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糖根能治什么病|沙糖根有什么作用|沙糖根什么樣真假辨別
沙糖根
(《云南中草藥》)
【異名】蕎花黃連、節(jié)節(jié)烏
、黑節(jié)草
、中參、小伸筋草
、接骨丹、梵蘭花
、小蘭花
、土紅參。
【來源】為茜草科植物小頭涼喉茶的全株
。
【植物形態(tài)】小頭涼喉茶
亞灌木狀攀援藤本,高達1~3米
。單葉對生
,卵狀橢圓形或披針形,長6~10厘米
,寬1.5~3厘米,先端尖
,基部圓
,全緣,上面深綠色,下面棕色
,膜質
,葉脈3~5對
;葉柄長3~5毫米;托葉長3~4毫米
。頭狀聚傘花序
,頂生或腋生;花淡綠色
。蒴果小。種子多數(shù)
,很小
。花
、果期3~11月。
生于山野疏林灌木叢中
。
【采集】夏
、秋采,洗凈切碎
,鮮用或曬干
。
【性味】淡
,溫
。
【功用主治】散寒通絡,養(yǎng)血
,截瘧
。
【選方】①治瘧疾
,感冒:沙糖根全株三至五錢
,水煎服。
②治骨折:鮮沙糖根配伍搗爛包患處
。
③治氣血虧損:沙糖根的根二錢,泡酒服
。
沙糖桔促花控冬梢用什么藥合適?
砂糖桔秋梢充分轉綠老熟,芽眼飽滿
,欲萌發(fā)冬芽時,葉面噴灑一次750~1000倍15%多效唑可濕性粉劑加0.2~0.3%磷酸二氫鉀
,有很好的促花作用
。
砂糖桔油胞病,果實表皮油胞破裂后受病菌感染所造成的
。用1000倍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
,或500倍5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
,或700倍30%氧氯化銅懸浮劑
,或300倍14%膠氨銅水劑,或2000倍50%苯菌靈可濕性粉劑
,600倍80%代森鋅可濕性粉劑
,或1500倍10%苯醚甲環(huán)唑水溶液
,或800倍80%代森錳鋅等進行防治效果很好
。
請問如何防治沙糖桔《黃龍病》與殺菌
柑桔黃龍病
柑桔黃龍病又稱黃梢病、黃枯病
、青果病。該病70年代在廣東爆發(fā)流行
,80年代傳入閩南
、福州一帶,對柑桔造成極大危害
,管理差
、拋荒的柑桔園發(fā)生較重
,如任其蔓延
,將給我國柑桔產(chǎn)業(yè)造成死樹毀園的致命打擊。
目錄
基本信息
擴展信息
基本信息
擴展信息
展開
編輯本段基本信息
病害名稱
柑桔黃龍病
病 原
革蘭氏陰性細菌
,學名Rickettsiae-like organism gloeosporioides Penz 簡稱RLO
。
為害癥狀
病樹初期典型癥狀是在濃綠的樹冠中發(fā)生1~2條或多條的枝梢發(fā)黃
。中質硬化
,無光澤,葉脈腫突
,黃梢下部的老葉仍呈正常綠色
。病樹中后期,當年發(fā)黃的黃梢至秋末時
,病葉陸續(xù)脫落
,到次年春萌發(fā)前全部落光。病梢萌發(fā)較早
。新梢短而纖弱,病葉細狹長
,硬化
,主
、側脈綠色
,其余部分為淡黃色或黃色。這時從初發(fā)病的枝梢以下的新梢由上而下陸續(xù)出現(xiàn)均勻黃化或斑駁癥狀
,隨著病害進一步擴展,長出的新梢日漸細小
,在病枝上常見脫了葉的新梢
,最后全株的枝條都表現(xiàn)癥狀。根部腐爛
,病株生長逐漸衰弱,早期發(fā)病的枝梢逐漸干枯
,最后病株死亡
。病樹開花早,花多
,有的病枝僅開花不長新葉
,花瓣較短小,肥厚
,淡黃色
,無光澤。病果小
,畸形果臍歪斜,果皮光滑
,無光澤
,味酸,著色時有的黃綠不均勻
,有的品種果蒂附近變橙紅色
。
傳播途徑和發(fā)病條件
防治方法
農業(yè)措施:①加強檢疫;②建立無病苗圃
,培育無病苗木
;③加強栽培管理與防蟲;④挖除病株
;⑤病區(qū)改造,對一些發(fā)病嚴重
,已經(jīng)失去了經(jīng)濟價值的果園
,將整個果園的柑桔樹全部挖除,重新種植
,及時挖除新出現(xiàn)的病株
,將病區(qū)改造成為無病的新區(qū)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瘜W防治:在冬季和春芽期,或在各次抽梢期
,及早噴施40% 樂果1000倍液
,或80%敵敵畏1500倍液
,或松脂合劑15~20倍液等藥劑
。
編輯本段擴展信息
柑桔黃龍病又稱黃梢病、黃枯病
、青果病
。20世紀初在廣東已有發(fā)現(xiàn)和記載
,在70年代在廣東爆發(fā)流行
,80年代傳入閩南、福州一帶
,對柑桔造成極大危害
,管理差、拋荒的柑桔園發(fā)生較重
,如任其蔓延,將給我國柑桔產(chǎn)業(yè)造成死樹毀園的致命打擊
。
一
、柑桔黃龍病癥狀
黃龍病在枝、葉
、花
、果及根部均可顯癥,尤以秋梢癥狀最明顯
。發(fā)病初期
,部分新梢葉片黃化,出現(xiàn)“黃梢”
,黃梢最初出現(xiàn)在樹冠頂部,后漸擴展
,經(jīng)1-2年后全株發(fā)病
,春梢癥狀多出現(xiàn)在葉片轉綠后,先在葉脈基部轉黃后部分葉肉褪綠
,葉脈逐漸黃化
,葉片現(xiàn)不規(guī)則黃綠斑塊
,且有淀粉積累現(xiàn)象
。夏梢癥狀多在嫩葉期不轉綠均勻黃化
,葉片硬化失去光澤
,似缺氮狀
;有的葉脈呈綠色
,葉肉黃化,呈細網(wǎng)狀
,似缺鐵癥狀
;有的葉上出現(xiàn)不規(guī)則,邊緣不明顯的綠斑
。老枝上的老葉也可表現(xiàn)黃化,多從中脈和側脈開始變黃
,葉肉變厚
、硬化,葉表無光澤
,葉脈腫大,有些腫大的葉脈背面破裂
,似缺硼狀
。蘆柑的葉片初期表現(xiàn)花葉癥狀。新梢上的葉片黃化不久即脫落
,老枝上的病葉多在未完全變黃以前脫落
。發(fā)病中期,即新梢生長后期
,葉片葉脈及沿脈附近的組織變綠色
;葉肉變黃,黃化輕微的似缺錳狀
,嚴重黃化的
,似缺鋅狀
。后期
,新梢抽出困難,葉片癥狀較中期嚴重
,大部分落葉
。枝條由頂端向下枯死
,病枝木質部局部或全部變?yōu)槌让倒迳?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最后全株死亡。病樹翌年春季提前開花
,花小畸形
,結果少,果實畸形
,果小似乒乓球,著色不均
,果蒂附近著色
,俗稱“紅鼻子果”,果實味酸
、品質極差,是識別黃龍病的最主要典型癥狀
。根部癥狀主要表現(xiàn)為根的腐爛
,其嚴重程度與地上枝梢相對稱。枝葉發(fā)病初期
,根多不腐爛
,葉片黃化脫落時
,須根及支根開始腐爛
,后期蔓延到側根和主根,皮層破碎
,與木質部分離
。
二
、病源
為革蘭氏陰性細菌
。在寄主篩管細胞和薄壁細胞內分布不均勻
,故同一株樹各枝梢發(fā)病時間也呈現(xiàn)不同。病菌只侵染柑桔屬
、金柑屬和枳屬植物
。
三
、傳播途徑和發(fā)病條件
該病通過苗木
、接穗和木虱傳播。發(fā)生與氣候條件
、栽培管理及品種有關
。5月下旬開始發(fā)病,8-9月最嚴重
。春、夏季多雨
,秋季干旱時發(fā)病重
;施肥不足,低洼果園排水不良
,樹冠郁閉
,發(fā)病重
。同一品種中,幼齡樹較老齡樹抗病
,4-8年生的樹發(fā)病重
。不同品種抗病力為蘆柑、福桔<甜橙類<溫州蜜柑<柚類<雜柑類 <金柑類<枳殼
。立地條件也有關系,平地
、河谷
、溪邊果園發(fā)病重于山垅果園重于山地果園。
四
、防治方法
柑桔黃龍病應以防為主
。
1
、嚴格控制帶病苗木
,接穗進入無病新區(qū)
,新建柑桔園應距離5-10公里以上。
2
、防治木虱
①九里香是木虱寄主植物,柑桔園應禁用九里香作綠籬
,有九里香的應立即挖除
。
②木虱主要為害新梢嫩葉,因此
,春
、秋季抽梢時要做好防治木虱工作
,夏季要做好抹芽控梢工作
,冬季結合清園消滅群集在葉背越冬的木虱,木虱抗藥力差
,只要重視防治就可奏效
。
③砍伐病樹燒毀,杜絕傳染源
。病原菌在樹體內分布不均勻,且潛伏期長短不一
,因此
,一株樹有時僅部分枝梢發(fā)病,有的果農就采用把生病部分砍掉
,結果第二年另一部分又發(fā)病
,而傳染源一直無法杜絕
,仍然在果園流行傳染
,所以發(fā)現(xiàn)病樹,一定要痛下決心
,把整株樹徹底挖掉燒毀
,以杜絕傳染源
。病園全部挖樹后要間隔一年以上并且錯開定植位置方可重新種植柑桔
。
④加強果園管理,增強樹勢
,提高柑桔產(chǎn)量
,爭取盡早收回投資。
如何防治沙糖吉黃龍病
懸賞分:5 | 解決時間:2007-3-2 13:48 | 提問者:330531287
本人是廣東郁南縣人
!那里的沙糖吉有一些有黃龍病,請問各位誰的會防治沙糖吉黃龍病的技術
?
最佳答案
預防柑橘黃龍病
柑橘黃龍病又叫黃梢病
,它不僅使葉片轉黃,還使柑橘產(chǎn)量降低
、品質下降
,病情嚴重時會使根系腐爛,甚至會造成整片橘園被毀
,是柑橘管護中的重要防治對象
。
癥狀表現(xiàn):黃龍病的典型癥狀有3種
,即黃梢型黃龍病
、黃斑型黃龍病和缺素型黃龍病。
黃梢型黃籠病的癥狀表現(xiàn)是:在病樹外圍部分枝條或樹頂?shù)男律胰~片不轉綠而呈均勻的黃化
,多發(fā)生在初發(fā)病樹和夏秋梢上
,葉片呈均勻的淡黃綠色
,且極易脫落
。黃斑型黃龍病的癥狀表現(xiàn)是:患病新葉轉綠后從葉片基部、葉脈附近或邊緣開始褪綠黃化
,并逐漸擴大成黃綠相間的不均勻的斑塊
,在春、夏
、秋梢上均有發(fā)生。缺素型黃龍病的癥狀表現(xiàn)是:開花多
、結果少且小而畸形
,病葉小,葉片的主側脈綠色
,而脈間葉肉呈淡黃或黃色,類似缺乏鋅
、錳、鐵等微量元素的癥狀
。
發(fā)病規(guī)律:黃龍病的病源是類菌原體
,主要通過苗木調運和帶病接穗進行遠距離傳播,使無病的橘園成為病區(qū)
。
柑橘園內主要通過木虱和其它傳病昆蟲(如橘蚜)進行傳播
。其發(fā)病率和病情輕重與許多因素有關:柑橘園內病樹多、木虱量大時
,黃龍病的發(fā)生量就大
;幼樹易感病,中成年樹較耐?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樹勢強的抗病力強,樹勢弱的易感?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淮荷野l(fā)病輕
,夏秋梢發(fā)病重
;柑、橘
、橙
、柚類均可感病
,但柑橘等耐病力弱
、感病后衰退快,而柚類
、橙類耐病力較強
。
對柑橘黃龍病,至今尚沒有特別有效的藥物能徹底治愈
。對其防治,只能以預防為主
,治理為輔
。主要防治措施有:
1、加強苗木檢疫
,防止病原侵入和外輸
,杜絕病穗
、病苗和病果進入新種植區(qū)和無病區(qū)
。
2、建立無病苗圃
,培育無病壯苗
。 苗圃地應選擇在無病區(qū)、隔離條件好的地區(qū)
,或實行塑料棚隔離封閉式育苗
。砧木種子應采自無病樹,播種前進行熱水浸泡處理
,即將種子浸入50℃左右的熱水中5分鐘
,撈出后再浸入55℃左右的熱水中50分鐘。也可用1000倍的鹽酸四環(huán)素或鹽酸土霉素浸泡2小時
。接穗應取于無病母樹,最好是采自無病區(qū)
,在嫁接前用1000倍的鹽酸四環(huán)素浸泡1.5小時
,之后用清水沖洗干凈,再嫁接
。
3
、及時防治蟲害
,消滅傳播媒介
。①做好冬季清園。殺滅越冬期的木虱
,這是全年防治的關鍵
。②在春夏秋梢抽發(fā)整齊時,用40%水胺硫磷乳油800倍液
、50%氧化樂果乳油800倍液、20%速滅殺丁乳油2000~3000倍液噴殺木虱
。③在1/3以上的新梢上有蚜蟲發(fā)生時
,用50%馬拉硫磷乳油或40%樂果乳油1000倍液噴殺。
4
、盡快挖除病樹
,減少病菌來源
。在每次嫩梢轉綠后
,要認真全面地檢查每一棵樹。一旦發(fā)現(xiàn)病株
,要盡快挖除
,不留殘樁,并將其運至橘園外的空隙地燒成灰燼
。橘園丙應做到品種一致,及時摘除零星枝梢
,使抽梢整齊
,以減少產(chǎn)卵場所?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吵咽ソY果能力的衰弱樹
,減少病蟲源。
5
、及時注射藥劑,降低危害程度
。對初發(fā)病的結果樹
,用1000倍液的鹽酸四環(huán)素或青霉素注射樹干,對黃龍病有一定的抑制和防治效果
。
6
、加強肥水管理
,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
。
對幼齡樹,在生長季節(jié)的4~8月份
,每月施一次稀薄水肥
,年施肥4~6次。對結果樹
,每年要施好萌芽肥、穩(wěn)果肥
、壯果肥和采果肥
。同時要科學地進行水分管理,要保證水分及時
、充分供應
。否則
,水分過多或濕度過大
,會造成爛根和出現(xiàn)腳腐病,嚴重時還會死樹
;水分過少或嚴重缺水
,會使植株萎蔫,生長勢轉弱
,甚至死樹
柑桔樹得了“黃龍病”能救嗎
,有什么預防措施
懸賞分:0 | 解決時間:2008-1-7 00:59 | 提問者:ssoba
最佳答案
對柑橘黃龍病,至今尚沒有特別有效的藥物能徹底治愈
。對其防治
,只能以預防為主,治理為輔
。主要防治措施有:
1
、加強苗木檢疫
,防止病原侵入和外輸
,杜絕病穗、病苗和病果進入新種植區(qū)和無病區(qū)
。
2
、建立無病苗圃,培育無病壯苗
。苗圃地應選擇在無病區(qū)、隔離條件好的地區(qū)
,或實行塑料棚隔離封閉式育苗
。砧木種子應采自無病樹,播種前進行熱水浸泡處理
,即將種子浸入50℃左右的熱水中 5分鐘
,撈出后再浸入55℃左右的熱水中50分鐘。也可用1000倍的鹽酸四環(huán)素或鹽酸土霉素浸泡2小時
。接穗應取于無病母樹,最好是采自無病區(qū)
,在嫁接前用1000倍的鹽酸四環(huán)素浸泡1.5小時
,之后用清水沖洗干凈,再嫁接
。
3
、及時防治蟲害
,消滅傳播媒介
。①做好冬季清園。殺滅越冬期的木虱
,這是全年防治的關鍵
。②在春夏秋梢抽發(fā)整齊時,用40%水胺硫磷乳油800 倍液
、50%氧化樂果乳油800倍液
、20%速滅殺丁乳油2000~3000倍液噴殺木虱
。③在1/3以上的新梢上有蚜蟲發(fā)生時,用50%馬拉硫磷乳油或 40%樂果乳油1000倍液噴殺
。
4
、盡快挖除病樹,減少病菌來源
。在每次嫩梢轉綠后,要認真全面地檢查每一棵樹
。一旦發(fā)現(xiàn)病株
,要盡快挖除,不留殘樁
,并將其運至橘園外的空隙地燒成灰燼
。橘園丙應做到品種一致,及時摘除零星枝梢
,使抽梢整齊
,以減少產(chǎn)卵場所?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吵咽ソY果能力的衰弱樹
,減少病蟲源。
5
、及時注射藥劑
,降低危害程度。對初發(fā)病的結果樹
,用1000倍液的鹽酸四環(huán)素或青霉素注射樹干
,對黃龍病有一定的抑制和防治效果。
6
、加強肥水管理
,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
對幼齡樹
,在生長季節(jié)的4~8月份
,每月施一次稀薄水肥,年施肥4~6次
。對結果樹
,每年要施好萌芽肥、穩(wěn)果肥
、壯果肥和采果肥。同時要科學地進行水分管理
,要保證水分及時
、充分供應
。否則,水分過多或濕度過大
,會造成爛根和出現(xiàn)腳腐病
,嚴重時還會死樹;水分過少或嚴重缺水
,會使植株萎蔫,生長勢轉弱
,甚至死樹
我的沙糖桔前二年感染上了黃龍病
,今年又掛了果,因果地是承包的
,今年如何才能豐收
?
黃龍病的病源為類立克次體細菌。到目前為止
,仍未有特效的藥物進行根治。因此
,對黃龍病只能預防
。對黃龍病病源的傳播,主要由柑桔木虱等刺吸式口器害蟲
,在吸食黃龍病植株的汁液后再到健康樹吸食汁液
,通過唾液將黃龍病病菌傳播
。植株在染病初期仍能掛果
,隨著病情的發(fā)展,出現(xiàn)病葉早落
,枝條枯死
,春季提前開花,但花而不實
,或果小畸形
,著色不勻
,出現(xiàn)紅肩果
,品質嚴重下降,商品價值每況越下
。
目前
,有不少的果農朋友,在果場最初有少量植株出現(xiàn)黃龍病時
,覺得辛辛苦苦將樹栽培起來
,舍不得挖除,存在著觀望的僥幸態(tài)度
。結果
,感染病害的植株一年比一年增加,樹勢一年比一年衰退
,數(shù)年之后
,連基本的收益也難以維持,更談不上穩(wěn)產(chǎn)豐產(chǎn)了
。
我們建議:一旦發(fā)現(xiàn)鑒定是黃龍病植株的果園,把握發(fā)病初期或有少量發(fā)生時
,要堅決立即挖除。如果是重病園的甚至全園挖除
。如果對輕微懷疑發(fā)病而又未經(jīng)確切鑒定是否患黃龍病的植株
,可在主干基部鉆小孔,孔深為主干直徑的2/3左右
,然后從孔口注入1000乘以10的-6次方鹽酸四環(huán)素溶液約2~5升。對預防及控制輕微發(fā)病的植株病情發(fā)展有一定作用
。此外
,今年5月9日南方農村報第10版介紹了你家鄉(xiāng)官圩鎮(zhèn)鳳凰山農場使用酵素生物有機菌肥后,使初患黃龍病樹病癥消失
。其作用基理可能是利用有益菌群的大量發(fā)展
,抑制類細菌的生長空間,而使類細菌群處于劣勢下而逐漸消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