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鄭和下西洋
遠(yuǎn)在西方“地理大發(fā)現(xiàn)”時(shí)代以前的半個多世紀(jì),我國偉大的航海家鄭和已率領(lǐng)龐大的船隊(duì)
鄭和(公元1371—1435年)
明初為了“揚(yáng)威海外”
鄭和的船隊(duì)龐大
他們所到之處
,主要進(jìn)行經(jīng)濟(jì)文化交流活動,通過“朝貢貿(mào)易”和“赍[jī機(jī)]賜貿(mào)易”的方式,用中國的茶、絲、瓷器、金銀等交換各地的香料、染料、珠寶等。以以物易物、禮尚往來的平等態(tài)度進(jìn)行中外經(jīng)濟(jì)文化交流鄭和的大規(guī)模航?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2)地理新認(rèn)識
隨著航?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鄭和航海圖》是鄭和及其海師在長期航海實(shí)踐中所測繪和使用的海洋地圖
,由茅元儀的《序》、《自寶船廠開航從龍江關(guān)出水直抵外國諸蕃圖》和《過洋牽星圖》三部分組成,共24頁(序一頁,地圖20頁,《過洋牽星圖》二頁,空白一頁)表2《鄭和航海圖》部分主要域外地名表
《鄭和航海圖》地名
今地
占城國
新洲港
真臘國
暹羅國
交蘭山
吉利悶
爪哇國
吉蘭丹港
舊港
淡馬錫
滿剌加
越南南部
越南歸仁
柬埔寨
泰國加里曼丹西南散巴角海上的蓋拉姆島
爪哇三寶壟海上的卡里摩爪哇群島
爪哇島
馬來半島東岸之吉蘭丹
蘇門答臘的巨港
新加坡
馬來半島西岸馬六甲
(續(xù)表)
《鄭和航海圖》地名
今地
翠蘭嶼
打歪
落坑
撒地港
榜葛剌
烏里舍城
靈列補(bǔ)
錫蘭山
高郎務(wù)
麻里溪溜
甘巴里頭
小葛蘭
古里國
坎八葉城
新得
木克郎
查實(shí)
忽魯謨斯
麻實(shí)吉
佐法兒
阿丹
木骨都束
卜剌哇
麻林地
孟加拉灣尼科巴群島
緬甸南部土瓦
緬甸仰光
孟加拉國吉大港
印度之孟加拉
印度東海岸的卡塔克
印度東海岸的馬德拉斯
斯里蘭卡
科倫坡
馬爾代夫群島北之島
印度南端科摩林角
印度西海岸奎隆
西印度卡里卡特
印度西海岸坎貝
巴基斯坦信德
伊朗馬克蘭
伊朗賈斯克角
霍爾木茲海峽之Djeroun島
阿拉伯半島東北角馬斯喀特
阿拉伯半島佐法爾
亞丁
索馬里摩加迪沙
索馬里布臘瓦
肯尼亞馬林迪
馬歡
其國邊海倚山
總之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guoxue/16037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但為何會迅速敗亡了 原因很簡單" onerror="nofind(thi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