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養(yǎng)脾胃很重要
中醫(yī)認為,脾胃乃人后天之本,關系到人體的健康。內傷脾胃,就容易感受外邪,招致百病。而春季濕氣較重,易傷脾胃,脾虛容易造成腹脹、腹瀉、厭食等癥狀。所以,中醫(yī)十分強調胃對人體的重要作用,春季更要注重調養(yǎng)脾胃。
初春時節(jié),早晚溫差較大。如果過早地卸下冬衣,穿上清涼的衣裝,腸胃可能會因為受涼而出現(xiàn)功能紊亂。與此同時,細菌、病毒在春季開始活躍,體弱者在外出活動時容易感染致病因子。此外,一些新鮮的水果在春季上市,但是瓜果生冷,一旦過于貪嘴,刺激腸胃,很快會產(chǎn)生不適癥狀。對生活和工作造成不小的影響。
保暖飲食要注意
胃病“三分靠治七分靠養(yǎng)”,專家建議,預防腸胃疾病,要從生活細節(jié)上入手,養(yǎng)好胃、保健康。
首先要注意保暖
俗話說“春捂秋凍”,為了美麗過早脫掉冬衣并不是健康的生活方式。春季晝夜溫差變化大,早晚外出要注意腹部的保暖,隨氣候的變化適時增減衣物。過敏人群更要注意減少外出。夜間睡覺時要蓋好被褥,以防止腹部著涼而引發(fā)胃腸痙攣或加重舊病。
在中醫(yī)里,提到胃就離不開脾,但中醫(yī)的“脾”與西醫(yī)不同,其有消化、運輸營養(yǎng)功能。因此,脾胃被合稱為“后天之本”,為人體的五臟六腑提供營養(yǎng)。
“養(yǎng)脾胃就是養(yǎng)元氣,養(yǎng)元氣就是養(yǎng)生命”。中醫(yī)認為,人身上有幾個穴位與脾胃息息相關,如中脘、太白、脾俞、關元、足三里等,每天選一兩個按摩,有益保胃健脾。此外,楊力針對常見的幾種脾胃問題給出了緩解妙方。
1、食積不消化,喝點蘿卜湯
用適量白蘿卜燉湯,可治氣脹食滯、飯食不消化;用3~5個山楂、5~10克陳皮泡水喝,同樣可以消食。
2、脾胃受寒,喝點生姜紅糖水
姜湯是民間廣為流傳的一種驅寒暖胃偏方,但姜湯一定要趁熱喝,發(fā)一身汗,體內的寒氣才會消散,覺得通體舒泰。
3、老人食欲不振,試試山藥生姜燉豬肚
用100克山藥、10克生姜、1個豬肚燉湯,連吃兩三天,能健脾暖胃,對改善食欲有明顯效果。
4、體虛腹瀉,熬點蓮子山藥大棗小米粥
用蓮子10克、山藥100克、大棗10個、小米適量熬粥,有助改善因脾虛引起的腹瀉。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ankang_11/8604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男性氣血不足怎么補呢
下一篇: 什么降火效果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