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蓮花王 第六章 宿世因緣示密行
美麗的秘密
回向 過去 現(xiàn)在 未來
沒有間斷的 呼喚著本覺的佛性
宿世的十方三世
當下的十方三世
宛若空鏡
互擁著明光
隨著時間的飛逝,蓮花王太子來到這個世間,救度眾生的大事因緣也逐漸成熟了。因此,不斷有吉祥的勝瑞示現(xiàn)。而蓮花王太子也在這些如幻的境界當中,時常隱隱約約地見到佛陀影現(xiàn)在他的眼前。佛陀召喚攝受的因緣時節(jié)已經(jīng)到來。蓮花王太子更在四大力士的導引之下,參訪了佛陀本生因緣的殊勝勝地,來堅固無上的菩提心。
蓮花王太子參訪了瞢揭厘城東邊四五里處的大塔,這座大塔具有極多的靈瑞的妙相,是佛陀往昔為忍辱仙人之時,在此被歌利王節(jié)節(jié)割截肢體的地方。
蓮花王太子在如幻的現(xiàn)觀之中,仿佛見到佛陀在過去生為忍辱仙人之時的影像:
性情暴惡驕慢的歌利王,正帶領著許多的嬪妃和臣民上山出游,國王于途中因為疲倦而睡著了,于是皇后與其他嬪妃便進入山林中賞花,來到了忍辱仙人修習禪定的處所,并聽聞其說法。
當歌利王醒來后,發(fā)覺皇后與宮女們都不見了,就四處尋找,這時才看到皇后和宮女們正圍繞著忍辱仙人聽聞說法。國王忌恨之余,就下令割截忍辱仙人的耳朵,而仙人卻顏容如常面不改色。國王更加忿怒,于是又割截他的鼻子、手腳四肢等等,將他節(jié)節(jié)肢解,而忍辱仙人心仍然不為所動。
此時大地發(fā)出六種震動,歌利王驚畏地對忍辱仙人說:“聽說你在修持忍辱波羅蜜,現(xiàn)在你用什么方法來證明你所修持的是真正的忍辱呢?”
仙人回答說:“我是真實地在修持著忍辱波羅蜜,假若我所宣說的話是真實不虛的,那么我的血液和雙耳、鼻子、四肢等,將會回復原狀。”說完之后,仙人的身體立即回復成原狀。
歌利王見到之后,心中大為惶恐,立即向忍辱仙人懺悔,并皈依了佛教。
蓮花王太子在一念之中,如幻現(xiàn)觀了佛陀往昔不可思議的忍辱境界,心中充滿了感動,而淚流滿面,并且生起了法爾不二的決斷,愿如同佛陀一般成就一切廣大的勝行;并在剎那間豁然了悟與忍辱仙人無二無別的境界,也同時感受到節(jié)節(jié)肢解的苦痛,更如同忍辱仙人一般,具足大慈,安住不動。
蓮花王太子歷經(jīng)了如此不可思議的體悟之后,身心柔軟的向大塔再三頂禮,而虛空間,仿佛聽聞佛陀贊嘆道,“善哉!善哉!”的微妙幻音。蓮花王太子于是告別了忍辱仙人的圣地,繼續(xù)參訪佛陀本生的圣跡。
蓮花王太子繼續(xù)參訪佛陀的圣跡,有一日來到了瞢揭厘城南四百余里的地方,到達醯羅山,這是佛陀昔日為雪山童子,為了聽聞半偈的教法,而舍身性命的地方。
佛陀往昔入雪山修習菩薩行時,安住于雪山之上,系心坐禪,勤修難行的苦行妙法。當時,帝釋天王為探測他求法的決心,于是便化身成為一位形象可怖的吃人羅剎,從天上降落到雪山之上,并在這一位苦行者的不遠處站立著,此時他口中宣說著過去佛所說過的半句偈:“諸行無常,是生滅法?!?/p>
當這位苦行者聽聞到這半偈時,不禁心生法喜。此時他環(huán)顧四周,只看見一位形貌恐怖的羅剎。于是他走到羅剎的跟前,向他問道:“請問剛剛那一句偈頌,是不是您吟誦的?”羅剎回答說:“是的。”
“那么您是否能夠再告訴我下半句偈頌呢?”但是羅剎卻回答說:“我已經(jīng)多日未食,正受著饑餓之苦?!倍辉富卮稹?/p>
于是苦行者就說:“我愿意將我的肉身施舍給你食用,以換取那下半偈。”
但是羅剎仍有余慮地說:“不行!因為我告訴你偈頌之后,你就跑掉了;我太餓了,追不到你?!?/p>
求法心切的雪山童子說:“那沒有關系,我可以爬到樹上,而你張大嘴巴,當你誦偈的時候,我同時躍下,讓你吃食,你就不會吃虧了。”并立即爬上了樹。
因此,羅剎便告訴他下半句偈頌:“生滅滅已,寂滅為樂?!?/p>
而雪山童子在聽聞此半偈的同時,心愿已滿,也從高樹上縱身跳下,以喂食羅剎。但在他的身體未著地之前,羅剎已回復為帝釋天王的身形,并且將他接住,安置平地。這時帝釋天王釋提桓因,還有諸天人,都頂禮于菩薩的足下,并向雪山童子說道:“偉大的菩薩大士,您畢竟能成就無上的佛果啊!”
在似夢似醒的如幻境界當中,蓮花王太子宛若見到昔日佛陀舍身求法的身影,他心中的歡喜簡直無以復加,更堅定了無上菩提的信心。
蓮花王太子心中決定:“我也要像往昔的佛陀勝行一般,為了求法而舍身性命啊!”當他立下了這個誓愿之后,仿佛從虛空中不斷地回應著:“您畢竟能成就無上的佛果啊!”的聲音。
蓮花王太子繼續(xù)前往王城南方二百余里的大山旁的摩訶伐那伽藍(大林寺)參訪。從這座寺院下山三四十里處,另外有一座摩愉伽藍(光明寺),這里有一座大塔,高達一百余尺,塔側的下方有一塊大石,石上有佛陀示現(xiàn)神通所踏下的足跡。過去佛陀曾踏此石,在此處為天人大眾說法,講述他的本生故事。
蓮花王太子,他似乎看到佛陀身上放出百萬億的光明,照耀摩訶伐那伽藍,身旁有無數(shù)的大眾,安靜而景仰地聽聞佛陀的人天本生故事。此時,他仿佛眼見并耳聞佛陀指著這座大塔基石下的一顆石頭說:“這塊石頭的顏色略帶黃白色,而且常有油脂肥膩滲出。這是我往昔修習菩薩行時,為了聽聞正法,在此自剝身皮、折骨為筆,以血和墨書寫經(jīng)偈的地方。”
蓮花王太子聽聞了佛陀如幻似真的耳語,全身如電擊一般,舉身毛孔踴躍張開,歡喜徹身,淚如雨下。這時他方才了悟:“原來佛陀是經(jīng)由如此不可思議的苦行而成佛的,我未免太過懈怠了。”這個體悟,對他的修行有決定性的影響。
接著上山來到摩訶伐那伽藍,這里曾是佛陀往昔修持菩薩行時的處所。佛陀當時是一位國王,號為薩婆達王,后來國家為敵國所滅,于是為了避敵而舍棄家園,潛行于此。
這時他遇到貧窮的婆羅門前來向他乞討,薩婆達王心想:“我自己已經(jīng)國破家亡了,現(xiàn)在只是孑然一身到處藏竄,沒有任何東西可以布施。”但是薩婆達王悲愍他辛苦地從遠方而來,但卻毫無所得,于是便要求婆羅門將自己羈縛,送往敵王之處,來換取賞金財物,以之作為對此婆羅門的布施,所以被稱為一切施——薩婆達王。
連花王太子在此了悟了布施的極致。他心中思維:原來究竟的布施是沒有任何形式的限制的。只要是真實的發(fā)心,連生與死都可以布施,來成就別人啊!”
蓮花王太子再從摩愉伽藍西行六七十里,到達一座大塔。這座大塔為無憂王所建,也是如來往昔修持菩薩行的所在。這時天空忽然間飛來了一只鴿子,而其身后有一只大老鷹在后面追趕,眼見鴿子將喪命鷹爪。這時蓮花王太子十分的心急,但是在慧眼現(xiàn)觀之下,他才了知這不過是帝釋天王與工藝之神毗首羯摩天的幻化游戲罷了。
但是這樣的因緣,忽然讓蓮花王太子進入如幻的現(xiàn)觀之中。他見到往昔佛陀行菩薩道時,為國王號尸毗迦王,國王慈愛仁恕,愛民如子,并且一心精進樂求佛道。當時,帝釋天王釋提桓因及毗首二天子想要試探他的心念,于是毗首天幻化為一只鴿子,帝釋天則化為老鷹,追逐于后,鴿子很驚慌地飛躲到國王的腋下以求避難。而老鷹則立于國王之前,要求歸還這只鴿子。
國王就說:“我的根本誓愿,就是要度一切眾生,現(xiàn)在鴿子前來投靠于我,我當然不能給你了。”
老鷹就說道:“大王,您現(xiàn)在是愛念一切眾生的菩薩行者。但是如果你斷掉我的食物,我也會命終而亡的?!?/p>
國王不忍心見到鴿子為老鷹所食,于是取利刃自割身肉,以之給予老鷹,來換取鴿子的性命。而且為了公平起見,還以天平來稱。結果國王割了四肢身體的肉,還是不夠分量,國王只好舉身要爬到秤上,卻因力衰而失足墮地昏絕。醒來之后國王十分地自責,勉強立起坐于秤上,卻剎那之間充滿了法喜。
此時,老鷹就問說:“大王!你現(xiàn)在全身痛徹骨髓,心中是否有悔恨呢?”
大王說:“我心中沒有一絲一毫的悔恨啊!”
這時剎那之間,大王的身體不可思議的回復了。
帝釋天王與他的臣子毗首天也回復身形,并向尸毗迦王頂禮,并說道:“大王!您真是一位偉大的菩薩啊!我因為感應到天人五衰,即將在天界中逝去而墮入下界之中。我害怕世間的佛法已滅,大菩薩眾不再出現(xiàn)世間,使我無所依歸,所以才幻變這個因緣來驗證您的境界,希望您要見諒!”
蓮花王太子雙手掩泣著現(xiàn)觀了這個因緣,了悟到釋迦牟尼佛宿世以來,為求佛果的廣大妙行,也如實知曉了慈心眾生舍身救命的大慈布施。
由尸毗王大塔西北行二百余里,經(jīng)過斯瓦特河,到達薩褒殺地僧伽藍(蛇藥寺),寺中有一座高八十余尺的佛塔。蓮花王太子來到這里,知道這是如來往昔修持菩薩行時,有一世成為帝釋天王。當時大地正遭逢饑荒,疾疫四處流行,各種醫(yī)療方法都無法救渡,很多人因而死亡。
帝釋天王生起了悲愍之心,想要予以救濟,就變化他的身形成為大蟒蛇身,僵死在川谷之中,于是眾人相率奔赴該處,割下其肉而食,不但解決了饑荒,也治愈了疾疫。
而在這座佛塔一旁的不遠處,也是佛陀的另一世為帝釋天王時,當時同樣的疾疫盛起,帝釋天王悲愍眾生疾苦,于是自變其身成為蘇摩水蛇。凡是吃了它的肉者,皆得到了康愈。
另外在斯瓦特河北岸的石崖邊,有一座佛塔,據(jù)聞生病的人來此祈求,病情立即蒙愈。這座佛塔是如來昔日為孔雀王時,與其族群同來此處,為熱渴所逼迫,求水不得??兹竿跤谑且脏棺难?,于是泉水涌流而出,而成為一個水池,解濟了干渴。
蓮花王太子歷歷如繪地現(xiàn)觀了佛陀的本生,心中思維:“一個菩薩行者就是身為動物、天神,也能堅住菩薩行中,生生世世大悲布施、慈心救命永不退墮,成為法界的典范。我們現(xiàn)生為人寧不慚愧?”
這時他仿佛見到佛陀幻化為天帝釋、大蟒蛇、蘇摩蛇與孔雀王的身影如彩虹般的顯現(xiàn)在虛空中,并同聲說道:“心子啊!你是否了解究竟法界的密意呢?是否能安住菩提永不退轉呢?”
蓮花王太子的心中,剎那發(fā)出:“我完全了解,絕不退轉于無上菩提”的心聲。
這時天上奏起了絲絲的彩樂。所有的幻化同歸佛身,佛陀予以摩頂說:“心子啊!你終將證得如我一般圓滿的金剛持位?!币凰查g,蓮花王太子宛若從清醒的夢中覺醒,頂上清涼猶存,如同甘露灌頂一般。
王城向西五十余里,渡過大河,可到盧醯呾 迦佛塔 (赤佛塔)。此塔高五十余尺,為無憂王所建。蓮花王太子來到塔前頂禮三拜,繞塔七匝。
這是往昔佛陀修習菩薩行時,轉世為慈力國王時的因緣。當時他慈悲為懷,以十善法來教誨國民,所以國泰民安,受到四方所欽慕。
但是因為其國境內有五個夜叉,時常吸吮人血為食;而國內的人民,因為都奉行十善,所以清凈的身行,使夜叉無法靠近他們吸吮其血。于是夜叉就向國王哀訴。國王悲憫,以劍刺傷己身五處,傷口的鮮血直流,而命五夜叉吸吮,以免饑渴。
這時蓮花王太子身上有五處奇癢,似乎與如來佛身相應的五處也微有紅光照出。他心中思維:“我的色身是佛陀的金剛妙身所示現(xiàn)的,我應當如同佛陀一般,無畏的舍身度眾。”如此的體悟之后,身上具足著諸佛五身的標幟,滿足的離去。
王城東北三十余里,可至遏部多,這里有一座石塔(奇特塔)高四十余尺。這座大塔是如來往昔為人天大眾說法開示的地方,這座石塔在如來離去后,自然從地踴出,大眾無不禮拜圍繞敬崇。
蓮花王太子見到這座法爾自生的石塔,心中充滿了喜悅,再三頂禮膜拜。心中決定,將如同佛陀一般具足廣大自在的神變。
有一天,太子從王城東南方向發(fā)出,在山中行走了八日,來到了佛陀過去世刻苦修行,投身飼養(yǎng)餓虎之處。
佛陀過去世修菩薩行時,有一國王名為大寶王,他有三個王子,長子名為摩訶波羅,次子名為摩訶提婆,小王子名為摩訶薩捶。有一日國王與群臣共同出外游覽山谷,三個王子也都隨同父王前往。他們行經(jīng)一座大竹林,在那里發(fā)現(xiàn)一只母虎新產(chǎn)了數(shù)只小虎,母虎因為忙著照料小虎,而無暇外出求食,已經(jīng)七日不曾啖食。
大王子看到此情景之后,就說:“母虎在饑困交迫之下,必定會自食其子?!倍踝觿t認為:“若非新屠的血肉,無法挽救母虎的生命?!边@時他們二人只有無可奈何的議論紛紛,感嘆地離去。
三王子看到此番情景之后,想到:“生命是苦、空、無常的,而色身也是不凈、可厭;我何不舍棄這些,來救濟眾生呢?若能以此布施功德,來求取無上菩提,永離憂苦,那才是究竟之道啊!”于是他就身臥虎窟之前,希望母虎前來啖食。
但是,母虎由于七日未食已完全無力了,根本無法動彈來吃他。所以,薩捶王子只好合手投身跳下山崖,并以干竹自刺頸項,使身上出血,直噴虎口,老虎才得以有力食啖他的血肉,來延續(xù)老虎母子的生命。
當二位王子發(fā)現(xiàn)三王子不見時,立即返回竹林尋找,找到時,只見到遺骨狼藉在地。
蓮花王太子坐在洞窟之前,證入法界同身三昧,他如同與薩捶太子圓同一身一般,見到了往昔的景象。歷經(jīng)了臥雪、跳崖、刺頸出血的同身覺受。他似乎感受到了虎口吻身,薩捶太子身上疼痛萬分,心中卻充滿著法喜的光明微笑。
蓮花王太子自然的念出:“南無薩埵太子,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的名號。當剩下遺骨萎地之時,蓮花王太子也自然從三昧中出定。
蓮花王太子心中想到:“一切諸佛的金剛妙身,是歷經(jīng)無量的時劫,慈心大悲舍身救命而來。現(xiàn)在我具足了法爾的清凈妙身,更應當無所吝惜的舍身度眾?!?/p>
一切諸佛菩薩示現(xiàn)于世,具足了世間、出世間的種種因緣,能使一切眾生了悟圓滿的修證次第。所以一切諸佛菩薩,時常示現(xiàn)在清凈、歡樂與一切福德具足的莊嚴當中,并進而棄置一切世間的福德,成證出世間的究竟成就。
現(xiàn)在這樣的因緣是否也即將到了呢?
有一天,在烏仗那國的禁宮突然現(xiàn)出五色的熾烈虹光,從虹光當中,放射出前所未見的光明。從光明的深處,竟然又散發(fā)出了不可思議的聲音。從虹光當中,彈指之間,現(xiàn)起了報身佛金剛薩埵,這時金剛薩埵安坐在虛空當中,更有無量的金剛護法隨行圍繞著。這無量的金剛護法當中,以七萬兩千個金剛護法作為上首,在虛空中的彩虹深處,自然演出妙音,隨光飄揚著。
這幻化的音聲,自然的歌頌著:
不可思議 至善至妙
頂髻宮中 端坐法王
具足莊嚴 明妃凈女
環(huán)繞左右 仆侍云集
如因生畏 心起正念
身憂世間 王位無常
如實正觀 摒棄世諦
棄置世縛 當正是時
當這個如幻如化的歌聲,歌詠完畢之后,光明、音聲與佛身就自然而然地消失了。
這時蓮花王太子知道,這乃是金剛薩埵報身佛,現(xiàn)身來教示他的。他應當舍棄充滿世間喜樂的人間,將這些美麗的采女、莊嚴的妃子,視如死尸一般。并且將這王位,宛如敝屣般立即舍棄,應當為眾生示現(xiàn)出家之相,如實的修行。這時蓮花王太子心中已生起了斷然的決定。
在這同時,因陀羅部底王也做了一個十分離奇的怪夢:在夢中,他見到了太陽與月亮雙雙同時隱去,而日月竟然也會衰老、滅失。整個天地在剎那間失去了光明,王宮當中突然間傳出十分凄厲的哭聲。每一個人都是在憂愁嘆息,心中十分的苦悶;而王臣們也都是淚流滿面,十分的難過。
因陀羅部底王從離奇的怪夢當中驚醒,他心中十分的憂愁難過。而此時的太子蓮花王,正乘坐著車乘去到先前他曾經(jīng)靜坐過的南方野叢林中。
他教諭著隨行的大臣們說:“傳說東方有千輻的轉輪,輪轂輪網(wǎng)都是十分的完整;但這并非是世間任何的巧匠,所能夠制作的,而是一些諸佛護法,他們所常用的物品。這種美妙無比的轉輪,完全是由一切眾生的心命所聚合而成的。當有人成就,成為轉輪圣王之后,就能夠具足像這種千輪的轉輪等七種寶物。而當他同時具足輪寶等七種寶物的時候,四方自然威服,十方的諸侯,也都會承侍供養(yǎng),接受他的命令指揮,但這樣子對眾生的解脫又有何助益呢?”
當太子如此教諭著這些隨行大臣的時候,其實是將他心中的思維,如實地告訴這些大臣。
太子了解:掌理政事,并不能夠真實地利益一切眾生,反而在世諦的流轉當中,將一切的有情引入三惡的無底深淵。如果他要實施究竟的佛法布施,就必須舍棄這個如幻的王位。
這時蓮花王太子來到了叢林中的一棵大樹旁,鋪上了吉祥草,于其上安坐,并且開始觀察,以什么樣的因緣,才能夠讓他遠離世俗的纏縛,而來從事修證成就無上菩提與廣度一切的眾生。
雖然他是清凈的化身,但是在化身的境界之中,還是有無為的修證次第。法界是不可思議的,無垠生命中如幻的意識大海,是不一不異的,同體而又相異的。
他如實地思維著:“有時候一個化身可以再變化成很多的幻化身,許多個幻化身又可以匯集成一個化身。而無量無邊的幻化眾生,修證成就時就證入于涅盤寂靜當中,不再接受無明后續(xù)的生命存有,也不再于人間,不再于全體生命界中再度示現(xiàn)。但是一個修持如幻三昧的菩薩,雖然已經(jīng)能夠自在地出入涅盤的境界,不受無明生命的存有,但是由于大悲心的緣故,他仍然可以留惑潤生,不安止在寂靜涅盤之中,而廣度眾生。他可以在一切的法界因緣當中,參與救度其他生命的種種幻化。這不可思議的無量因緣,絕對不是有我執(zhí)的眾生所能了悟的。
“事實上,一般有我執(zhí)的眾生,認取了‘我就是我’,‘我的神識就是我的神識’,這種我執(zhí)的封閉性,讓他無法看到全體法界的大幻化游戲;就如同大海當中的一滴水,不知大海一般。大海當中的一滴水,從大海中分離是單獨的一滴,但是匯入大海之后,又與大海圓融無二,而當整個大海海水蒸發(fā)消失之后,卻又見不到海水的蹤影,眾生的輪回涅盤,也同樣如此啊!這真是不可思議的法界?!?/p>
這時蓮花王太子的身體與意識在禪觀三昧當中,就如同化成了法界大海一般的清澈了。他繼續(xù)地觀察著:
“這就是如實的因緣,如實的緣起,但是眾生就如同大海中的一滴水,總是執(zhí)持著一個‘我’的生命存在才是真實的,而排斥與整體大海的融攝。殊不知整個大海,是有因有緣而生起的,所以大海的海水也是如是因、如是緣的生起。不管或增或減,在時空因緣當中,總是在種種不停止地演化著。乃至這些因緣從生至死,這滴海水已轉化成另外的形式了,但是如同一滴海水的眾生,卻還堅持著不肯接受性空如幻的事實?!?/p>
“其實一切的眾生就宛如海中的浪花一樣,一個浪花激起了另一個浪花,但是浪花的生起,浪花的消滅,都是因緣所生啊!有時候浪花在空中,受到了風的吹散,或是兩個浪花互相交集互碎。所有這一切,都是在無常之中變幻著,無有停息。但是這些浪花只是短暫時空因緣中的一個現(xiàn)象而已,若是眾生執(zhí)著此次浪花的生起就是‘我’,浪花的相遇就是宿命的決定,為了生死如幻的境界,而歡喜憂傷,這正是眾生的無明。”
這時,蓮花王太子現(xiàn)觀法界的一切眾生,宛若是大海中飄泊的浪花一般,倏起倏滅無常迅速;更像是在萬花筒中的紙片一般幻化無常。法界眾相如云彩印在大海一般次第井然,十分明晰。
他心中十分感嘆,諸佛與眾生在體性上根本無有分別,但是眾生又為何如此迷癡呢?他接著思維,成就者如何面對這些現(xiàn)象:
“一個修行成就的人,了知這浪花的生起,只是如是因、如是緣所形成的如是果而已。他沒有我執(zhí),所以能夠匯歸到整個大海,他知道自己與大海無二無別,與虛空無二無別,乃至與一切流轉幻化、一切法界無二無別。他了悟這樣的真相之后,就能逐漸現(xiàn)前具足與法界無二無別的威力。雖然他還是要示現(xiàn)修證成道等八相成就的外相,但是他已經(jīng)完全了悟生命的實相,不再被這宛如浪花的意識所限制,他有智慧體悟全體的法界。這時他也能夠自在作用示現(xiàn),或是現(xiàn)起為一朵浪花,或是示現(xiàn)為百千朵浪花,乃至示現(xiàn)出法界全體的浪花,而又平安住于無為之中。
“所以,一位菩薩他能夠示現(xiàn)千百億的化身,但是也能夠像浪花一樣消融無際,變成廣漠的大海,出生一切的報身境界。同樣地,他也能深知當整個海水的因緣消融時,就如同諸佛證入金剛喻定之中,現(xiàn)起了大光明藏,圓滿無相,證入無生的法身境界。只有這樣才是完全了悟法界幻化的實相啊!”
蓮花王太子如實地觀察之后,他了悟自己雖然是緣起于清凈幻化的因緣,然而從蓮花中幻化妙生的自己,還是有無量的因緣,然而從蓮花中幻化妙自的自己,還是有無量的因緣,在法界中輾轉的生滅幻化。
他這時在現(xiàn)觀法界甚深的宿命之中,就觀察到了自己這個清凈化身在本初法身普賢王如來加持中,所示現(xiàn)的宿世因緣。
這個宿世因緣就幻現(xiàn)在宛如無云晴空的普賢王如來微妙身相之中,自生自顯、至明至清,又如實淡空,絕無體相。微妙的因緣,倏如電閃般拉開了天幕而歷歷在目:
“自古以來印度有‘喬達摩日種’的種姓傳承,喬達摩是屬于釋迦族的種姓。這一族起源于極古的時代。上古之時在印度出現(xiàn)了一座光明城,城中的國王名為具耳王,自稱國土為梵天所賜。他善巧精明,有許多的子女,王業(yè)十分興盛,擁有強大的威力。
他的誠信,是普天下都贊揚的,在國家之內大眾降服,欽仰他的領導。他以正信正法來導引人民,教化眾生。他用心使一切人民能夠相互尊敬,并制定道德戒律來調伏眾生,使他們具備了戒律威儀,而不違犯諸法。更進而使眾生修行禪定、智慧,具有光明的心意。
這時有一位修習正法的導師,名為方便般若上師。 他對國王講述無上金剛乘的因緣,同時也希望這位具足眾德與善巧聽聞德性的具耳王,讓國土中的一切眾生,都能夠學習無上的密法。但是就在這個清凈世界的末期,方便般若上師圓寂了。
后來他投生成為具耳王的太子,這位太子稱為喬達摩。由于喬答摩殊勝的因緣以及種姓,所以自幼就具足了清凈的身心,在這清凈的因緣之下,毫不間斷地修習正法。同時他也得到父王的允許,來到修行正法的黑仙人處出家而為僧人。
當時在印度普陀的地方,有一位娼妓,名為桑姆,當時與桑姆結好的,是一位當?shù)氐臒o賴叫蓮花親。喬答摩在黑仙人之處,學習無上的金剛密法,已經(jīng)逐漸具足了證悟的力量。
一日,黑仙人在善巧地觀察了一些因緣后,告訴喬答摩說:“喬答摩,如果你要真正修證無上密乘的成就,你就必須具足調伏眾生的威力。因為無上密乘的修持,不只是對因緣的法則了解而已,還必須具足緣起外相上的成就,所以你必須圓滿種種的功德?!?/p>
而喬答摩在觀察了自己的修行因緣之后,就決定修法來調伏桑姆與蓮花親這兩人。他希望以這調伏和因緣來增長自己修證的圓滿,并且成就教化與救度一切眾生的大悲威力。
喬答摩地最深密的內證之中,已斷除了對自己生命的執(zhí)著 ,所以他雖然了解桑姆與蓮花親二人,是那么的狡猾與惡劣兇暴,但是他并不畏懼。他決定在心中斷舍對自己生命的執(zhí)著,全然以大勇舍命的心來面對他們,這樣才能夠給與最圓滿的救度。因此他來到他們所住的地方附近,建筑了一座茅房安住,并等待著適當?shù)囊蚓墶?/p>
有一天桑姆與蓮花親,為了愛欲,盛裝來到了茅房的附近。這時,另外有一個男人,他因為饞涎桑姆的美色,所以就帶了五百貝殼的金錢送給桑姆,他們兩人騙過了蓮花親之后,歡度了云雨一番。但是他們所做的這件事情,畢竟逃不過蓮花親這個無賴的耳朵。因為蓮花親他平時就對服侍桑姆的女婢下了很多功夫,因此這女婢就在這個男人與桑姆燕好的時候,偷偷地把所有的秘密告訴了蓮花親。
這無賴的蓮花親十分憤怒,氣匆匆地找到了桑姆,很憤怒地質問桑姆說:“你這個**桑姆,竟然敢做出對不起我的事情,我今天如果不殺死你的話,我蓮花親三個字就倒著寫?!?/p>
桑姆趕緊跪在地下向他哀求饒命,但是蓮花親并不理會,他拔出身上所攜帶的配劍,一手抓住桑姆的頭發(fā),一劍就刺入了桑姆的心臟。蓮花親不肯就此放手,不斷把劍刺在桑姆的身上,桑姆的身上布滿了劍傷,滿身鮮血地死掉了。
桑姆的女婢,沒有想到會鬧出這么大的事情,驚嚇得大聲驚呼,呼喊著:“殺人啊!殺人啊!我的主人被殺死了。”口中亂叫著,到處狂奔。
這時蓮花親心生狡計,要將殺死桑姆的事情嫁禍他人,于是就抓住了女婢,恐嚇她說:“小奴婢,你要仔細聽著,今天的這件事情不是我做的,是那位喬答摩所做的。他因為貪戀桑姆的美色不成,而做出惡事,殺死了桑姆。你要牢牢地記住這一件事情,如果有另外其他種不同的說法傳出的話,你的頭將被高高的吊在樹上,你的身體也將被一寸一寸的割碎,你的五臟六腑也會被曝曬,被雨淋。”
這女婢被蓮花親的話嚇得整個人都傻住了,呆呆地不斷點頭,完全折服于蓮花親的威嚇之下,不敢另有主張。這時蓮花親就將鮮血淋漓的配劍,扔到喬答摩仙人的住處。這時他快速地將身上的血跡清除干凈,假裝大呼小叫地喊著:“桑姆被殺了?!?/p>
眨眼之間,房前就聚集了一大群人。他們聞聲而來,議論紛紛,猜想著到底是誰殺了桑姆。結果在喬答摩仙人的住處,他們找到了殺人的兇器。大家怒氣沖沖地抓住喬答摩仙人,有人拳打,有人腳踢,有人吐痰唾棄,大家議論紛紛地說著:“出家的沙門,已經(jīng)是在修行了,怎么違戒去做惡事呢?怎么還放縱情欲來勾引這桑姆,而且求歡不遂,竟用刀劍來殘害桑姆,這實在是太罪過了,太惡毒了,應該施以最嚴重的絞刑,施以碎身的凌遲。他這樣敗壞沙門的清凈名聲,實在是罪大惡極,難以饒恕的。”
喬答摩仙人禍從天降,百口莫辯。他根本不知道這把劍,怎么會掉落到他修行的地方。他心中善良,從來沒有想到別人會如此陷害他。雖然他來到此處是為了調伏無賴的蓮花親以及娼妓桑姆的,但是沒有想到反而陷入了這樣的罪惡陷阱當中。他心中雖然十分的感慨,也了解自己無罪,但是申辯卻沒有用。他只有兩眼望著蒼天,默默地誦念佛號,沉靜地祝禱著。
這時國王下令,要用最酷烈的戈弗之刑,來把這罪惡的喬答摩處死。國王下令找來最銳利的長戈,從喬答摩仙人的下體肛門中刺入,穿過了腸胃、整個五臟、六腑到達喉嚨,然后再從頂門穿刺而出。整個身體鮮血淋漓,污水流出,內臟也完全破碎了。
喬答摩這時身心受著極端的痛苦,眼淚一滴一滴流下,但是心還是安住于正念之中,不斷地誦念佛號。他了悟,這是業(yè)障現(xiàn)前。所以,喬答摩仙人安心忍受著侮辱的刑戮。
這時他的師父黑仙人剛好路過此處,驚訝地看到了這件事情,于是向已經(jīng)奄奄一息的喬答摩問道:“啊呀!我親愛的兒子啊!你到底犯了什么樣的罪名,要受這樣可怕、嚴厲的酷刑呀!”
喬答摩用禪定心力收攝殘身,以生命中最后的一分精力,忍痛來回答說:“父親啊!我的上師啊!這是我過去業(yè)報現(xiàn)前,實在難以躲避!由于過去的業(yè)報,我在此生受到別人的污蔑,說我為了情欲而殺害了娼妓桑姆,并且在我的住處找到了殺人的刀劍。我受到這樣的苦刑,這是我的惡業(yè)現(xiàn)前,我希望能夠安心受報。但是我祈請師父您能夠在未來世中不斷地攝受我,使我的神識能夠安住,使我在菩提道中得到增長而不退墮,只有靠師父您的加持,您的導引啊!”
黑仙人這時就安慰喬答摩說:“雖然這是很嚴酷的刑罰,但是看你的傷,我還是有辦法治療的。我要以最殊勝的法力,最殊勝的真言咒術來幫助你,延續(xù)你的正法生命?!?/p>
喬答摩日種聽了之后,就回答說: “上師啊!您不必為我的事情掛心了。我知道自己所受到的傷害,已經(jīng)是無力挽回了,我的生命已經(jīng)宛如風中的殘燈,更如同已經(jīng)干涸的油燈,現(xiàn)在只剩下最后的光暈了。我希望能夠安詳?shù)丶艤纾と胗诜ń绠斨小?/p>
“但是在此,我希望能夠盡速昭告我的清白,我絕沒有污蔑任何佛法,也沒有使沙門蒙羞,我現(xiàn)在謹發(fā)重誓:如果我真的是清白無辜,我真的未曾殺人的話,我祈愿上師您的膚色,馬上從黑色轉變成黃金色的。如果我是清白的,請讓我的祈愿馬上成真吧!讓我上師的膚色變成金黃色的!愿十方一切諸佛,一切護法神只,一切世主鬼神能夠作證,我是清白無辜的!我是清凈無染的比丘、沙門!現(xiàn)在馬上讓上師您的膚色變成金黃色的吧!”
這樣真誠大誓莊嚴的語句發(fā)出之后,整個天地間立即引起了種種的廣大變化。在晴空當中,剎那間引發(fā)了層層的巨雷,雷響霹靂遍滿一切虛空,發(fā)出轟轟的巨音。彩虹忽然在虛空赤白中現(xiàn)起,天上隱隱的幻化著天人、仙眾,天女從天上灑下了朵朵彩光透明的天上寶花,這些寶花慢慢地飄著,溶入了喬答摩心輪的尖頂上。在隱隱的雷聲中,似乎又交織著清晰又微細的聲音,這隱約的聲音,好似回應著喬答摩心輪說:“你的愿望即將圓滿。”
在這樣不可思議的幻化境界當中,黑仙人的黑色皮膚,乍然之間竟然轉成閃亮的金黃色了。莊嚴的金黃色肌膚,使黑仙人看起來更莊嚴、圓滿。所以從此之后,黑仙人被改稱為金仙人,他從此在天上人間,不斷地教化眾生,使他們安住于佛道,成為一位偉大的法師。
此時,全身金光晃耀的金色仙人,持誦著真言陀羅尼,現(xiàn)起大神通大幻化,在剎那之間,整個天地,大雷急吼,電光閃閃。如傾盆般的大雨,從天上傾覆而下。大地之中,頓然充滿了清涼。
這時霹靂電閃,忽然,雷電又宛如少女柔軟的手指一般,撫摸著喬答摩仙人的身體。在一剎那間,喬答摩所有的痛苦,全部止息了。這時一切往事歷歷如繪浮上了心頭,宛如在眼前一般。在法界中的生生死死,死死生生,無量無邊的幻化因緣,清明如實地在心識中浮起,在眼際間閃過。這無量的因緣,引動了喬答摩的心。
雖然喬答摩已安住在甚深禪定里,甚深加持當中,但是這種種的往事因緣,畢竟是那么深刻,那么纏縛,使喬答摩的心識難抑。心識難抑的喬答摩,更由于霹靂電閃輕拂他的身體,使他身體剎那之間,充滿了力量。
這些緣生緣滅,讓喬答摩不禁滴下了兩滴情淚,這兩滴情淚混溶著血液,流到了地上。宛如以天為父,以地為母一般,金色仙人為了延續(xù)這清凈的種性,于是加持這兩滴血淚,出生成兩位幼兒延續(xù)釋迦種族。
喬答摩此時的身心十分安詳,只是了悟了一切緣生緣滅的不思議的幻化,他一直稱念佛號,無有間斷。這時周遭的百姓,看到了金色仙人與喬答摩之間所發(fā)生的種種變化,他們心中都生起了甚深的懺悔心。大家異口同聲,認為應當將喬答摩日種仙人從那弗戈刑罰上取下來,他們一致認為喬答摩日種仙人絕對沒有犯罪,應該盡速得到赦免。
這些議論很快傳到了國王的耳中,國王極為吃驚,趕快前來詢問這些緣由。但是一切已經(jīng)太晚了,喬答摩仙人由于身心受到太大的損傷,雖然回光返照示現(xiàn)了這些不可思議的景象,但是最后還是離開了人間而圓寂了。
金色仙人看到了他的愛徒喬答摩,竟然在這樣殘酷的刑罰中去世,心中十分悲痛。因此,他念誦著真言陀羅尼,大聲地宣布說:“我的兒子喬答摩,如果沒有傷害這個娼婦桑姆的話,那么應該回歸他的清白。而這一切罪惡的魁首,應當承當所有罪障的人,就是那位無賴、狡猾、兇惡的男人蓮花親,蓮花親應該來承擔這些罪業(yè),并且要立即恢復喬答摩的清白?!?/p>
這時,一切天人、神仙、世王與鬼神,聽到了金色仙人所念誦的真言之后,馬上群集于天空當中。他們群情激憤地向著國王,還有所有的民眾宣布道:“喬答摩日種是無罪的,要回復他的清白,這是十分合理的要求。但是國王現(xiàn)在居然還不理不睬,不能夠滿足這樣的愿求,反而信仰邪道,對佛法不能夠產(chǎn)生信心。如此,眾生怎么能夠得到圓滿的幸福呢?你們的都城古夏城的繁榮,將逐漸慢慢地消失了,而所有最可怕的戰(zhàn)亂、疾病與饑荒也將隨之而來。因為,善惡全部顛倒了,惡人得到了鼓勵,善人卻得到了殺伐。所以,所有的盜賊、騙徒、還有匪徒們,即將得到了勝利,他們所有的貪惡毒念即將得逞,這必須受到懲戒。大家應該知道,因緣果報是歷歷不爽的,所以我們今生所做的好事,所做的壞事,都是歷歷有數(shù),而無法遮掩的。
“因此,我們要善巧分別所有的罪惡,要清楚明白,不能夠使善惡顛倒,讓黑業(yè)生起而白業(yè)卻受到了打壓。一個正知正見、信仰正法的國王,他應該有如此見解、思維與正信。他應該懲罰有罪的人,來維護王法的尊嚴!他不能夠使一切的欲望縱橫泛濫,擾亂所有的國土。不管如何,你們一定要記住,罪犯所犯下的惡業(yè)罪行,是他們自己所播下的罪惡種子,因緣果報的時候到了,自然會得到報應。所有的人們,你們應該對因緣果報仔細思量,仔細斟酌,千萬不要被不善的念頭所擾亂了。”
這些天上的天人、諸神來回不斷激昂地宣示這些教化,而地上的國王與所有的民眾,心中都十分恐懼,深深地憶念著這些天神的教誨。
這時天上的憤怒護法天王們,更厲聲地吼道:“我們必須用最威猛的神力,來斬除這樣的罪惡。我們必須把罪惡的元兇斬除,把罪惡的根挖斷,把罪惡的思維除去,把罪惡的雙手斬斷。不同的因有不同的果,我們種下善因必得善果;種下這樣罪惡的因緣,也必然得到最可怕的惡果。我們這些憤怒的天王,憤怒的護法們,就是要對付這些不善不義的人,要懲罰他們,使他們心中生起恐懼,而不再為惡。一切的律法,必須公正,必須嚴明!對善良的要給予獎賞,對罪惡的人要給予處罰。我們執(zhí)行王法的人,不能因為小恩小惠,心循私情,而使一切的正義受到了掩蓋。
“我們必須信仰正義的佛法,使一切不信的人,能夠了知因果的道理,信仰佛陀。更使所有信仰佛教的人,更進一步能夠學習諸佛的大菩提行,究竟圓滿佛果。更要學習殊勝的金剛乘,使他們快速圓滿佛境,同時具足種種方便,具足降伏一切眾生的大力。
“雖然世間艱險的支途很多,很難以調伏,但是看看我們的威力,我們的雄猛,我們將全副正法的盔甲,全副的大悲誓愿,廣大不可思議的威力,一切大乘莊嚴都穿戴在身上。我們要在戰(zhàn)場上,降伏這一切的魔軍,降伏這一切的罪惡,使所有眾生的心,從罪惡的纏縛當中變成柔順,變成正信,變成悲憫,成就智慧。這樣,整個世間不但會風調雨順,而人世間也將越來越繁盛昌隆,所有的眾生畢竟得到究竟的益利,所有的人民、畜產(chǎn)以及農產(chǎn),就會得到豐收,而一切的疾病也會消減,佛教的興盛才能指日而待?!?/p>
這些天人、忿怒的天王、鬼神、世主們在天空有力地宣講著,而地下的國王百姓,心中都已完全被降伏了。這時,四大天王,從天空冉冉降下。他們聲如洪鐘,恍若巨雷一般,眾口一詞地贊頌著:
偉大的英雄喬答摩日種啊!
雖然您此生的身體已經(jīng)消失了
此生的生命已經(jīng)結束
但是由于您的功德
更為了要使眾生生起究竟的信心
所以在未來世的皮膚將生起不可思議的幻化
變成了黃金之色 這金黃色的身體
將具足一切眾?!碛袌A滿的三十二相八十種好
莊嚴無比
您威德莊嚴的容貌
將庇蔭所有的一切眾生
您的光明
將使其他任何的光明都宛如聚墨一般
而一切不可思議的天人、世主們
見到了您
也會生起甚深的歡喜
所有的眾生都會仰慕于您
在經(jīng)過無量時劫的時候
您將轉生為轉輪圣王
而這轉輪圣王
是轉動正法的轉輪圣王
不是成就一般世諦因緣的王者
您畢竟將出生于佛家
成就佛法
將來也將圓滿成佛
這時四大天王如實宣講著諸佛的授記之后,就回頭向大眾說道:“你們大家現(xiàn)在看著,我們要祭起這一把鋒利的飛刀,這把鋒利的飛刀,是正義的寶刀,它將刺向一切的罪惡,我們看看這把飛刀究竟會飛向哪里?”
這時四大天王就把飛刀拋向空中,口中念誦著真言陀羅尼,這把飛刀越飛越高,越飛越高,幻化出閃電一般的光芒。這時四大天王十分威猛地呼喊著:
“誰殺了那位娼妓,那位女人桑姆,就讓這一把飛刀刺向他的心,來懲罰他的罪惡?!?/p>
當這話說完之后,剎那之間,這把利刃竟突然變成了雷電,電閃狂吼,霹靂一聲,就擊中了蓮花親的頭顱,而這殺人嫁禍的兇徒蓮花親,在剎那之間當場殞命,身碎為灰粉。
此時喬答摩日種仙人的神識冉冉升起,在法身普賢王如來的加持之下,身上的光明,越來越熾盛了。他輕輕地飄起,到了帝釋天宮,在善見天宮中獲得了化身成就。他并非只因善業(yè)往生帝釋天而成為因陀羅天神而已,他更是在普賢王如來的加持之下,現(xiàn)身于帝釋天宮當中,宣揚甚深秘密的金剛法要。
后來,國王經(jīng)由這樣的因緣之后,生起了最深的懺悔,他嚴持正義,奉持正法,成為救度世間的一位圣主。
蓮花王太子在真實的現(xiàn)觀中,親見了自身清凈體性中的法身因緣。在法身本初普賢王如來的加持中,他安住法身實相,十方三世已融于一心,已完全沒有過去、現(xiàn)在、未來的差別,喬達摩與蓮花王都是本初佛的緣起密意而已,在一念之中自在地示現(xiàn)。
蓮花王太子這時在法爾自然中憶念:南無法界清凈甚深秘密本初法身普賢王如來……。他相續(xù)不斷地憶念著,在一念中仿若已歷隔三世永恒。他從三昧定境中安詳而起,時間還是在同時,仿佛這么長久的時間歷程,從來沒有發(fā)生一般。普賢王如來、阿彌陀佛、釋迦牟尼佛、觀世音菩薩、蓮花王、喬達摩乃至蓮花親、桑姆,在法爾體性當中已毫無差別。但在緣起示現(xiàn)上,卻需要分別如實的緣起密意,無有錯謬。
現(xiàn)在安住在法性中的蓮花王,將進入緣起世間中做無量的救度了。
經(jīng)由無量的時劫,這無賴的男人蓮花親,在地獄、餓鬼、畜生當中,不斷地輪回受苦轉世。娼妓桑姆,她也在三惡道中,不斷地流轉。生生死死,死死生生,兩人由于宿世惡緣的緣故,不斷地交互糾纏,混擾不清。他們的神識由于惡業(yè)的糾纏,常常相互的吸引又相互的傷害,在無量的輪回大海當中,這一世又碰頭在一起了。
在這一世當中,蓮花親由于惡業(yè)深重的緣故,轉生為一只蒼蠅,而桑姆娼妓,由于有些善念的緣故,在這一世,她竟然出生在善道而為人子,有著極好的因緣。但是很可悲的是,這只蒼蠅與這位孩子,由于惡業(yè)現(xiàn)前的緣故,在七日之后都要轉生投入地獄了。他們將不能再見到清凈的光明,只能在地獄之中輪回受苦。
大悲圣者蓮花王,在普賢王如來的加持下,觀察到這樣的因緣,心中生起了極深的悲憫,在現(xiàn)觀中,也了悟他們兩人過去與自己的因緣?,F(xiàn)在為了使他的一切所行合乎緣起,在法爾自然的因緣之下,讓國王與大臣都能夠順著法的正緣而行,所以就有了一個清凈的決定,去救度他們兩人,并使自己如法修行。
桑姆在此世投生成為一個孩子,是位具足福德的諸侯的兒子,他受到了很多的呵護。有一天,這位諸侯讓侍女抱著小兒睡在樹蔭的陰涼之處。但是在這位孩兒的額頭上面,偏偏停落著一只蒼蠅,這只蒼蠅就是蓮花親的轉世。
大悲太子蓮花王,他在大悲幻化當中射出了一粒小石子,這粒小石子打爛了蒼蠅,又擊穿了小兒的頭顱。這是大悲圣者蓮花王,為了超度他們,使他們不要墮入地獄當中,而不得已使用的深秘救度。
這時所有的大眾都驚慌了起來,諸侯的侍女更是號啕痛哭。大家都不能了解大悲太子蓮花王的甚深秘密,所以他們都群起指責蓮花王太子所做的罪行,侍女更哭喊著叫道:“這么可愛的小孩子,那么柔和地睡在這里,為什么會天降橫禍,你為什么那么狠心地把這個小孩殺死!”
侍女說完,不禁又號啕起來,有些人也在一旁暗自飲泣。此時,每一個人都十分吃驚,也十分疑惑,大家紛紛議論著:“這真不像平常慈悲的太子啊!如果他是一位真實的轉輪圣王,是一位救度大眾于苦難的太子,哪里會這樣隨隨便便地害人?哪里會傷害一位這樣可愛的小孩子?”
有人就說道:“任何的武器都不能隨便用來殺害人的,但是你們看看,我們未來的國王,卻這么輕易就將如此可愛的孩子殺死,我想他或許早就有想殺人的念頭,現(xiàn)在他總算得逞了。
許多不利于太子的說法,正紛紜而起,也不停地傳說著。許多人更趁這個機會,不斷地鼓動大家來反對太子;有政治野心者,更想利用這機會,篡奪太子的王位。這時傷心的諸侯,就將他孩子尸體抱起,孩子的頭顱碎了,腦髓慢慢地流出來,而蒼蠅碎裂的身體也噴撒在孩子的臉上。
這可憐的諸侯就將小兒的尸體帶到因陀羅部底王的面前,向大王哭訴道:“我的孩子到底有什么罪?如果是我們大人犯了罪障,被太子所誅殺,我們沒有任何的怨言,但是這樣清清白白的孩子,太子怎么可以隨便將他殺害呢?這天理何在?國王的王法又何在呢?”
國王面對這個景象,緊皺著眉頭,雖然他了解太子必然有極深的秘密,但是眾怒已起,于是國王只好斥責著太子說:“太子,你為什么會犯下這樣的過錯呢?你這樣子豈不是觸犯了最重的王法嗎?一位轉輪圣王,應該是具足眾德的。他應該走到哪里,就能夠使那里的人民得到幸福、得到安寧。但是像你這樣子,殺死守護邊城的諸侯的愛子,我如果想袒護你,大家也不能夠原諒的。現(xiàn)在你必須接受懲罰,才能使大家得到滿意,現(xiàn)在你有什么話好申辯的,你說說看吧!”
蓮花王太子就回答說:“父王,這件事情實在是來自極為深遠的因緣,我也是為了救度他們,不得已才如此做的,請您細聽孩兒向您秉說。雖然我在此世所示現(xiàn)的是清凈的化身,是在蓮花當中由無量壽如來的光明加持而化現(xiàn)的。但是我的身語意與這娑婆世界,還是有著極為深遠的因緣,尤其是釋迦牟尼佛金剛妙身的微密持,使我自身與釋迦族喬達摩的種性,有了最親近的傳承密因,而一些清凈的因緣,在此世中起了甚深的密意幻化的相應,這是眾生難以理解的。
“我在這個娑婆世界當中,就密意而言,是有一個相續(xù)如幻的生命因緣。如果依本初法身普賢王如來的加持身境界而言,這可以說是我的前一生。在這一生,我曾經(jīng)轉生為印度日種具耳王的太子,那時我的名稱叫做喬答摩,當時我在黑仙人之處,修持正法受戒,并出家成為沙門。在當時,我因為極深厚的宿因,而修持金剛密行,并且在普陀的地方,安住于草蓬當中修習。
這時有一位娼妓名叫桑姆,與她的姘夫無賴的惡徒蓮花親,約定同行,互相遂行貪欲。這時有個商人叫嚴阿里,出價五百個貝殼給娼妓桑姆,而跟娼妓桑姆遂行魚水交歡。后來女仆將阿里與桑姆偷情的事情,泄露給惡徒蓮花親,蓮花親一聽之下,極為忿怒,就殺害了桑姆。并把殺人的兇器,丟到喬答摩日種的茅蓬之中,而喬答摩日種也受到國王的懲罰慘死,這也是我過去生所幻化的因緣。
“現(xiàn)在那只蒼蠅就是蓮花親的轉世,而桑姆則投胎成了大臣的兒子。喬達摩則在本初佛普賢王如來的加持中,化生為帝釋天王,成就金剛持身,在善見天城弘揚密法?,F(xiàn)在喬答摩的秘密幻化,在無量光如來、釋迦世尊與大悲怙主觀自在的加持中,相應成為現(xiàn)前的我。而因果報應是絲毫不爽的,殺人者也必然會有所報應的。但這并非是我故意的來傷害人,只是為了要讓這兩位可憐的人,不要在七日之后墮入地獄。
“所以我使用這甚深秘密的救度要法,使他們脫離苦難,脫離輪回?,F(xiàn)在,我所說的一切,并不是為了想開脫我的罪障,僅是向敬愛的父王,揭開這些甚為深秘的緣起。我沒有任何的犯罪,只是為了救度他們,而勉強施行密法救度的方便,才如此行事罷了;但是世諦中的法律,還是要遵守的,請父王定奪。”
我等佛子當如佛教言,遵守法令,愛國愛家,敬愛社會,和睦相處,互助友愛,才是實踐佛法
文章來源于網(wǎng)絡,所有權歸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園只作為存儲空間,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進行刪除。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guoxue/13754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