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夏季就要來臨,你是否感覺身體有不適感呢?按照中醫(yī)理論來講,只要順應五行關系調(diào)理好五臟就可以讓身體保持在健康范疇內(nèi)。那么,夏季應該如何調(diào)理五臟呢?下面,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夏季應該如何調(diào)理五臟
1、肝火
表現(xiàn):脅肋脹痛,心煩氣躁,容易激動,口苦口干,眼睛發(fā)干、發(fā)紅,眼屎增多,頭痛尤其是頭頂痛。
降肝火的中草藥:菊花、桑葉、蟬蛻、熊膽、藕節(jié)、黃芩等。
肝火旺者可以飲用菊花茶,里面加入冰糖,可以加強清肝火的作用,而且口味也不錯。
2、肺火
表現(xiàn):干咳,痰中帶有血絲,鼻干,鼻子出血,便秘,氣喘,鼻孔起泡,出氣灼熱等。
降肺火的中草藥:桑白皮、黃芩、穿心蓮、西洋參、北沙參等。
對于肺火較盛的人來說,則可以在平時燉冰糖銀耳雪梨粥,能夠養(yǎng)陰潤肺,清火消痰。
3、胃火
表現(xiàn):牙疼劇烈,牙齦紅腫,口周潰爛,口臭,舌苔黃,或者伴有食欲亢進,便秘等。
降胃火的中草藥:石膏、黃連、白茅根等。
對胃火盛的人來說,則可以先將石膏30克打碎后煮水20分鐘,過濾用石膏水再加入粳米50克,綠豆50克,煮熟即可,也可加入適量的冰糖或者蜂蜜來調(diào)味,對于胃火有很好的清泄作用。
4、心火
表現(xiàn):煩躁不安,失眠多夢,舌尖生瘡,小便黃,甚至有灼痛感,口渴等。
降心火的中草藥:蓮子心、朱砂、丹參、竹葉、燈芯草、通草等。
對于心火較盛的人,可以沖泡碧綠的蓮子心和生甘草飲用來清心降火,這種飲料的味道,是苦中帶有甘甜,尤其是飲用之后,甘甜的后味很足。
5、腎火
表現(xiàn):咽喉疼痛,但基本不腫大,心煩失眠,腰酸腿疼,腳跟痛,夜晚手心、腳心發(fā)熱,心中煩熱。
降腎火的中草藥:黃柏、牡丹皮、知母、地骨皮、生地黃等。
如果確實是屬于熱性體質(zhì),稍微吃點油膩、辛辣食品就上火,那這種情況下,就要對自己狠一些了。除了盡量少吃這些油膩、辛辣食品以外,還要平時多喝一些菊花茶、金銀花茶、綠茶等能夠清熱的飲品,堅持調(diào)理,來改善自己的體質(zhì),以消滅體內(nèi)時刻都可能燃燒起來的火焰。
夏天驕陽似火,熱氣熏人,也是讓人不舒服的季節(jié),科學地養(yǎng)生在夏天更加重要。
很多人關心如何安度夏天,那么夏季要如何養(yǎng)生呢?
健脾祛濕
濕邪是夏天的一大邪氣,加上夏日脾胃功能低下,人們經(jīng)常感覺胃口不好,容易腹瀉,出現(xiàn)舌苔白膩等癥狀,所以應常服健脾利濕之物。
多選擇健脾芳香化濕及淡滲利濕之品,如藿香、蓮子、佩蘭等。
清熱消暑
夏日氣溫高,暑熱邪盛,人體心火較旺,因此常用些具有清熱解毒清心火作用的藥物。
如菊花、薄荷、金銀花、連翹、荷葉等來祛暑。
補養(yǎng)肺腎
按五行規(guī)律,夏天心火旺而肺金、腎水虛衰,要注意補養(yǎng)肺腎之陰。
可選用枸杞子、生地、百合、桑葚以及酸收肺氣藥。
冬病夏治
夏季養(yǎng)生免不了冬病夏治。
冬病夏治,即夏天人體和外界陽氣盛,用內(nèi)服中藥配合針灸等外治方法來治療一些冬天好發(fā)的疾病。
如用鮮芝麻花常搓易凍傷處,可預防冬季凍瘡;用藥膏貼在穴位上,可治療冬季哮喘和鼻炎。
按照中醫(yī)“四季側重”的養(yǎng)生原則,夏季補五臟應以養(yǎng)肝為先。
肝是人體中的最大腺體,猶如一個“化工廠”,具有代謝、肝汁分泌、解毒、凝血、免疫、熱量產(chǎn)生及水與電解質(zhì)的調(diào)節(jié)等功能。為什么強調(diào)春季注重養(yǎng)肝?按中醫(yī)理論,肝屬五行之木,春木旺,肝主事,因此春季護肝尤為重要。
抓住時機補肝臟。傳統(tǒng)醫(yī)學養(yǎng)生“四季側重”的原則認為春季肝臟當令,養(yǎng)陽益肝是首要,以防肝臟淤滯不暢,并提倡夏季養(yǎng)肝食為先和以臟補臟的方法。結合這一養(yǎng)生特點,從現(xiàn)代營養(yǎng)學的角度來看,膳食原則應該是高蛋白、高維生素、充足熱量的均衡膳食。所謂高蛋白就是要根據(jù)個人的具體情況適當?shù)卦黾拥鞍踪|(zhì)高的食物的攝入量。炎熱夏季,正是調(diào)養(yǎng)身體五臟的大好時機。下面是夏季養(yǎng)肝的幾種方法:
以臟補臟雞為先 雞在五行屬木,方位應東,內(nèi)應肝臟。雞肝味甘而溫,補血養(yǎng)肝,為食補養(yǎng)肝之佳品,較其他動物肝臟補肝的作用更強,且可溫胃。具體用法是:取新鮮雞肝3個、大米100克,同煮成粥服食??芍沃欣夏耆烁窝蛔?、飲食不佳、眼睛干澀或流淚。此外,老年人肢體麻木者,也可用雞肝5個、天麻20克,兩味同蒸服,每日1次,服用半月,便可見效。
以味補肝首選醋 醋味酸而入肝,具有平肝散淤、解毒抑菌等作用。肝陽偏亢的高血壓老年患者,每日可食醋40毫升,加溫水沖淡后飲服;也可用食醋泡雞蛋或醋泡黃豆,食蛋或豆,療效頗佳。平素因氣悶而肝痛者,可用食醋40毫升、柴胡粉10克沖服,能迅速止痛。
以血補肝食鴨血 鴨血性平,營養(yǎng)豐富,肝主藏血,以血補血是中醫(yī)常用的治療方法。取鴨血100克、鯽魚100克、白米100克同煮成粥服食,可養(yǎng)肝血,輔治貧血,同時這也是肝癌患者的保肝佳肴之一。
舒肝養(yǎng)血菠菜佳 菠菜為春天的應時蔬菜,它具有滋陰潤燥、舒肝養(yǎng)血等作用,對肝氣不舒及并發(fā)胃病的輔助治療常有很好的療效。
中醫(yī)五行理論認為,春季屬肝,首烏肝片便是一味春令進補的常用藥膳。具體的做法是:加水將首烏煮出較濃的藥液,從中取20毫升備用。再將250克鮮豬肝剔去筋洗凈后切成厚片,各15克的姜、蔥、蒜洗凈后,蔥切成絲,蒜切成片,姜切成粒;將豬肝片加入首烏汁和食鹽少許,用約10克濕淀粉將其攪拌均勻備用;把首烏汁、醬油各25克,白酒10克,食鹽4克,醋5克,濕淀粉5克和湯兌成滋汁;再將炒鍋置武火上燒熱放入油,燒至七八成熱,放入拌好的肝片滑透,用漏勺瀝去余油,鍋內(nèi)剩油約50克,下入蒜片、姜片略煸后放入肝片,然后將菠菜下鍋翻炒幾下,倒入滋汁炒勻,淋入明油少許,下入蔥絲,起鍋即成。本配方中的首烏補血烏發(fā),是古代著名的抗老益壽藥。
豬肝營養(yǎng)豐富,有補肝腎、益精血、烏發(fā)明目的功效。對肝腎虧虛、精血不足導致的頭昏眼花、視力減退、須發(fā)早白、腰腿疲軟等癥有很好的療效。
食補養(yǎng)肝食譜
茄汁青魚片:青魚補肝明目,養(yǎng)胃健脾。適用于久病體虛、神經(jīng)衰弱、慢性肝炎、慢性腎炎。 韭菜豬肝湯:韭菜性溫辛香,夏天吃最能助益陽氣,以其配豬肝可補養(yǎng)肝血。適用于肝病、夜盲癥、便秘等病患。
黑米粥:黑米性平味甘,含15種氨基酸及多種維生素,能益肝補脾、養(yǎng)胃滋腎,為春季進補佳糧。此粥適用于肝腎虛損,婦女產(chǎn)后體虛。
紅棗粥:紅棗補氣血,益肝、健脾、和胃,溫補陽氣。此粥適用于脾胃虛弱所致納呆便溏、氣血不足、血小板減少、貧血、慢性肝炎、營養(yǎng)不良等。
蜜糖紅茶:紅茶葉5克,放保溫杯內(nèi),以沸水沖泡,加蓋燜片刻;調(diào)適量蜂蜜、紅糖。每日飯前各飲1次,能溫中養(yǎng)胃。此茶適用于夏天肝氣偏旺、脾胃功能不佳。
格泉草茶排毒法
做法:
①將格泉草、枸杞、菊花、桑葉、決明子、重瓣紅玫瑰、、葛根、蕎麥、玫瑰茄、甘草各取5g、然后洗凈、切段、烘干炒制成 茶;
②將炒好的材料,按照1:1的比例做成茶包;
③每日取一包用沸水沖泡3分鐘之后即可飲用。
2.作用:清熱殺菌,去火祛痘,排出肝毒、預防肝損傷,提高肝臟解毒能力。
一年也有五季之說,春、夏、長夏、秋、冬,正好與心、肝、脾、肺、腎對應,科學地吃在五季,可以把身體五臟照顧得服服貼貼。
一年也有五季之說,春、夏、長夏、秋、冬,正好與心、肝、脾、肺、腎對應,科學地吃在五季,可以把身體五臟照顧得服服貼貼。
一年之計——養(yǎng)肝(從立春到立夏,2月4日—5月6日)
春天,溫暖的氣候使人的活動量增加,新陳代謝加快,身體內(nèi)部所需營養(yǎng)供應增加,這時要保持肝臟有旺盛的生理機能。
宜:甘甜少酸,多吃小蔥、豆豉之類的助陽食品和大棗、蓮子之類的補益食品
忌:肥肉、糯米團、涼糕
食譜:
⑴韭菜粥 先將粳米加水大火煮沸,然后小火煮至米軟,加入洗凈切碎的韭菜50克,煮10分鐘即可。
⑵紅棗粥 用紅棗、粳米,大火煮沸,小火熬軟即可。
⑶洋蔥韭菜炒蝦 :洋蔥切絲,韭菜切小段,蝦去殼,起油鍋,加蝦、洋蔥絲爆炒一下,再加入韭菜拌炒至熟,起鍋前加入鹽調(diào)味。(洋蔥、韭菜、蘿卜并稱為蔬菜里的三大催情壯陽食物,這道菜不僅能增強機能,而且對損耗的體能有直接的補益功效。)
烈日灼身——養(yǎng)心(從立夏到小暑,5月7日—7月7日)
夏季是一年當中人體新陳代謝最旺盛的季節(jié),晝長夜短,天氣炎熱,出汗多,消耗大,食欲不佳,心臟負擔較其他季節(jié)明顯加重。外部環(huán)境越熱,心情越要保持平靜,要“常如冰雪在心”。這個季節(jié)的食物要能消暑解熱,利尿消腫。
宜:甘酸清潤,減食,少油,綠豆、西瓜、烏梅最佳
忌:雞肉、羊肉、干辣椒
食譜:
薄荷茶:嫩薄荷葉兩三片,生姜一片,沸水沖泡即可,不僅清涼解暑,還能祛風。
長夏難熬—— 養(yǎng)脾(從小暑到立秋,7月8日—8月8日)從小暑到立秋共計30天,是一年中氣溫最高的時候,又往往伴著濕氣,所以這段時間炎熱多濕。蔬菜瓜果大量上市,能促進消化功能,要注意對脾臟的保養(yǎng),防止飲食帶來的消化道疾病。
宜:芳香醒脾,少吃油膩,多吃素食
忌:辣椒、肥肉
食譜:
⑴薏米粥 薏米、粳米,一同熬制成粥。
⑵香蕉凍奶 香蕉兩個打碎成泥,加入少量牛奶拌勻,入冰箱冷藏然后食用,能在炎熱的天氣里解除疲勞、增進精力。
秋刀魚的滋味——養(yǎng)肺(從立秋到立冬,8月9日—11月8日)
秋天氣候干燥,有“秋燥”的說法,人容易咽干鼻燥口渴。秋天的飲食需滋陰潤肺。
宜:少食辛辣,多酸甜爽口的食物。蘆柑、山楂、芝麻、糯米、蜂蜜、枇杷、甘蔗、菠蘿首選
忌:辣椒、生蔥、大蒜
食譜:
⑴芝麻粥:黑白芝麻均可,炒香。粳米熬粥,加入芝麻。
⑵川貝燉梨:將梨切去頂部,掏空梨核,放入川貝母,冰糖少許,入鍋內(nèi)蒸熟,吃梨喝汁。
冬日之光—— 養(yǎng)腎(從立冬到立春,11月9日—來年2月4日)
冬天,容易腎虛,補腎益氣是這個季節(jié)最需要做的。
宜:熱食,進補,辣椒、胡椒、燉肉、牛羊肉,火鍋,涮肉
忌:粘硬、生冷
食譜:
⑴姜棗湯:10枚大棗,5片生姜,每晚煎茶,可以提高人體抗寒能力,減少發(fā)病。
⑵山藥牛肉:山藥,牛肉,一同烹調(diào),牛肉無論采取紅燒或者清燉的方法均可,山藥在出鍋前半小時放入。
⑶魚羊燴:就是將羊肉放入熬爛了的鯽魚湯中,繼續(xù)煲到羊肉爛了為止。吃時加芫荽、青蒜段、胡椒粉或者蒜蓉調(diào)味。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ankang_11/8910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肝膽濕熱的癥狀,肝膽濕熱吃什么好
下一篇: 夏季濕氣重怎么調(diào)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