什么戲?太監(jiān)沒有得到好處,覺得孫氏“不懂規(guī)矩”,竟說他擅長演丑角。慈禧聞言,傳孫氏演丑角經(jīng)典劇目《探親家》。孫氏得知慈禧點的是這出戲,不禁大窘,又不敢抗旨,遂硬著頭皮登臺。
在臺上,孫氏步法無章,急出一身冷汗。好在當日慈禧心情很好,并未怪罪。大太監(jiān)李蓮英在一旁對慈禧說,孫菊仙是票友下海,擅長老生戲。慈禧聞聽此言,知道是之前那名太監(jiān)故意暗中使壞,更不能怪罪孫菊仙了,于是讓孫氏再演一出老生戲《桑園寄子》。孫氏演此戲,如魚得水,嗓音嘹亮、清脆,堪稱一絕。
不久,孫氏又為慈禧演了幾出戲,都令慈禧非常滿意。一天,李蓮英傳慈禧口諭,召孫氏覲見。孫氏先是一愣,后竟落下淚來。李蓮英忙問這是為何?孫氏稱,當年其隨軍清剿捻軍立下大功,朝廷賞賜三品頂戴,卻未能得到太后召見,如今不過給太后唱了幾出戲,居然能夠得到召見。李蓮英笑著說:“軍營中三品頂戴之將官多如牛毛,可梨園之中鋼喉鐵嗓者,孫老板獨一無二!”
惡少楊衙內(nèi),想藉其父楊太尉的勢力,企圖霸占年輕貌美的寡婦譚記兒為妾。譚記兒不允,避至“清安觀”內(nèi),為父親抄寫經(jīng)卷。
一日,觀主白道姑侄兒白士中新任檀州太守,于途中經(jīng)“清安觀”與譚記兒相識,兩人一見鐘情,結(jié)為夫婦,同往檀州任所。事被楊衙內(nèi)得知,與其父楊太尉狼狽為奸,取得圣旨和上方寶劍,假造罪名,陷害白士中。白士中得恩師李丞相密報后,憤慨萬分。
譚記兒聞知,亦怒滿胸懷。適逢中秋佳節(jié),得悉楊衙內(nèi)是晚將停泊于“望江亭”,譚不甘坐以待斃,即與白士中商議對策。當晚譚巧扮漁婦,來到楊駐扎之“望江亭”。正當楊衙內(nèi)貪戀酒色,得意忘形之際,譚智取楊用以陷害白士中的圣旨和上方寶劍。
次日,楊衙內(nèi)以欽差身份,來至太守府拿問白士中。楊因圣旨和上方寶劍為譚取去,一時狼狽不堪,無言相答,當場被白士中以假冒欽差、調(diào)戲民女的罪名,責打40大板,收監(jiān)問罪。至此,恩愛夫婦白士中、譚記兒終于化險為夷,渡過了難關。
擴展資料 《望江亭》京劇角色的分行十分細致,早先分為十行,后來才歸并為生旦凈丑四行。各類角色根據(jù)劇中人物的身份、氣質(zhì)與性格的不同,都有固定的臉譜、扮相和服飾,各行角色的舞臺動作也都有規(guī)范。
京劇形成的初期,老生最受重視,出現(xiàn)了“老生三杰”程長庚、余三勝、張二奎和“老生新三杰”譚鑫培、汪秋芬、孫菊仙。
上世紀20年代出現(xiàn)“四大名旦”梅蘭芳、程硯秋、荀慧生、尚小云后,旦角的地位變得重要了。這是京劇發(fā)展的一個重要的變化。
1928年,北京的《戲劇月刊》,發(fā)起以“四大名旦”為題的征文,獲得觀眾熱烈響應。1930年征文揭曉,集中于梅、程、荀、尚四人,稱梅蘭芳如春蘭有王者之香,程硯秋如菊花霜天挺秀,荀慧生如牡丹占盡春色,尚小云如芙蓉映日鮮紅。自此,“四大名旦”的名聲流傳全國。
--望江亭
在我的認識里,評價一個君主到底是暴君還是明君,要看他做的什么事來判斷,亦或者是功大于過亦或者是過大于功來看待。
嬴政生活的年代是戰(zhàn)國的末期,當時戰(zhàn)國七雄之間彼此攻伐無度,最受苦的就是列國之中的百姓。周朝建立八百年的時間里,諸侯國之間頻繁的攻打,由起初的幾百個諸侯國,發(fā)展到最后變成七個諸侯國之間彼此攻打。
天下的百姓為此遭受了幾百年的苦難,迫切的需要統(tǒng)一與安定,在這個歷史的關鍵點上,嬴政站了出來,結(jié)束了戰(zhàn)亂的局面,建立了天下一統(tǒng)的大秦帝國。
這一項功績可以說是前無古人后無來者,單純就這項功績來看,足以震古爍今。在后期國家的治理方面,嬴政統(tǒng)一了文字,統(tǒng)一了車輪,統(tǒng)一了度量衡,確立了郡縣制。這些成就哪怕是現(xiàn)在我們?nèi)栽谑芤?。華夏民族是一個多民族的家庭,雖然方言不同,但文字卻相同,這在一定程度上方便了文化的溝通與傳承,在這一方面來看,嬴政是有萬世之功勛的。
除此之外,他派蒙恬率軍隊驅(qū)逐北部匈奴,匈奴因此不敢南下牧馬,然后修建萬里長城,給中原地區(qū)相當于修建了一個依托,極大程度地保護了國家的安寧。雖然后世在詬病嬴政用民無度,但現(xiàn)實是他需要做的事情太多了,而上天留給他的時間又太少了。
南征百越,即便是中原有難,百越大軍不得回防,這才讓劉邦項羽等人有了絲絲的機會,一群驪山囚徒就能把他們打成那樣,如果大秦銳士出擊,項羽等人的雜牌軍早就沒有了一絲絲機會。
從這個層面上來看,秦始皇的功勞絕對大過他的過錯,在我看來,修皇陵確實奢侈了一些,但正因為如此,還給我們留下了足以震懾世人的秦兵馬俑。
總之我認為,秦始皇算是個明君。
文章來源于網(wǎng)絡,所有權歸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園只作為存儲空間,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進行刪除。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guoxue/13658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