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針刺禁忌:
1、部位禁忌:重要臟器部位不可針。大血管所過之處應禁刺。重要關節(jié)部位不宜針刺。
2、腧穴禁忌:孕婦禁針合谷、三陰交、缺盆以及腹部、腰骶部腧穴。小兒禁針囟會。女子禁針石門。3、病情危重預后不良的禁針?!秲冉洝诽岢鑫鍔Z、五逆禁針既是此意。
4、大怒、大驚、過勞、過饑、過渴、房事、醉酒等禁針。
二、灸法禁忌:
1、穴位禁灸,如啞門、風府、天柱、承光、頭臨泣、頭維、絲竹空、攢竹、睛明素蓼、禾蓼、顴蓼、迎香、下關、人迎、天牖、天府、周榮、淵液、乳中、鳩尾、腹哀、肩貞、陽池、中沖、少商、魚際、經渠、地五會、陽關、脊中、漏谷、陰陵泉、條口、犢鼻、陰市、伏兔、髀關、申脈、委中、殷門、承扶、白環(huán)俞、心俞等。
2、病證禁灸:病在三陽不宜灸,陰虛內熱者不宜灸,表證不宜灸,溫熱病不宜灸,濕熱病不宜灸等。三、根據現代醫(yī)學研究及臨床實踐看,過去古代的禁針、禁灸有時代的局限性,現代臨床實踐中,許多禁忌已經不存在。因此,這些論述僅供臨床參考。
1.滯針:針刺進皮后,有時遇到捻轉、提插發(fā)生困難,甚至不能將針退出者,稱為“滯針”。大多因受術者緊張而引起肌肉痙攣,或捻轉幅度太大以致肌纖維纏繞針身所致。對精神緊張者應解除其顧慮,放松肌肉,或在附近按摩。若因肌纖維纏繞針身,可反向捻轉,待針松動后出針。
2.暈針:初次接受針刺者往往由于精神過于緊張,或體質虛弱,疲勞、空腹,或針刺手法過強等原因,均易引起暈針。其表現為頭暈眼花、面色蒼白,心慌氣短、多汗肢冷等。出現暈針現象時,應立即全部出針,平臥,放低頭部,喝少量涼開水,休息片刻即可恢復。
3.刺傷重要臟器:針刺過程中或留針時出現心跳增快、氣悶、紫紺等癥狀,大多是由于刺傷心、肺,腎、髓等重要臟器而引起,應立即送醫(yī)院搶救。
4.斷針:多因針身銹損剝蝕,或捻轉手法太強,或滯針、彎針后處理不當,致使針身折斷,殘斷留在體內。此時要沉著、冷靜,用左手固定穴位周圍皮膚,不要移動體位,如斷端露于皮外的,可用手或鑷子拔出,如斷針深不可見,應手術取出。
5.彎針:進針時指力不勻,用力過猛,或進針后因強烈針感使針刺部位的肌肉急劇收縮,或留針時變動體位,均可使針身彎曲。遇到彎針,宜將針順勢拔出。如因體位變動所造成,應先恢復原來體位,然后出針。
灸時輕度暈針,表現為精神疲倦,頭暈目眩,惡心欲吐;重度暈針、表現為心慌氣短,面色蒼白,出冷汗,脈象細弱,甚則神志昏迷,唇甲青紫,血壓下降,二便失禁,脈微欲絕等癥狀。
暈針發(fā)生的常見原因
1、體質原因為最主要的誘因之一。臨床多見的是體質虛弱,饑餓,疲勞者易發(fā)生暈針。另外,酒后針刺也容易導致暈針;其次是過敏體質、血管神經機能不穩(wěn)定者。不少無明顯原因的暈針者,往往可從體質中找到原因。
2、心理原因亦為主要原因。多見于初次針灸者,由于缺乏體驗,而產生恐懼、畏痛、心情緊張等情緒。其中以憂郁質人格患者發(fā)生暈針者最多??赡苁怯捎趹n郁質人格性格內向,情感壓抑,遇刺激既易興奮,又易抑制,易發(fā)生植物神經調節(jié)功能紊亂。
多見于初次接受針刺治療的患者,其他可因精神緊張、體質虛弱、勞累過度、饑餓空腹、大汗后、大瀉后、大出血后等。也有因患者體位不當,施術者手法過重以及治療室內空氣悶熱或寒冷等。
如果暈針應該立即停止針刺,起出全部留針,扶持患者平臥;頭部放低,松解衣帶,注意保暖。輕者靜臥片刻,給飲溫茶,即可恢復。如未能緩解者,用指掐或針刺急救穴,如人中、素髎、合谷、內關、足三里、涌泉、中沖等,也可灸百會、氣海、關元、神闕等,必要時可配用現代急救措施。暈針緩解后,仍需適當休息。
江西一醫(yī)生針灸扎錯人致患者半昏迷,你如何看待這場鬧劇?最近的這一則新聞,引起了許多網友的強烈關注。醫(yī)生針灸作為我國比較重要的傳統(tǒng)中醫(yī)項目。經常在許多中醫(yī)治療的療程當中可以看見它的存在,但這次這位江西醫(yī)生的失誤似乎有些嚴重,當然具體的情況還要看關注官方發(fā)布的報道,具體的情況如何我們先靜待其變,但是可以確定的是,這樣的事情發(fā)生,需要我們的警惕。
一,中醫(yī)針灸針灸項目是我國傳統(tǒng)中醫(yī)文化里面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在現在許多疾病的治療過程當中,都有中醫(yī)針灸參與的身影,中醫(yī)針灸加上一些現代科技的輔助治療,將會取得非常好的成果例。如面癱這類疾病通過針灸,加上一些電療可以有效的治療面癱這種疾病,也成為了許多遭受此類疾病患者的福音,所以現在社會上一些質疑中醫(yī)到底有沒有用的聲音,可以很明確的再次說明,中醫(yī)是非常有用的。
二,醫(yī)生的行醫(yī)資格當然關于江西的這一個事件,我們也需要理性看待。相關的調查也在進行當中,我們首先肯定是要先去了解了解這位醫(yī)生是否是具有行醫(yī)資格,是否有相關的執(zhí)照,如果有的話那么就可能只是這位醫(yī)生的失誤導致患者昏迷,醫(yī)生失誤在醫(yī)生給患者的治療過程當中也不算是少見,依法依規(guī)處理就可以了。
三,依法依規(guī)進行處理我國的行醫(yī)準則還有民法典體系當中都有醫(yī)生操作失誤,導致患者的人身身體健康受到損傷,受到傷害時都可以通過這些法律條款,進行處理。如果這次醫(yī)生導致了患者產生嚴重后果,那么這位醫(yī)生肯定是要面臨著一些民事賠償責任的,如果患者導致患者有嚴重的傷亡發(fā)生,那么這位醫(yī)生可能還要面臨著一些刑事處罰。
以上,歡迎大家評論補充,寫作不易,歡迎各位點贊關注。
針灸是中醫(yī)中比較傳統(tǒng)的治療疾病的方法,針灸是利用特殊的器具在身體的一些穴位進行扎針,但是有些人在針灸的時候,會有暈針的現象,特別的害怕針灸,不知道是什么原因造成的,那么針灸時暈針怎么辦?針灸時暈針的原因是什么呢?
1、如何預防針灸時暈針
隨著針灸療法在治療疾病和日常保健中所起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視,嘗試針灸的人也越來越多,可暈針卻成為很多人針灸時的最大困擾。有些人還沒等醫(yī)生進針,就頭冒冷汗、面色蒼白、站立不穩(wěn),嚴重的則喪失意識、昏倒在地。還有的暈針現象發(fā)生在醫(yī)生進針幾分鐘之后,病人出現血壓下降,瞬間暈厥。
早在《黃帝內經》中,曾用不少篇幅提及暈針的防范:“無刺大醉,令人氣亂;無刺大怒,令有氣逆;無刺大勞人,無刺新飽人,無刺大饑人,無刺大渴人,無刺大驚人”(《素問·刺禁論》)。如何防范針灸時暈針?下面為大家介紹如何從心理和生理上防范暈針。
1、心理預防
主要針對有猜疑、恐懼心理者,或針灸時哭笑、驚叫、戰(zhàn)抖、躲避、肌肉痙攣。伴有瞳孔、血壓、呼吸、心跳、皮溫、面色、出汗等植物神經系統(tǒng)和內分泌功能改變者。均可作預先心理預防,以避免出現暈針等不良反應。共分三法:
(1)語言誘導:施灸前,先耐心給患者講解針灸的具體方法,說明可能出現的針灸的感覺、程度和傳導途徑,以取得患者的信任和配合。
(2)松弛訓練:對好靜、壓抑、注意力易于集中、性格內向的患者,令其凝視某物體,待其完全進入自我冥想(入靜)狀態(tài)后,始行灸刺。
(3)轉移注意力:對急躁、好動、注意力渙散、性格外向的患者,可令患者作一些簡單的快速心算,或向其提出一些小問題,利用其視、聽覺功能和思維活動等,轉移其注意力,促進局部組織放松。
2、生理預防
饑餓患者,灸前宜適當進食;過度疲勞者,應令其休息至體力基本恢復。特別對有暈針或暈灸史者,最好采取側臥位,簡化穴位,減輕刺激量。
在施灸過程中,一旦患者有先兆暈灸癥狀,應立即處理。灸療結束后,最好能囑患者在診室休息5~10min后始可離開,以防延遲暈灸。
那么針灸時為什么會暈針?針灸時暈針的原因,一起來看看。
2、針灸時暈針的原因
1、心理因素
主要見于首次接受針灸治療或有過暈針史的患者。針灸常給患者帶來一定強度的痛覺刺激,引起患者的痛覺反應,從而使肌肉收縮,精神高度緊張,進而出現呼吸加快、出汗、暈厥等癥狀。
2、生理因素
疼痛由身體表面或深部的感覺神經末梢受到刺激所引起,它是身體對有害物刺激所發(fā)出的警告反應。當一個人極度疲勞或虛弱,身體的抵抗反應和控制反應降低,于是對很小的刺激也會產生與刺激強度不成比例的夸大反應,就比較容易發(fā)生暈針。
3、體位因素
大量臨床觀察顯示,取平臥位進行針灸時,暈針發(fā)生率較低;而取坐姿接受針灸時,暈針發(fā)生幾率則大大增加。其原因是坐位時血流蓄積于下肢,回心血量少,心輸出血量少,收縮壓下降,因而影響了腦部供血,使暈針發(fā)生率大于平臥位。
4、環(huán)境原因
環(huán)境和氣候因素也可促使暈針,如氣壓低之悶熱季節(jié),診室中空氣混濁,聲浪喧雜等。
如果之前有暈針的經歷,一定要在進針之前告知醫(yī)生,醫(yī)生會在治療過程中有針對性地簡化穴位,減輕刺激量,預防暈針的發(fā)生。
3、針灸減肥注意事項
1、不是“餓瘦”的
針灸減肥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不主張各位為了達到迅速減肥的目的,而過度節(jié)食。因為針灸施針本身就有抑制食欲的效果,如果減肥者再過度節(jié)食的話,攝入的能量不足以支持人體的基礎代謝,基礎代謝太弱會引發(fā)一系列器官功能障礙。況且,如果一旦停針,減肥者恢復食欲后,會迅速反彈。所以在針灸減肥過程中建議各位適當控制食欲即可。
2、針灸減肥應均衡飲食
減肥期間的營養(yǎng)搭配是很重要的,一方面要控制食物熱量攝入,另外一方面要保證身體得到足夠豐富的營養(yǎng)。盡量多攝入蛋白質豐富的但熱量較低的蛋類、雞肉、魚肉和維生素豐富的水果蔬菜,不吃肥肉、甜食。
3、并非“一針見效”
正如前面提到的,針灸減肥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所以并非每次扎幾針,就能馬上看到身體減重1斤或幾斤,即便有的肥胖過度的人接受針灸減肥的初期會看到明顯的減重,但是因為針灸主要的通過調節(jié)新陳代謝幫減肥者建立一個新的平衡,只有新的平衡建立以后,這些減重才是有意義的,才不會反彈。
4、針灸減肥適宜人群
針灸減肥只適用于身體各方面都已經發(fā)育成熟的成年肥胖癥患者,因為成年人的內分泌、脂質代謝已經比較成熟了,針灸可以進行調理。如果是處于生長發(fā)育期的未成年人進行針灸減肥,容易造成內分泌紊亂。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ankang_11/8353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寶貝護理在冬季 同樣不可怠慢
下一篇: 針灸的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