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體重指數(shù)(BMI)是較常用的衡量指標,體重指數(shù)(BMI)=體重(kg)/身高(m)2。WHO提出BMI≥25為超重,≥30為肥胖,亞太地區(qū)肥胖和超重的診斷尺度專題研討會,依據(jù)亞洲人往往在BMI相對較低時就易泛起腹型或內(nèi)臟肥胖,并顯示患者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及蛋白尿的危險性顯著增加,故提出BMI≥23為超重,BMI≥25為肥胖。
2、理想體重理想體重(kg)=身高(cm)-105;或身高減100后再乘以0。9(男性)或0。85(女性),實際體重超過理想體重的20%者為肥胖;超過理想體重的10%又不到20%者為超重。
3、體脂的分布特征可用腰圍或腰臀圍比(WHR)來衡量。腰圍為通過腋中線肋緣與髂前上棘間的中點的徑線間隔;臀圍為經(jīng)臀部最隆起處部位測得的間隔;腰臀比(WHR)為腰圍與臀圍的比值,腰圍男性≥90cm,女性≥80cm,腰臀比WHR>;;0。9(男性)或>;;0。8(女性),可視為中央型肥胖。
4、皮下脂肪堆積程度可由皮脂厚度來估計。25歲正凡人肩胛皮脂厚度均勻為12。4mm,大于14mm為脂肪堆積過多,肱三頭肌部位皮脂厚度:25歲男性均勻為10。4mm,女性均勻為17。5mm。
5、內(nèi)臟脂肪可用B型超聲、雙能X線、骨密度儀、CT掃描或磁共振測定。在確定肥胖后應(yīng)鑒別屬單純性肥胖或繼發(fā)性肥胖。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anfeimeirong/6296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單純性肥胖癥的診斷與分型
下一篇: 男性肥胖癥的飲食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