誤區(qū)1:多吃豬肝可補血
豬肝是豬體內最大的解毒器官
誤區(qū)2:阿膠可以補血
很多人都認為阿膠補血
誤區(qū)3:紅糖補血效果好
民間一直流行紅糖水可補血的說法
誤區(qū)4:喝牛奶可以補鐵
牛奶是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與其他營養(yǎng)物質
誤區(qū)5:吃紅棗可補血
吃紅棗的確可補血,但是只是單吃紅棗就幾乎沒有補血了
,因為單吃紅棗,人體的吸收率不高,所以其效果不明顯?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誤區(qū)6:吃肉不如吃菠菜
菠菜是蔬果中少有的含鐵量較高的蔬菜,于是許多愛美的女性就覺得吃菠菜既可補鐵補血
,又可以保持曼妙的身材,便更傾向于吃菠菜,少吃肉?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大多女性存在兩種問題:一個是血氣不足
,自然流通不暢,而另一個則是血氣凝結,堵塞了,所以也走的不暢快。那么,針對這兩種狀況,我們就要懂得補血養(yǎng)血,自己調養(yǎng)自己的身心。常按天樞穴(足陽明胃經之穴)
,可使胃經和大腸經保持活絡,促進胃經內氣血循環(huán),幫助氣血由胃經輸向大腸經。胃經氣血充盈,則消化功能增強
,就給生血系統(tǒng)提供足夠的精微物質,為補血提供最基礎的動力;大腸經氣血充盈,則可保證循、環(huán)排泄機能正常,即止瀉又通便,保持腸道清潔二
俗話說補血找血海
拍打或按摩血海穴
每天上午9-11點拍打(每次10秒
,連續(xù)3-5次)或按摩(輕柔每側3分鐘)血海穴,晚上21-23點再艾灸此穴,對婦女月經不調、痛經及因氣血瘀滯引起的肥胖、關節(jié)痛等癥有效。三、三陰交穴
三陰交穴(屬足太陰脾經之穴)是肝
、脾、腎交匯的穴位,脾統(tǒng)血、肝藏血、腎生血,因此每天上午11點
常按三陰交穴
四
刺激足三里穴(足陽明胃經之穴)
對氣血虧虛引起的頭暈
按摩或艾灸足三里
五、關元穴
足三里
六
隱白穴(屬足太陰脾經之穴)統(tǒng)血
鼻子出血
“太陰根于隱白,名曰陰中之陰
七、髀關穴
髀關穴(足陽明胃經之穴)是胃經中脾土微粒沉降之處
,是小腹之陰與股前之陽交匯之處,是調節(jié)下肢胃經之總穴。此穴用法:寒則補而灸之
多按此穴
八
下關穴(屬足太陰脾經之穴)是膽經和胃經交會穴
功效:通經利竅、舒經活血、促進新陳代謝
腎虛缺血導致的牙痛:隱隱作痛
胃火導致的牙痛:牙痛劇烈、牙齦紅腫
九
、期門穴期門穴(足厥陰肝經)是足太陰、厥陰
、陰維諸經之會處。功效:呵護肝臟,避免肝血虛
,常按此穴,對肝血不足有良效十、章門穴
章門穴(足厥陰肝經)是足厥陰
、帶脈會合之處。功能:疏肝健脾;調節(jié)五臟氣血,使五臟之間相互協(xié)調
。脾臟不好的人按摩此穴有疼痛感
。艾灸章門及期門、足三里、內關,可協(xié)調五臟、調節(jié)肝臟和胃部的氣血。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ankang_11/8290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