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茸片怎么吃
1.泡制藥茶
藥茶療法是中醫(yī)傳統(tǒng)的治療方法之一。因為鹿茸本身就可以是薄片狀
,所以能直接泡茶飲用,最后嚼食吞下
。作為保健藥茶飲用
,單味藥服食
,鹿茸以3~5克為好
,可采用隔日飲用法
,不必每日都服
。堅持數(shù)月
,必有助益。作為治療疾病使用茶療
,參
、茸的劑量,可以適當增大
,或者根據(jù)醫(yī)囑用量
。
2.煎煮藥粥
保健和食療性質的藥粥,在我國流傳已久
。早在先秦時期就有使用藥粥治療疾病的記載
。在中醫(yī)基礎理論的指導下,以鹿茸
、人參為主
,配合其它滋補性藥物,與米谷配伍
,再加入適當?shù)恼{料
,同煮為粥,進補服食
,是一種較為理想的食療方法
。
參茸藥粥,通常有兩種做法
一是將鹿茸的薄片直接和粳米加水煎煮
,熬粥食用
,最后將鹿茸的殘渣嚼食吞服;
另一種是將人參或鹿茸加工成為粉劑,在清晨或晚上食粥時
,調入少許粉末攪和均勻后即可用
。鹿茸粉每次用量3~5克。功效:溫通血脈補氣
、補腎壯陽
、強身健體。特別說明抵御寒冷大多用鹿茸作食療
。
若冬天一到
,手腳容易發(fā)冷,這種特別怕冷的現(xiàn)象中
,中醫(yī)學上認為是由體內陽氣虛弱所致
。如果陽氣虛弱
,就會現(xiàn)出生理活動不足和衰退,例如呼吸無力即是肺氣不足
。
3.浸泡藥酒
藥酒在我國有幾千年的歷史
,因為它便于保存,故深受人們歡迎
。藥酒是采用酒精濃度為50~70度的白酒作溶劑
,將鹿茸(或含有其它藥物的復方)放入瓶中,加入500~1000ml白酒
,加密閉貯存
,每隔2~3天晃動一下酒瓶,使其有效成份充分析出
,一般要浸泡半個月才能飲用
。每次飲用10~50毫升不等,男子虛勞精衰
,精血兩虧
,陽痿不舉,腰膝酸痛
,畏寒無力
,骨弱神疲,遺尿滑精
,眩暈耳聾
,小兒發(fā)育不良,婦女宮冷不孕
,崩漏帶下均可飲用
。凡是平素有肝、腎損害疾病者或胃炎及消化性潰瘍的患者
,均不宜選用藥酒進補
。
4.散劑吞服鹿茸則直接烘干,加工成粉末狀
,或到藥店購買現(xiàn)成的鹿茸粉
,裝入事先準備好的空心膠囊中
,置于密閉容器里
,放在陰涼通風處。每次1~2粒
,以白開水送服
,也可以直接將粉劑放在口中,以其它藥液
、粥飲或溫開水沖服
。
5.藥膳調食
藥食同源
,藥物和食物是分不開的?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笆朝煛?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食補”學說,在我國養(yǎng)生學中歷來就占據(jù)一定的地位
,并受到人民的喜愛
。藥膳就是用藥物和食品相配合,通過烹調
,加工成具有防病治病
、保健益壽作用的可口美味食品。家庭醫(yī)療保健
,服用鹿茸的方法多種多樣
,并常與其它具有營養(yǎng)滋補功效的藥物相互配伍,或燉
、或煨
、或炒、或煮
,做成的湯羹
、糕飯、菜肴等
,不僅營養(yǎng)豐富
,而且可以防治疾病、增進健康
。
(1)鹿茸雪蛤
原料:鹿茸10克
,雪蛤3克,雞里脊肉150克
,豬肉瞟40克
,水。燙油菜10克
,水發(fā)玉蘭片5克
,熟火腿10克。雞蛋清1個
。
2.調料:料酒
、精鹽、味精
、花椒水
、麻油、雞湯
。
制作方法
(1)將雪蛤放在碗內加溫水泡軟
,去凈籽及黑線
,用水洗凈。把雞里脊肉剔去白筋
,把肥肉瞟切成薄片
,二者放在一起用刀背砸成細泥,放入雞蛋清
、雞湯攪勻
。加精鹽、料酒
、花椒水
、味精攪勻,最后加入鹿茸
、雪蛤拌勻
、油菜、玉蘭片
、火腿
、鮮蘑均切成小薄片。
(2)鍋內放入雞湯
,湯沸時用手抓起鹿茸
、哈士蟆油、雞泥徐徐下湯內成珍珠疙瘩狀
,再放入火腿
、鮮蘑、油菜
、玉蘭片
、精鹽、花椒水
、味精
、料酒、湯再沸時撇凈浮沫
,加入麻油盛大碗內即成
。
功效:鹿茸具有壯陽補血、強筋益精的功效
,與雪蛤等食物相配成此菜
,具有補腎壯陽、益精養(yǎng)血的功效
。適用于腎精虧虛
、久病體虛
、陽痿
、滑精
、腰膝酸冷、耳鳴眩暈等病癥患者食用
。健康人食之能增強機體
,促進人體新陳代謝,增強人體抗病
,防病能力
。外感熱病、陰虧火旺者不宜食用
。
(2)鹿茸蒸蛋
〔原料及制法〕鹿茸5g
,研細末,雞蛋2個
。雞蛋敲破
,傾入碗中,放入鹿茸及鹽
、胡椒粉
,一并調勻,蒸熟食
。
〔功效〕補腎壯陽
、益精血,雞蛋補血
。用于體弱陽虛
,精血不足,陽痿
,夜尿多
,手足欠溫,或血壓偏低
。
(3)鹿茸烏龍茶
原料:鹿茸0.5克
,烏龍茶5克。 制作方法:沸水泡茶飲
。
功效:溫腎壯陽
,治療陽虛肝冷,陽痿
。1杯可沖泡3~5次
適用范圍:用于腎陽不足所致的偏頭痛者
。癥見頭痛頭暈,頭腦空虛
,反復發(fā)作
,日久不愈、遇寒尤甚,腰酸肢冷
,小便清長
,舌淡胖苔白膩,脈沉弱
。
(4)炒二茸原料:鹿茸片10克
,雞肉125克,火腿3片
,豌豆3粒
,雞蛋清2個,精鹽1.5克
,紹酒5克
,花椒水5克,味精1.5克
,豬油50克
,湯75克。 制作方法:將雞肉去筋
,砸成雞茸
,加入雞蛋清、精鹽
、味精
、花椒水、湯攪勻;勺內放入底油
,油熱后
,放入雞茸煸炒;炒熱時放入鹿茸片、豌豆
、紹酒
、翻炒幾下,炒熟盛入盤內
,把火腿撒在上面即成
。 功效:壯元陽、補氣血
。適用于腎陽虛者
。
(5)鹿茸枸杞酒蝦
原料:鹿茸15克,枸杞1克
,蝦250克
,料酒1大匙。
制作方法:蝦去頭
,挑去腸泥
,洗凈;鹿茸加2碗水與1大匙料酒
,小火煮5分鐘,待藥味出來;蝦入鍋
,轉中火烹煮3-5分鐘;最后加入枸杞
,微煮2分鐘,即成
功效:強筋補血
。帶有淡淡酒香的滋陰補陽的菜肴
,有暖身
、明目
、治療性冷淡等多種好處。鹿茸含有豐富的鈣質
,可強化筋骨
,改善貧血。烹煮此道菜時
,烹煮的時間應以蝦的大小而定
,待藥味烹煮出來后,湯汁味道才能真正進入蝦中
。
(6)鹿茸牛肉卷
原料:精牛肉500克
,鹿茸(片)15克、花仁200克
、松肉粉1克
、藕100克、雞蛋清1個
、蕃茄2個300克
、黃瓜150克,鹽2克
、胡椒粉1克
、味精1克、五香粉1克
、姜10克蔥20克
、料酒10克、辣椒仔15克
、生菜絲75克
、干細粉絲20克、精煉油耗100克
制作方法:肉洗凈切塊
,片成0.2×6×10公分的大片
,用鹽、胡椒粉
、味精
、五香粉
、辣椒仔、料酒
、姜(切片)
、蔥(拍破)、松肉粉碼味三十分鐘備用;花生米用開水泡后去皮
,鍘成二粗顆粒
,蛋清加豆粉調成濃糊;蕃茄切成荷葉花瓣,黃瓜加工成綠葉形
,鮮藕切成細絲;條盤一端藕絲蕃茄拼成大荷花
,中間放少許生菜絲,另一端擺綠葉;將肉片上鋪鹿茸片裹成元柱形
,粘蛋清糊放入碎花仁中均勻粘上一層
,待用;油燒6成熱,下入肉卷
,炸至花仁酥黃時撈出
,裝盤即成。
特點:外酥肉嫩
,色澤淺黃
,香辣味濃。含較多的優(yōu)質蛋白質
,人體必需氨基酸
,利用率不低于豬肉,有溫補
、益氣血
、補脾胃,是冬季進食的好菜
。
(7)鹿茸燒豬手
原料:鮮豬手300克
、鹿茸10克、冬菇10克
,生姜10克
、蔥10克,色拉油10克
、鹽8克
、味精2克、番茄醬20克
、紹酒2克
、濕生粉適量
制作方法: 豬手洗凈砍成塊,冬菇洗凈
,生姜去皮切片
,蔥切段;燒鍋加水
,待水開時,投入豬手
、倒入紹酒
,用中火煮至快爛時,撈起待用;另燒鍋下油
,放入姜片
、豬手,炒香
,加入清湯
、冬菇、鹿茸
、蔥段
、番茄醬
,調入鹽
、味精燒透入味,然后用濕生粉勾芡即可
。
(8)鹿茸燉豬腰
原料:主料:鹿茸10 克
,豬腰2 只,料酒
、精鹽
、味精、白糖
、蔥花
、姜絲。
制作方法:將鹿茸磨成細粉
。將豬腰洗凈
,去臊腺切成腰花;鍋內放鹿茸、豬腰
,再加料酒
、精鹽、味精
、白糖
、蔥花、姜絲
,武火燒沸
,改為文火燉至腰花熟而入味,即可出鍋
。
特點:豬腰又稱豬腎
。具有補腎氣的功效
,與鹿茸相配成菜,補腎功效更強
。多用于治療腎虛腰痛
、陽痿、滑精
、子宮虛冷等病癥
。陰虛火旺者忌食。
(9)參茸豬心原料:豬心1個
,人參片
、鹿茸各10克
制作方法:豬心擠洗去血水, 氽燙
,撈起
,剖成兩半,切薄片;將人參片
、鹿茸放入甕盅(或湯鍋)
,加4碗水以大火煮沸,改小火熬高湯
,約熬20分鐘;將豬心片加入
,改中火,待湯汁一沸騰即熄火
,并加鹽調味
。
功效:強心補腎、增進性激素分泌
、加速骨折愈合
。肺熱有濃痰、胃火升
旺
、發(fā)燒
、舌苔黃厚、痘疹膿腫疼痛的人不宜食用
。四季都可食用
。每周約食用1次,夏天斟酌拉長周期
,冬季可多食用
。
(1)鹿茸杞子燉鮑魚
原料:鮑魚150克,鹿茸20克,枸杞子40克,棗(干)40克
,鹽4克,姜3克
制作方法:大鮑魚1只去殼
,去掉污穢,用水洗凈;洗凈的鮑魚切成片狀;鹿茸片和杞子用水漂洗;生姜和紅棗用水洗凈;生姜去皮
,切2片;紅棗去核;將全部材料放入燉盅內
,加入涼開水
,蓋上蓋;放入鍋內,隔水燉4小時;加入細鹽調味
,即可飲用
。
功效:此燉品可補血強身、益精明目
。日常用此燉品佐膳
,可補益身體,但補而不燥
,可以防止視力早衰;患血氣不足
、肝腎虧損、頭暈眼花精神疲乏
,婦女月經(jīng)不調
,都可用此燉品作食療。
禁忌:鮑魚:鮑魚忌與雞肉
、野豬肉
、牛肝同食。枸杞子:枸杞一般不宜和過多茶性溫熱的補品如桂圓
、紅參
、大棗等共同食用
。
(2)鹿茸燉羊腎
原料:鹿茸10克
,菟絲子15克,小茴香9克
,羊腎1對
,精鹽、料酒
、蔥
、姜、生油
、胡椒粉各適量
。
制作方法:將鹿茸潤透切片,烘干碾成末
。菟絲子
、小茴香裝入紗布袋中,扎口
,蔥
、姜拍碎。羊腎剖開
,去臊膜
,洗去尿臊味
,切成片,放入油鍋中稍煸一下
。將藥袋
、蔥、姜
、料酒
、鹽同入鍋中,注入清水
,用武火燒沸
,撇去浮沫后,改文火燉至羊腎熟
。揀去藥包
、蔥、姜
,撒入鹿茸末
,燒沸,用鹽
、胡椒粉調味即可
。
功效:溫補腎陽,益精填髓
(3)鹿茸扒猴頭蘑
原料:鹿茸粉10克
,花椒水10 克
,水發(fā)猴頭250克,雞湯300克
,素油75克
,味精3克,鹽2克
,蔥10克
,料酒10克,濕淀粉5克
。
制作方法:將水發(fā)猴頭蘑用水洗凈
,切成厚長片,正面向下
、碼在盤內;火腿
、冬筍切成小片;蔥切段,姜切塊;炒鍋內放素油
,燒熱后
,用姜、蔥塊熗鍋,加雞湯
、精鹽
、味精、冬筍
、火腿片;再把猴頭蘑
、鹿茸粉放入鍋內,用盤蓋嚴
,移在文火上煨10分鐘
,再用中火,加蔥
、姜
,用濕淀粉勾芡,淋上明油
,翻勻出鍋即成
。
功效:壯元陽,補血氣
,益精髓
,強筋骨。適用于腎陽虛之陽痿
,滑精
,腰膝酸冷,虛寒帶下
,耳鳴
,精虧眩暈等癥。每周1次
,佐餐食用
。
(4)鹿茸香菇菜心
原料:鹿茸片10克,水發(fā)香菇200克
,青菜心300克,玉蘭片50克
,姜未10克
,白酒20克,豬油75克
,精鹽5克
,清湯200克,味精
、料酒各適量
。 制作方法:鹿茸片加白酒,分兩次浸泡
,得鹿茸浸泡酒液
,浸泡后的鹿茸片留取備用
。將鍋放在火上,加入豬油
,油熱時
,先將姜未下鍋炸一下,隨將香菇
、青菜心下鍋
,用勺偏炒,加入味精
、料酒
、鹽、清湯及鹿茸白酒提取液
,把料攪勻倒汁
。汁濃時,勾入小流水芡
,起鍋盛在盤內
,把留取的鹿茸片點綴在菜上即成。
功效:適宜于年老體弱或久病氣虛
、氣短乏力
、食欲不振、陽痿滑精
、腰膝酸冷
、眩暈耳鳴等癥。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偃藚⒙谷纂u肉湯
原料:雞肉120克
,紅參(或高麗參)12克,鹿茸32克
。
制作方法
取雞胸肉或雞腿肉洗凈
,去皮,切粒;人參切片
。全部材料放入燉盅內
,加開水適量,加蓋
,隔水慢火燉3小時
,湯成可供飲用。
適用:大病或失血后
,傷及元氣
,或房勞過度,耗竭腎精,畏寒肢冷
,不育不孕
,可大補元氣,溫壯腎陽
,此湯與參茸同用
,補氣而壯陽,人參能大補元氣
。鹿茸可補腎陽
、益精血、生精補髓
,養(yǎng)血益陽
,強筋健骨,治一切虛損
、耳聾
。
②鹿茸淮山竹絲雞湯
原料:鹿茸20克,淮山藥40克
,竹絲雞120克
。
制作方法
鹿茸、淮山藥洗凈;竹絲雞肉去皮
,洗凈切塊
,放人開水中煮5分鐘,取出過冷水
。把用料放燉盅內
,加適量開水,隔水慢火燉2~3小時
,湯成趁熱服
。
適用:此湯功能溫壯腎陽、收斂止帶
。
③鹿茸雞湯
原料:鹿茸10克
,雞肉1塊,油鹽酌量
。
制作方法
將嫩雞肉的翅膀肉洗凈用四杯水用慢火煮
,水滾后去掉泡沫,煎至一半分量盛出清湯
。鹿茸用一杯水煎至分量減半然后,倒入雞湯中再煮片刻
,調味后飲用
。
適用:凡陽氣盡失,手腳冰冷,氣虛血弱
,頭昏腳軟都適宜服用
。
④鹿茸雞肉湯原料:雞肉120克,紅參6克
,鹿茸2克
。
制作方法
將雞肉洗凈,切塊
。人參蒸軟切片
。全部材料放人碗內,加入開水適量
,放入大鍋中隔水用小火燉煮約l小時
,飲用湯汁即可。
適用:人參能大補元氣
,鹿茸可補腎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