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感冒時常常會出現(xiàn)鼻塞、流鼻涕等癥狀,弄得人頭昏腦漲,無法入睡,中醫(yī)認為,可用按摩特定的穴位來緩解癥狀。那么,按什么穴位能緩解鼻塞呢?
按什么穴位能緩解鼻塞
1、迎香穴
位置:鼻翼外旁開5分,鼻唇溝內(nèi)。
主治:清熱散風,宣通鼻竅,預防感冒。適用于感冒、鼻炎、鼻塞、嗅覺不靈、口眼歪斜等病癥。
按摩手法:用雙手的食指進行按摩200-300次,進行局部的按摩。
2、鼻通穴
位置:鼻翼軟骨與鼻甲骨交界處,即鼻唇溝上端位置
主治:清利鼻竅、通絡止痛、宣絡鼻竅、疏風清熱,主治鼻炎、鼻出血、鼻部長疔瘡、流涕不止、鼻塞不通、頭痛等病癥。
按摩手法:兩手食指按住鼻通穴,緩慢用力,按揉的力度以感覺到酸脹為宜。每次2-3分鐘。
3、印堂穴
位置:在人體前額部,當兩眉頭間連線與前正中線之交點處。
主治:有醒腦通竅明目的功效。對慢性鼻炎引起的鼻塞與伴隨而來的頭昏、頭痛、嗅覺功能減退等也具有明顯的調(diào)理和改善作用。
按摩手法:用拇指在印堂穴上由下往上進行搓200次,可以起到緩解鼻塞的作用。
4、合谷穴
位置:在人的手背上,如果大家把五指并攏,就可以看到拇指和食指中間有一個肌肉,呈凸起的形狀,這個肌肉的最高點就是合谷穴。
主治:清熱解暑,緩解感冒引起的發(fā)熱、流鼻涕、鼻塞等癥狀。
按摩手法:采用按揉掐按以及點按的方法,用另一只手的大拇指尖,適當用力按摩合谷穴。
5、風池穴
位置:位于人的后頸部,在頭骨下邊的凹陷處。
主治:風池穴具有散風解表、醒腦開竅、通經(jīng)活絡之功效,為人體要穴。常按風池穴,不僅能對感冒鼻塞有效果,對于其他頭痛傷風等也能起到一定作用。
按摩手法:用大拇指按揉風池穴周圍的皮膚,以感覺到微微酸痛為宜。
6、太陽穴
位置:位于頭部眉毛外側。
主治:能解除疲勞、振奮精神、止痛醒腦,有效緩解感冒引起的頭痛、頭暈、鼻塞等癥狀。
按摩手法:按摩太陽穴30到50次,可有效減輕癥狀。
7、山根穴
位置:山根穴位于小兒兩目內(nèi)眥連線的中點上,處于鼻根的低洼處。
主治:目赤腫痛、迎風流淚、鼻塞不通等。按摩山根穴有開關竅、醒目定神的作用。
按摩手法:按摩時用中指指腹螺紋面著力,按揉兩目內(nèi)毗連線的中點處山根穴約100次左右。
以上穴位可以緩解鼻塞的癥狀,按摩的時候一定要找準穴位,并且注意用力適度,這樣就能對鼻子不通氣,鼻塞起到緩解作用。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ankang_11/8900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風池穴的準確位置和功效
下一篇: 人的臉部都有哪些穴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