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明心君來源:一心問禪(ID: yxwc1927)
君子,不僅要自強,還要厚德。
如果有一天,我不再打擾你了,不是我變了,也不是情淡了,而是我害怕了。
害怕付出后,得到的是失望;害怕善良后,得到的是冷漠。
心寒和失望攢多了,我也就明白了。
只有一方苦苦付出的感情是走不久的,還不如放手各自安好。01
不是我厭倦了,而是我看清了
如果有一天,我不再打擾你了,不是因為我厭倦了,而是因為我看清了。
看清了,在你的生活里,我是一個可有可無的人。
我對你付出再多,你也視而不見。
看過這樣一個故事:
小艾和梅子是大學同學,后來倆人又住在了同一個小區(qū)。
有一次,小艾去接兒子放學,發(fā)現梅子的女兒沒人接送,就順路送梅子的女兒回了家。
后來知道,梅子和她丈夫經常加班,沒空接送。
小艾便主動說,以后由她去接送兩家孩子上下學。
有天,梅子攙扶她婆婆回家,小艾正想和她們打招呼,卻聽到這樣的對話。
梅子的婆婆說:“你可要好好感謝小艾,天天幫你接送孩子。”
梅子說:“您別瞎操心,你以為她真有這么好心呀!還不是因為她老公在我老公手下做事,故意巴結咱家呢!”
小艾聽了十分生氣,也認清了梅子,自己默默地回了家。那天后,小艾便不再管梅子家孩子的接送問題,梅子還抱怨小艾做事三分鐘熱度。
小艾只是搖搖頭,什么都不想說。
有句歌詞說:“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被偏愛的都有恃無恐。”
越是容易得到的東西,越不被珍惜。
人心也是如此。
有些人,你對他付出再多,他也不會在意。
反而會覺得你是自討苦吃,是在巴結他,是在打擾他。
再多的熱情,也經不起這樣的消耗。
人有尊嚴,真心也很貴,換不來的情,就算了吧!
02
不是我無情了,而是我心寒了
前幾天,看到一個讓人特別寒心的新聞:
一對夫妻帶著嬰兒乘坐網約車外出,中途嬰兒突發(fā)疾病,病情十分危急。
當時去往醫(yī)院的路上十分塞車,著急的家屬一直在催促司機開快點。
為了搶時間,司機來不及多想,連闖了三個紅燈,將孩子安全送到醫(yī)院。
結果自己卻要面臨被扣18分和600塊罰金的處罰。
交警了解情況后,表示只要司機能夠提交醫(yī)院的相關證明,就可以撤銷對他的處罰。
司機和嬰兒家屬溝通,請求他們幫自己作證。
可嬰兒家屬拒絕作證,還說闖紅燈是司機的錯,與自己無關。
后來,交警調取了監(jiān)控和車內錄音,發(fā)現司機確實做了好事,于是取消了對司機的懲罰。
并發(fā)文表示,不能讓好人做了好事還寒了心。很多網友也表示,司機好心救他們的孩子,他們卻連出面作證都不愿意,太讓人寒心了。
心寒了很難再捂熱,讓善良的人寒了心,就沒人愿做好人了。
如果有一天,我不再打擾你了,不是因為我無情,而是因為我心寒了。
你需要幫助時,我義無反顧;我需要幫助時,你卻猶猶豫豫。
如此,多么讓人寒心。
正如王小波所說:“善良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錯誤的善良,不會給他人帶來天堂,只會拖累你掉進地獄?!?br/>對于那些只會索取卻不懂感恩的人,你對他越好,你越吃虧,最后只會讓自己心寒。
在這世上,不是所有人,都值得你去體諒和付出。
你的善良,要給值得的人,才有意義。
03
不是我變了,而是我懂了
如果有一天,我不再打擾你了,不是因為我變了,而是我懂了。
在所有關系里,真心都是互給的,善良都是相互的。
如果我對你的好,是一種困擾,那我收回。
你的生活,我不再過問;你的心情,也與我無關。
即使有一天,你突然想起我,也不要再來找我。
因為心寒了,失望了,也回不去了。
生活,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過去的自己,對所有人都好,習慣了善良,不懂得拒絕。
就像《教父》中有一句臺詞:“沒有邊界的心軟,只會讓對方得寸進尺;毫無原則的仁慈,只會讓對方為所欲為。”
天涼未必秋,心寒方覺冷。
心寒的冷比任何時候的冷都要可怕。
如今,我不會了,因為我懂了。
我沒變,我還是那個會付出和善良待人的我。
只是我懂了,真心和善良要給值得的人,才會有意義。
像鮑叔牙扶持管仲,管仲幫助鮑叔牙一樣;
像梅蘭芳推薦齊白石,齊白石回贈梅蘭芳一樣;
你幫我,我都看在眼里,彼此間的情誼有來有回。
這樣,用真心換來的真心更暖心,用善良換來的好報更舒心。
所以,從今往后,我便不再對所有人付出了。
有句話說:“人字好寫,卻難做;人心好念,卻難懂。”
但現在我懂了,心是相互的,情是相互的。
誰對我真,我就對誰真;誰對我好,我便對誰好。
不辜負別人的真心,不踐踏別人的善良。
珍惜每一個對我好的人,不讓他們寒心,才是最重要的。
徐特立說:“想不付出任何代價而得到幸福,那是神話?!?/strong>
你若不在意我,就休想獲得我的真心和善良。
如果有一天,我不再打擾你了,說明我不再糾結了。
不再事事都去顧及別人,累壞自己了!
從今往后,想對誰好就對誰好,想幫誰就幫誰,不再讓別人左右自己。
往后余生,愿我們都能為自己隨心活一次!
作者:明心君,公眾號:一心問禪(ID:yxwc1927)。弘揚禪佛文化,用禪佛智慧解答讀者的人生困惑,百萬讀者訂閱的微信大號。
文章來源于網絡,所有權歸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園只作為存儲空間,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進行刪除。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guoxue/13745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歷史人物:屈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