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凍傷根據(jù)程度的分型:簡單的說,凍傷的程度與燒傷一樣分為四種,即:紅、腫、熱、皰。
1.度凍傷,臨床表現(xiàn):為局部皮膚紅斑及輕度水腫。解凍復溫后:局部皮膚立刻變紅或紫紅、腫、充血。病人感到局部熱,癢或燒灼痛。預后恢復:癥狀數(shù)日后消失恢復,皮膚不留痕跡,功能不受影響。
2.度凍傷,臨床表現(xiàn):皮膚有水泡或大皰形成,泡內(nèi)有黃色粘稠液體或粘稠血漿。解凍復溫后:局部較為劇烈的疼痛,并對冷熱刺痛不敏感。預后恢復:癥狀于數(shù)日后消失恢復,皮膚不留痕跡,功能同樣不受影響。
3.度凍傷,臨床表現(xiàn):全皮壞死。解凍復溫后:皮膚呈褐色、黑色,出現(xiàn)明顯壞死。有時皮膚也會變白然后壞死。預后恢復:皮膚恢復后留有斑痕和功能障礙。屬較為嚴重的凍傷表現(xiàn)。
4、度凍傷,臨床表現(xiàn):身體某部位壞死脫落,如肢端,肢體。解凍復溫后:皮膚逐漸變成褐色、黑色,出現(xiàn)明顯壞死。有時皮膚也會變白然后壞死。預后恢復:皮膚留有斑痕和功能性障礙,留有殘疾。
二、根據(jù)環(huán)境與部位,凍傷的分型:
1.依凍傷環(huán)境分為:“戰(zhàn)壕足”,“水浸手、水浸足”等
2.依凍傷部位分為:可分為局部凍傷和全身凍傷
三、引起凍傷的原因及處理辦法
局部凍傷原因:
1.一般低溫環(huán)境下(0度左右)局部熱量丟失增多,體溫降低;
2.衣袖、褲管綁扎過緊,血脈流通不暢影響血液循環(huán),加重凍傷;
3.飲食熱量攝入不夠;
4.損傷所致的出血、休克造成局部熱源減少
局部凍傷癥狀:冰涼、蒼白、堅硬、麻木;紅腫、刺痛、灼痛、水皰;皮膚由青紫色、灰白色轉為黑色,咖啡色
局部凍傷侵害的位置:面部、鼻子、耳廓、肘部、前臂、腕部、手指、腳趾、踝。
暴露處陷于積雪可傷及臂,腹壁、外生殖器。
凍傷緊急處理辦法:迅速脫離寒冷環(huán)境盡快復溫。那么如何復溫呢?把人浸泡在40—42度的水中,浸泡期間要不斷加水,以使水溫保持。待身體復溫后停止浸泡。局部用水或者肥皂水清潔后用凍傷膏。2度以上凍傷,需敷料包扎好。皮膚較大面積凍傷或壞死時,注射破傷風抗毒素或類毒素。
在野外無溫水的條件下,也可把傷者放在未凍傷人的腋下或腹股溝等地方復溫。注意,嚴禁火烤,雪搓,冷水浸泡或猛力捶打傷者患部。
全身性凍傷原因:常發(fā)生于高山探險或其他意外:在寒冷環(huán)境下逗留時間過久,保暖防寒措施不夠,陷于積雪或浸在冰水中醉酒、饑餓。
全身凍傷臨床表現(xiàn):開始時皮膚蒼白冰涼。復溫后面部有水腫、寒戰(zhàn)。隨體溫逐漸降低,患者感覺麻木、四肢無力、極度疲倦、神志恍惚出現(xiàn)幻覺。檢查發(fā)現(xiàn),呼吸慢而淺,心跳過緩,最終昏迷。嚴重時心跳、呼吸停止。
1、爬山即可以鍛煉腳力,又能鍛煉心肺功能
俗話說的好:“人老腳先衰?!敝灰说哪_有勁,就能跑能跳能走,就不易衰老,腳是人體之根。
經(jīng)常爬山可以增強下肢力量,提高關節(jié)靈活性,促進下肢靜脈血液回流,預防靜脈曲張、骨質(zhì)疏松及肌肉萎縮等疾病,而且能有效刺激下肢的六條經(jīng)脈及許多腳底穴位,使經(jīng)絡通暢,延緩衰老。
爬山時雙臂不停彎曲,這樣腰、背和頸部的關節(jié)和肌肉都在不停地運動,能得到很好的鍛煉,如此一來便可以促進身體能量的代謝,增強心和肺的功能。在大山中森林和草地的面積遠比城市中的綠地花草多得多。
因此在山間行走,對于改善肺通氣量、增加肺活量、提高肺的功能很有益處,同時還能增強心臟的收縮能力。
2、爬山可以塑造體形,刺激細胞生長
爬山屬于有氧運動,能使肌肉獲得比平常高出許多倍的氧氣,從而使血液中的蛋白質(zhì)增多,免疫細胞數(shù)量增加。
人體的正常代謝中會產(chǎn)生出一種叫自由基的有害物質(zhì),它能破壞人體細胞膜,溶解人體正常細胞,引起人體組織的衰老甚至變異。
氧氣負離子可以有效的結合體內(nèi)的自由因子,可以幫助體內(nèi)的有害物排出體外,而且在促進新陳代謝的同時,還能加快脂肪的消耗速度。
爬山對減少腿部脂肪,塑造上翹的臀部很有幫助。這種運動非常有助于腰、腹部的鍛煉,尤其有助于塑造曲線優(yōu)美而飽滿的翹臀因此爬山也有塑形功效。
堅持下肢承受力的運動,有助于改善關節(jié)功能,保持肌肉和運動器官的協(xié)調(diào),還可以增加骨中礦物質(zhì)的含量,減少骨質(zhì)疏松,有利于刺激骨細胞的生長。
3、爬山有助于緩解眼部疲勞
治療近視有一個最簡捷的辦法,就是極力眺望遠處,放松眼部肌肉。
然而城市中由于工業(yè)污染及熱島效應等因素,空氣中顆粒懸浮物較多,能見度較差。
山野之中,尤其是在山巔之上,可以使目光放至無限遠,解除眼部肌肉的疲勞。
4、登山具有磨礪意志力的作用
登山,要一步一步往上爬,還要一步一步走下來,是很辛苦勞累的事情。
當碰到絕壁或懸崖等困難時,都是對人的毅力耐力的考驗和磨煉,使人體對環(huán)境的適應性和耐受力也得到有效擴展。
5、登山具有超越自我享受成功的快樂體驗
在有限的登山時間里,可體會到人生經(jīng)歷中的起伏成敗的感受。高山、峭壁、溝壑等困難,是對自我體力和心理的挑戰(zhàn)。
當征服了前進路上一一困難后,就會享受到回歸自然的喜悅,平添征服困難的豪氣,感受到無比的興奮、快樂和滿足,感受到歷經(jīng)艱難達到巔峰后的獨特境界和樂趣。
6、登山具有陶冶情操增長知識的作用
在山區(qū)村落中,總是保存有著一些古代文化的遺跡,這些名勝古跡都成為在登山過程中順便游覽的附帶內(nèi)容,既觀賞又學習,既了解民情民俗又陶冶精神開闊眼界,有著別樣的心理滿足。
為對整天在室內(nèi)伏案工作的腦力勞動者來說,到空氣新鮮的野外爬山是一種最好的積極性休息,可使原來一切緊張的大腦細胞得到放松。
就像打開了阻抑著想象力發(fā)展的閘門,各種各樣創(chuàng)造性的思維會一齊涌現(xiàn)出來,任其奔騰,于是新的創(chuàng)造性勞動又開始了。
7、登山具有克服心理疲勞易放棄的弱點
運動是單調(diào)和艱苦的活動,使很多想運動而半途而廢。登山卻適應人們心理上好新奇、從眾的特點,不僅有明確的行程目標,還有充實、新鮮的旅途,減緩了過于單調(diào)重復運動帶來的疲憊心態(tài)。
而有時在困難和猶豫中,也會隨大家的行動而堅持達到目的地,可起到心理強制的作用。
因此每次登山都是一次新的愉悅的心理體驗。
8、登山具有放松心理壓力,調(diào)節(jié)情緒,提高精神興奮的作用
人們在生活、學習或工作中都有著或大或小的壓力,而爬山是最好的鎮(zhèn)靜劑。據(jù)科學研究表明,登山能刺激腦神經(jīng)多巴胺的釋放。
因此有人一爬山精神立刻興奮。在風景秀麗、空氣新鮮的山巒進行登攀時,可以使大腦皮層的興奮和抑制過程得到改善,舒緩緊張情緒,恢復精力,消除壓力。對神經(jīng)官能癥、情緒抑郁和失眠等也都有良好的治療作用。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ankang_11/8402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吃哪些食物可以壯陽的呢
下一篇: 老年體質(zhì)虛弱怎么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