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概述】
葛根為豆科藤本植物野葛或甘葛的根。甘、辛,涼。歸脾、胃經(jīng)。
1.發(fā)表解?。河糜谕飧邪l(fā)熱、無汗、頭痛、項背強痛,有解肌退熱作用,如(<傷寒六書>柴葛解肌湯)、(<傷寒論>葛根湯)。
2.透疹:用于麻疹初期,透發(fā)不暢,如(升麻葛根湯)。
3.升陽止瀉:用于脾虛實泄瀉及熱瀉、熱痢兼有表證者,能升發(fā)清陽,鼓舞脾胃陽氣上升,而有止瀉作用,如(七味白術(shù)散)、(<傷寒論>葛根芩連湯)。
4.生津止渴:用于熱病口渴或消渴,有解熱生津之效,如(玉泉丸)。
【藥效鑒別】
葛根善于發(fā)散外邪而解除肌表之熱,又具升陽作用,能鼓舞脾胃清陽之氣上行,以生津止渴。
【藥理作用】
1.葛根黃酮成分對冠心病、動脈硬化有較好的改善作用,可降低血壓,增加腦血流量、增加冠脈血流量,對心肌有保護(hù)作用;
2.有雌性激素樣作用。
【化學(xué)成分】
含大豆素、大豆甙、葛根素、葛根醇、葛根藤素及異黃酮甙和淀粉。
【用量用法】
10——20g,水煎服。
【附】
葛花(為豆科藤本植物甘葛的花)。甘,平。歸胃經(jīng)。解酒毒,和胃止渴:用于飲過度,口渴,胃氣受傷等癥,如(<蘭室秘藏>葛花解醒湯:葛花,人參,白蔻仁,橘皮,青皮,木香,豬苓,茯苓,神曲,澤瀉,干姜,白術(shù),砂仁)。10~20g,水煎服,或泡水代茶飲。
本文解釋權(quán)歸中藥大全,本文地址:/post/1820.html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ankang_11/9925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薄荷(蕃荷菜)【唇形科】能治什么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