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歲寶寶觸覺發(fā)育的指標
1個月:寶寶出生一周,觸覺敏感性已經(jīng)得到很大的發(fā)展,寶寶對身體接觸,特別是對手心和腳心的接觸非常敏感。大人用手輕觸寶寶的手心和腳心,寶寶會有反應。一周后,寶寶對觸摸和包裹的方法也十分敏感,喜歡柔軟而不是粗糙的感覺,不喜歡被粗魯?shù)拿?。舒適的尿布和柔軟的衣物布料會比粗糙的衣服更讓寶寶安靜。
2個月:由于先天反射還沒消失,會經(jīng)常賺著拳頭。
3個月:寶寶伸出大拇指或食指,寶寶會抓握。大人將手指或能發(fā)出聲響的帶有柄的物體放入寶寶手中,看寶寶是否抓握。同時會主動伸出小手拍打玩具,玩具在手中停留的時間延長。給寶寶提供玩具,但以質(zhì)地柔軟的布玩具為佳。
4個月:大腦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發(fā)育逐漸完善,條件反射性反應逐漸消失,會主動伸手抓住逗引他的東西。多和寶寶玩耍,拿東西逗寶寶抓握,他會主動伸手抓握。
5-6個月:觸覺越來越敏銳,對人的撫摸和抱抱很敏感。抱寶寶的時候宜輕柔,力度大或者用力不當時寶寶感覺不舒服時會有排斥等表現(xiàn)。喜歡和爸爸媽媽和看護他的親人的接觸。陌生人和寶寶互動,寶寶明顯不喜歡,而爸爸媽媽的擁抱會讓寶寶感覺安全舒服。
7-8個月:看到東西伸手就去抓,不管什么都會往口里放;手的動作從被動到主動,由不準確到準確。給寶寶準備一些能拿著、搖著、轉(zhuǎn)著玩的玩具,如皮球、不倒翁、塑料娃娃、喇叭、鈴鐺等等,觀察寶寶是否流暢地抓握玩耍。手眼協(xié)調(diào)能力增強,能將眼睛看到的和自身的身體動作建立聯(lián)結(jié)反應,寶寶清醒時經(jīng)常在玩自己的雙手,兩手在眼前握著,手指亂動狀。向?qū)殞氉龉砟?,觀察寶寶會試圖模仿與否;和寶寶對坐,問寶寶五官位置,讓寶寶指五官;剛開始可能會知錯,但經(jīng)過一段時間訓練,寶寶可以準確指出五官。
9-10個月:孩子9個月時,能用眼睛去找從手中掉下的東西;手上拿著一根小棒去敲打另一個物品,尤其喜歡敲打能發(fā)出聲音的玩具。10個月時,寶寶的的手指會更加靈活,如果玩具掉到桌下面,還會知道去尋找丟掉的玩具。在碗里放一些小珠子,引導寶寶抓起,觀察寶寶能否順利抓握。
1歲左右:這時寶寶常常是小手高高舉起,過一段時間小手才會慢慢放下來,最后才能“甩開膀子”行走自如。這是寶寶在依靠小手尋找平衡。
2-3歲:寶寶開始對自己排泄器官的觸覺信息開始敏感,會有意識地用手觸摸排泄器官,解便的過程會讓寶寶感到快意。
3-6歲:逐步走向規(guī)范的活動。這個時期,在人類對觸覺刺激的兩大反應中,當識別系統(tǒng)的發(fā)展終于超越了防御系統(tǒng)時,學習能力將有突破性的進展。這時,媽媽所要做的就是為寶寶提供各種安全玩具讓他把玩,以促進手的辨識能力的發(fā)展,同時輔助視知覺,從而進一步推進手眼協(xié)調(diào)能力的提高。此外,父母還要經(jīng)常與寶寶一起游戲,開展有意義的對話和互動,這對于寶寶觸覺的發(fā)展都是大有裨益的。
1:可以給孩子玩筷子之類的東西嗎?
在孩子的成長階段,可不可以給他玩筷子類的物件,如果在孩子練習走路時最好不要,因走不穩(wěn)容易在倒地時傷到自己。孩子走路不穩(wěn),很容易摔倒,如果手里拿著筷子之類的東西,那么很容易傷害到自己。曾經(jīng)見到一篇報道,一個一歲多的孩子要玩兒筷子,媽媽急著要上班,就給了孩子。可是孩子看見媽媽穿鞋要上班,急了,跑著追媽媽,沒想到,一下子摔倒了,一雙筷子順著孩子左眼齊刷刷地扎了進去,而且深達筷子的2/3,孩子危在旦夕。所幸,孩子命大,在社會各界的通力配合、幫助下,孩子的性命和眼睛都保住了,但是對視力有多大的影響,還是個未知數(shù)!這樣看來,筷子類的物件對孩子潛在危險還是蠻大的,孩子再大點懂事了就沒有關(guān)系了,不過也很少有懂事的孩子對筷子感興趣。
2:可不可以給孩子戴長命鎖?
很多家長都給孩子脖子上戴點什么,感覺這樣才好。長命鎖之類的東西,還是盡量不要給小嬰兒戴吧。孩子小的時候,會去抓、拽掛在脖子上的東西,這樣很容易引起孩子窒息。所以很多家長給孩子戴長命鎖的習慣是不好的,如果是線穿的更危險。
3:給孩子穿帶繩子的帽衫,可以嗎?
如果孩子可以到處跑的話,最好不要選擇,帶繩的帽衫容易掐到孩子,危險。案例:孩子們出來活動后,其他孩子都回教室了,只有這個孩子又溜出來偷偷去玩兒滑梯之類的玩具。等老師發(fā)現(xiàn)這個孩子不 在教室,出來找的時候,孩子已經(jīng)吊死在滑梯上了。事故的原因就是因為孩子在往下滑的時候,帽衫上的繩子掛在了滑梯上,孩子缺少足夠的自救能力,窒息而亡。最好的衣著現(xiàn)在則是簡簡單單的T恤。
4:孩子成長階段不適合睡的太柔軟,正確嗎?
孩子還小時最好不要給他睡的太軟,這反而有害。1歲以下的嬰兒,窒息是意外死亡的最大殺手,其中60%是發(fā)生在嬰兒睡覺的時候。孩子很容易把自己的臉埋入柔軟的枕頭、被子、墊被和長毛絨玩具里,蓋住自己的鼻和嘴,造成窒息。但是也不用過于硬,這樣腰部會有擱著的感覺。
正確的做法:
孩子睡覺的床上不要有太多的物件,最好不要有多余的東西。
孩子睡覺時只蓋到胸口,被子下端用東西壓著,防止寶寶拉被子壓住頭造成窒息。
天氣冷時也不要加2床被子,可以給寶寶穿暖點,但是不可勒著孩子。
苔發(fā)白不一定就是疾病的表現(xiàn)。從中醫(yī)來看,如果舌苔出現(xiàn)偏厚或者發(fā)白等情況,而身體無其他不適癥狀,一般認為是“上火”的表現(xiàn)。而這種情況還經(jīng)常會導致口腔里有難聞氣味,甚至出現(xiàn)口臭。因此,建議您可以在刷牙時用牙刷輕刷舌苔,在飲食上最好以清淡為主。如果這種情況持續(xù)時間較長,就該到醫(yī)院口腔科看看了,因為舌苔發(fā)白也有可能是腸胃疾病表現(xiàn)出的癥狀。
舌頭上的物質(zhì),一般為綠色或黃色,可用小刷子輕輕刷除。吃飯前刷去舌苔,可增加味覺,不知不覺中食量就會比平時更少哦,無形中可以達到減肥的效果舌診舌診是中醫(yī)診斷疾病的重要方法。舌通過經(jīng)絡(luò)與五臟相連,因此人體臟腑、氣血、津液的虛實,疾病的深淺輕重變化,都有可能客觀地反映于舌象,通過舌診可以了解臟腑的虛實和病邪的性質(zhì)、輕重與變化。其中舌質(zhì)的變化主要反映臟腑的虛實和氣血的盛衰;而舌苔的變化主要用來判斷感受外邪的深淺、輕重,以及胃氣的盛衰。中醫(yī)將舌劃分為舌尖、舌中、舌根和舌側(cè),認為舌尖屬心肺,舌中屬脾胃、舌根屬腎,舌兩側(cè)屬肝膽。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ankang_11/8209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中老年人健康保障唐樂敏
下一篇: ?老人體質(zhì)不同散步姿勢有所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