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氣脈不通難入定
剛開始按要求坐在椅子或凳子上,在這一階段我體會到靜坐調(diào)身的關(guān)鍵是腰要直。腰直而后身正,胸腹不憋著氣,呼吸舒暢,頭部也自然感到清爽,心才能靜得下來,體會到神清心靜的妙處。
這樣靜坐一段時間后,就感到腰酸背痛,兩肩發(fā)麻,心里也很煩亂,一下子進入了不好的境界??梢?,身心是互相影響、互相制約的,至此我才明白別人講的“氣脈不通難入定”的意思。
為了調(diào)整生理,活絡(luò)氣血,我改為先做幾節(jié)動功,然后站會兒樁順化一下氣機。做完適度的調(diào)整后,我再坐下來練靜功,這時候頭腦更容易清靜下來,身體也有微微的暖意。每次練功,身體上的酸痛不適總比上一次有所延后,靜心端坐的時間也越來越長。
二、昏沉散亂可防治
這個階段可能是我能初步地靜下來,所以反而覺得雜念分外得多,幾乎就是紛飛不斷了,越不想有雜念,雜念越多。后來聽從老師的告誡:“不要管它”。原因是“不能再有雜念了”本身便是雜念,以賊防賊,賊去賊入,又怎么能安寧?
練功中對雜念“不要管它”果然使我靜坐時焦躁的感覺消失了,可我又發(fā)現(xiàn)這時候自己非常容易順著雜念想下去,由此及彼,流轉(zhuǎn)不息。偶爾想知道自己剛オ“想到了哪里”,卻又想不起來,真正是昏沉而且散亂。
為了克服這種毛病,我慢慢地摸索著去觀心念,念頭來了,我不再想著去排斥它,而是下意識地判斷一下是善念、正念或者非善非惡的“客觀”,然后默念口訣:萬念歸一,心如止水。
隨著觀心止念功夫的熟練,我慢慢能比較自如地觀照心念了。我發(fā)現(xiàn),如果止念用得太死的話,很容易使自己緊張煩躁,“啥都不許想”事實上一兩次也辦不到,就象用圍堵想使水不溢一樣,雜念之流總會東沖西撞,反而不容易靜得下來。這當中,總之不要執(zhí)著,自然地運用,時而觀,時而止,是一個漸進的過程,欲速反而不達。
三、心如止水是真境
有一天我上坐練功時忽而起念:“心如止水”,止水只是相對地靜呵,可不是“心如死水”,死水一潭何來“活潑潑地真意”?于是我繼續(xù)練下去。收功后,我從這一次的境界中得出:靜坐中做到心如止水、清澈無染遠比心如死水、了無生氣更符合靜坐之道。從此以后,我在靜坐中偶爾有念頭生起也只是由它生滅,了然不生分析判斷之心。
幾次以后,逐漸進入了一種空闊靈動的境界,不是刻意的死寂枯空,大異以前的感受。而且,閉著眼內(nèi)視時,眼前也逐漸地形成一圓形的明亮亮的白色光團,在定境中很穩(wěn)定,稍有微細念頭,在圓光中立即有所反映。
這樣持續(xù)了半年,有一天晚上在靜坐中我忽然聽不到任何聲音,頓時感覺不到身體在哪兒,恍然進入了茫茫無邊的宇宙,只是心識還在。在一微細念頭也不起的情況下出了境界,回味當時在定境中所體驗的,是與一切生起和消亡都毫不相干的,幾年的靜坐體悟、我終于明白了何謂“空靈”。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guoxue/15801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