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飲食調(diào)養(yǎng)
1. 養(yǎng)成良好的哺乳習慣
,盡量延長夜間喂奶的間隔時間。2.養(yǎng)成良好飲食習慣
3.食物宜細、軟
4. 嚴格控制冷飲
(二)起居調(diào)攝
1. 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
2. 養(yǎng)成良好的小便習慣
3. 衣著要寬松,不可緊束而妨礙氣血流通
4. 春季注意保暖,正確理解“春捂”;夏季納涼要適度
5. 經(jīng)常到戶外活動
(三)推拿方法
1. 摩腹
(1)位置:腹部
(2)操作:操作者用手掌掌面或示指、中指、環(huán)指的指面附著于小兒腹部
(3)功效:具有改善脾胃功能
2. 捏脊
(1)位置:背脊正中,督脈兩側(cè)的大椎至尾骨末端處
(2)操作:操作者用雙手的中指
從第2遍開始的任何一遍中,操作者可根據(jù)不同臟腑出現(xiàn)的癥狀
(3)功效:消食積
、健脾胃、通經(jīng)絡。3. 穴位按揉
(1)足三里穴
①位置:在小腿前外側(cè)
,當犢鼻下3寸,距脛骨前緣一橫指處②操作:操作者用拇指端按揉
③功效:具有健脾益胃
(2)迎香穴
①位置:鼻翼外緣中點旁,當鼻唇溝中
②操作:雙手拇指分別按于同側(cè)下頜部
③功效:具有宣通鼻竅的作用
(3)四神聰穴
①位置:在頭頂部
②操作:用手指逐一按揉
③功效:具有醒神益智的作用。
4. 注意事項
(1)根據(jù)需要準備滑石粉
(2)操作者應雙手保持清潔,指甲修剪圓潤
(3)天氣寒冷時,要保持雙手溫暖
(4)手法應柔和
,爭取小兒配合。(5)局部皮膚破損
、骨折不宜按揉。春意融融,室外活動
入春之后
,天氣由寒轉(zhuǎn)溫,大地開始解凍,草木逐漸萌發(fā)新芽,明媚的春光照在身上格外溫暖,綠地的負氧離子也在增加。而且經(jīng)過了一冬的閉藏,人體的氣血也隨著春天的到來開始萌動、流通,孩子的新陳代謝和生長發(fā)育也活躍起來,這時候增加室外活動,帶孩子到室外曬太陽,呼吸新鮮空氣,正好可以促進氣血的運行,舒展筋骨,促進生長。暖融融的陽光照在身上
,還能幫助孩子更好地獲得維生素D,攝取鈣和磷,讓骨骼長得結(jié)實春寒料峭
早春氣候多變,冷暖莫測
寒從腳下起
,腳的保暖很重要,這時穿衣要注意下厚上薄。頭是陽經(jīng)會合之處,陽氣旺盛,除了囟門未閉的小寶寶需注意頭部保暖外,大點的孩子就不用再捂著厚帽子了,頭可以涼些,以便祛散內(nèi)火。春氣升發(fā)
,芽菜春餅入春之時
,陽氣初升,萬物隨陽而生,但力有不足。傳統(tǒng)習俗認為,芽苗類的食物最具有升發(fā)之性,入其時節(jié)吃這些食物,有助于陽氣勃發(fā),生機旺盛此外
春風和煦
,調(diào)暢情緒中醫(yī)認為
,肝臟氣機舒暢與人的情緒好壞關系非常密切。肝臟對應的是春季,也需要升發(fā)。如果情緒抑郁、煩惱會傷及肝。人的心情變化就好像天氣一樣
,春風和煦、微風輕拂時,情緒也開朗、舒暢;如果心情不好,就像狂風大作的天氣那樣,會吵鬧知道了這一特點,我們更要多包容孩子
春暖花開,慎防過敏
春天生機盎然
如果孩子對粉塵敏感
春干風燥
水是人體的重要組成部分
但春季風干物燥
每次給孩子洗臉
春色滿園
中醫(yī)認為“肝開竅于目”
要引導孩子從小養(yǎng)成好的用眼習慣
小孩脾胃虛損
,運化失宜,消化吸收功能長期障礙所致,可以調(diào)理脾胃為主,促進脾胃功能恢復。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ankang_11/8252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
上一篇:
?老人吃飯出汗要怎么治
下一篇:
?體寒宮寒的癥狀與如何調(diào)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