鶴虱風
(《分類草藥性》)
【異名】野蘿卜(《分類草藥性》)
,山蘿卜(《中國藥植志》)。【來源】為傘形科植物野胡蘿卜的全草。
【植物形態(tài)】野胡蘿卜(《救荒本草》)
二年生草本
,高20~120厘米。莖直立,表面有白色粗硬毛。根生葉有長柄,基部鞘狀;葉片2~3回羽狀分裂,最終裂片線形或披葉形;莖生葉的葉柄較短。復傘形花序頂生或側(cè)生生長于路旁
本植物的果實(南鶴虱)亦供藥用,詳"鶴虱"條
【采集】6~8月開花時采收,曬干
【化學成分】根富含胡蘿卜素
【藥理作用】胡蘿卜堿及吡咯烷
【性味】①《分類草藥性》:"有小毒
②《四川中藥志》:"性寒
【功用主治】①《分類草藥性》:"殺蟲
②《四川中藥志》:"治婦女干病及癢疹
【用法與用量】內(nèi)服:煎湯,3~5錢
【選方】①治婦女氣虛腹脹:鶴虱風
②治婦女干病:鶴虱風
③治濕熱瘡發(fā)癢:鶴虱風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ankang_11/9212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