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源:修行圈
保持在開悟的頻率里,你自然就會吸引與“開悟”相關(guān)的人事物過來。
高度專注,專注到和你所觀察的人事物合體合一。
我這個人是大我的一部分,正在和我聊天的你也是大我的一部分。
眼前所有的人事物都是我,我是眼前所有的人事物。
我是椅子,我是聲音,我是空氣,我是跑步,我是整個環(huán)境,我是所有的一切。
當(dāng)我的思考速度變快、理解速度變快、吸收速度變快,我的行動速度自會變快、解決問題的速度自會變快,這樣我就會感覺到時間變慢了,我可以自由安排的時間變多了。
如果身體是過去所有食物的累積,那么改變現(xiàn)在的食物結(jié)構(gòu)是否能改變未來的身體?
當(dāng)你學(xué)會和宇宙萬物合一,有一種狂喜自然而來。
過去、現(xiàn)在和未來,同時存在。
你的所有體驗,都是你的內(nèi)在自覺或不自覺創(chuàng)造出來的。內(nèi)在美好,就是會體驗到美好的人事物;內(nèi)在善良,就是會體驗到善良的人事物。反之亦然。所以,你的內(nèi)在才是真正的創(chuàng)造者。 開悟的智慧存在于每個人的內(nèi)在,只是大部分人沒有刻意地把它開發(fā)出來。 每個人的外在能力可能不同,但每個人的內(nèi)在潛力是一樣的。 小我愛占有、藏私,大我愛分享、流動。小我愛認同、執(zhí)著,大我不較真、不執(zhí)著。 如果你站在這里,同時也體驗到這個地球也是你,那么你自然就會愛護地球。 有人可以感知自己,有人可以感知聊天的對象,有人可以感知宇宙萬物,所以,每個人的開悟程度不一樣。 能夠失去的都不是屬于你的東西,那些失不去的才是真正屬于你的東西。比如,看不見的智慧、天賦才華、勇氣等。 你不會因為擁有某個人而有價值,也不會因為沒擁有某個人而沒有價值。 思維和做法不同,結(jié)果不同。 開悟者就是那些擁有更好思維和做法的人。讓大家都受益,就是更好的思維和做法。 開悟者具有很強大的包容性,像大地一樣承載,垃圾和資源都承載,像太陽一樣普照,嫩芽和枯枝都普照。 自己鼓起勇氣去嘗試了,然后失敗了,這不叫失敗。真正的失敗是,自己明明可以做到,卻有所保留不去做到。 下面這個視頻可以幫助你很好地理解什么是開悟? 如果把“開悟”當(dāng)成一夜之間突然就獲得了某種“特異功能”,或者說“開天眼”了,再或者說“具有某種神通”了,這是大錯特錯,這些都是妄想,都是邪見!
說到“悟性”佛家講即一個人的根性,悟性高是說這個人的根性“利”,容易覺悟;反之,悟性差的人,根性就劣,非常不容易覺悟。那么,“開悟”,通常是說這個人明白了宇宙人生的真相,見到“本性”了,在禪宗講是“明心見性”,“大徹大悟”,在凈土宗稱得到“念佛三昧”,即“一心不亂”,教下講“大開圓解”,密宗叫“三密相應(yīng)”,這些都是開悟的象征。
其實這些都不是抽象的,都是與我們的切身感受密切聯(lián)系在一起的。那與我們現(xiàn)實生活聯(lián)系在一起,怎樣才叫開悟呢?就是心里想的,口上說的,行為上做的都與善相應(yīng),“正念”與“自性”相應(yīng),換句話說就是與宇宙人生的真理完全相應(yīng),思想見解,言語造作都是純善無惡,都是為利益一切眾生,絲毫沒有自私自利的念頭,絲毫沒有妄想分別執(zhí)著。
要想開悟,就必須對要正知正念,努力改過自新,斷一切惡,修一切善,放下妄想分別執(zhí)著,看破眼前的一切都是虛妄不實的假象,慢慢地就會煩惱輕,智慧長,智慧達到一定程度就“開悟”了。
“開悟”是要靠自己在現(xiàn)實生活當(dāng)中改造自己,改變自己人生觀、宇宙觀,改變我們對人事物錯誤的想法、看法、說法、做法。不徹底改造自己,不徹底改過自新,不徹底斷惡修善,與自己的生活完全不相干,這個人就永遠不可能開悟,因為他永遠不能見到宇宙人生的事實真相。
所以,“開悟”一點都不玄妙,說簡單一點,人能見到自己的一點錯誤,能夠痛改前非,永不再造,這就是“開悟”。如果人時時刻刻,日日月月都能夠這樣常見己過,并能痛而改之,這個人就會積小悟為大悟,最終到大徹大悟,明心見性,達到“開悟”的境界。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guoxue/15778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借天地宇宙之力驅(qū)除自身疾病
下一篇: 道家最重要的筑基功法:全身觀照與靜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