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曰:“《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詩經(jīng)》,是中國最古老的文學作品,亦被奉為儒家經(jīng)典。讀詩,可以激發(fā)興致,洞悉世事,結(jié)交朋友,抒發(fā)情感。它蘊藏著豐厚的生活哲理,彰顯著做人做事的規(guī)矩。01常知足豈其食魚,必河之鯉?豈其取妻,必宋之子?——《詩經(jīng)·陳風·衡門》釋義:難道吃魚,就一定要吃黃河中的鯉魚嗎?難道娶妻,就一定要娶宋國的子姓女子(殷商后人)嗎?感悟:人生的痛苦,有一大半來自于貪圖過多。有了房子,想換更大的;有了車子,想換更豪華的。欲望,雖是人的本性,但萬事都貪多求全,只會令人痛苦不堪。人這輩子,富貴也好,貧窮也罷,終究是天地間的過客,人世間的行者。廣廈萬千,夜臥三尺;家財萬貫,一日三餐。貪婪,心不安;知足,能常樂。02不懈怠靡不有初,鮮克有終?!对娊?jīng)·大雅·蕩》釋義:做人做事,大多數(shù)人都會善始,但很少有人能善終。感悟:在開始做一件事時,我們往往會熱情高漲,摩拳擦掌。一旦事情進展的不順利,或者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熱情就會逐漸冷卻,事情也會不了了之。荀子說:“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边@世間沒有一蹴而就的成功,只有日積月累的努力,才能換來青云直上的結(jié)果。懈怠,永遠是成功路上的絆腳石;堅持,才是實現(xiàn)理想的登云梯。03不強求何草不黃?何日不行?——《詩經(jīng)·小雅·何草不黃》釋義:沒有一種草不會枯萎,也沒有哪一日的時間不流逝。感悟:這世間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變化,意味著不必執(zhí)著,因為萬物自有規(guī)律,強求無用;變化,也預示著不必焦慮,因為天道有輪回,失去的,還能復得。所以,工作也好,生活也罷,盡力了就不必執(zhí)著,努力過就不去后悔。有些事不圓滿,也許是機緣未到;有些人要離開,興許是緣分已盡。人活世間,學會看開看淡,順其自然,一切都會是最好的安排。04守初心仲可懷也,人之多言亦可畏也。——《詩經(jīng)·鄭風·將仲子》釋義:仲子雖好,令人傾慕,但他人的流言蜚語,也是很可怕的。感悟:人們常說,要多聽少言。但并非所有的要求,都要照做;所有的建議,都值得采納。有時候,明明是認定的事情,卻因為他人的一句質(zhì)疑,而改變了初衷。明明是心心念念的愛人,卻因為旁人的一句評價,而改變了想法。人生是自己的,旁人的想法終究片面,有可能還夾雜著偏見。做人做事,學會屏蔽周圍的雜音,堅守初心,才能一往無前。05愛自己且以喜樂,且以永日。宛其死矣,他人入室。——《詩經(jīng)·唐風·山有樞》釋義:人生無法重來,要懂得愛惜自己,照顧自己。一旦逝去,便會一無所有。感悟:人生不過三萬多天,是好是壞,都是風景;是喜是憂,都是經(jīng)歷?;钪拿恳惶?,都要善待自己,好好吃飯,認真賺錢,早早入眠。倘若有解不開的結(jié),就交給時間;有過不去的坎,也要學會翻篇。生命只有一次,在不確定的事上糾纏,在不值得的人那里揪心,只會讓自己錯過更多的風景。好好愛自己,因為來世間走一遭不容易;好好照顧自己,因為真正能拯救你的只有自己。06不爭辯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詩經(jīng)·王風·黍離》釋義:了解我的人,知道我在擔心什么;不了解我的人,問我在苦苦追尋什么。感悟:這世間,不如意事常八九,能與人言無二三。無論你怎么做,總有人不理解你,甚至是指責你,嘲諷你,冤枉你。即便是最親的人,也會因閱歷和處境的不同,與你產(chǎn)生分歧。與其苦苦爭辯,不如沉默寡言。有道是:三觀不同,爭辯無用;位置不同,無需爭辯。請記得,這世上只有三件事:老天的事,別人的事,自己的事。專注做好自己的事,不爭不辯,不虧不欠,至于結(jié)果,交給老天。07莫多慮百爾所思,不如我所之?!对娊?jīng)·鄘風·載馳》釋義:反復思量上千遍,不如踏踏實實地做一遍。感悟:大多數(shù)庸庸碌碌的人,并不是沒有志向,而是思慮太多,猶豫不決,事情還沒開始,就結(jié)束了。然而,飯菜可不可口,只有嘗過了才知道;鞋子合不合腳,只有試過了才明了。想得越多,問題越多。耽誤的是時間,消耗的是生命。實際上,沒有什么事情是盡在掌握的,兵來將擋,水來土掩,才是最明智的做法。請記得:想,都是問題;做,才有答案。08能自知有鳥高飛,亦傅于天——《詩經(jīng)·小雅·菀柳》釋義:鳥兒飛得再高,也要依附于藍天。感悟:做人最忌諱的,就是太把自己當回事。殊不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把自己抬得越高,就會摔得越慘?!逗鬂h書》中說:“高樹靡陰,獨木不林?!币粋€人的力量終究是有限的,要想成事,就必須站在人群中,彼此成就。人活于世,當有自知之明,如此才能不自欺,不自誤,腳下的路也才會越走越寬?!虮疚霓D(zhuǎn)載自“儒風大家”,圖源網(wǎng)絡(luò),圖文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刪除。
文章來源于網(wǎng)絡(luò),所有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園只作為存儲空間,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我們進行刪除。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guoxue/13717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前半生,蘇軾;后半生,蘇東坡
下一篇: 三合風水溯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