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tǒng)觀念上,煩惱是一個基于錯誤感知或錯誤理解之上的心理因素——基本上就是,看到無常的事物卻視之為永恒;看到很多的零件和粒子卻視之為完整一體。看到相互依存的事物卻視之為各自獨立的存在;看到只能短暫存在的事物卻認為它有個堅固的“自我”。傳統(tǒng)上,這就是煩惱的本質,煩惱就是這樣作用的。
但在究竟意義上,正如寂天菩薩非常精妙地表達的那樣——煩惱的本質恰是智慧。當煩惱作為傳統(tǒng)意義上的煩惱——一種以誤解本質為基礎的心理因素而起作用時。
就像水以冰的形態(tài)在起作用一樣,它被冰凍成關于恒常、固態(tài)、獨立和自我的固定的觀念。
但如果沒有了誤解,冰也就沒有了,這些固定的觀念就融化成水,以一種完全不同的方式起作用了。
這有點像“挑剔”這種讓人討厭的性格特征,但在某些時候也可能被認為是積極的,因為這樣的人對細節(jié)有著一絲不茍的關注。
再比如,我們叫做“嗔恨”的這種煩惱,如果應用恰當,可以成為明鏡般的智慧。
比如說,你明天與朋友道別的時候,你或許能在片刻中想到,可能這就是最后一面了,或許我再也不能見到他了。
當然你不需要這樣告訴他,省的他打你一頓。我可以給你十億個理由為什么你無法再見到他。當我們這樣講,別人會覺得這很悲觀,很陰暗,很消沉。
但是如寂天師所說,如果斷一指能救自己一命的話,我們都不會介意失去一個手指。幾天數(shù)月的陰暗和消沉如果能將我們從無盡的幻像中拯救出來的話,還是值得的。
文章來源于網(wǎng)絡,所有權歸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園只作為存儲空間,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進行刪除。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guoxue/13837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下一篇: The,Reaper,|,新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