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耳子是屬于中藥材的一種,在臨床上常被用于一些祛風濕以及通鼻竅方面的治療上,那么蒼耳子在生活中又有哪些治療效果以及需要注意的方面呢?
蒼耳子是什么
蒼耳子又被稱為老蒼子、道人頭、癡頭婆,胡蒼子、野茄、豬耳、菜耳等,是屬于蒼耳的帶總苞的果實,通常蒼耳子主要是分布于我國的黑龍江、遼寧、吉林、內(nèi)蒙古、河北、安陽等地,具有這不錯的散風除濕通竅等功效。
蒼耳子的功效與作用
蒼耳子的功效與作用主要是表現(xiàn)在可以幫助散風寒、通鼻竅、祛風濕等方面,因為每個人的體質(zhì)情況不同,針對不同病癥在用藥以及使用上都有著不同程度的效果,在臨床上常被用于外感風寒、惡寒發(fā)熱、頭身疼痛、鼻塞流涕、鼻淵、風濕痹痛等病癥的治療上,另外如果患者有出現(xiàn)鼻炎和鼻竇炎的情況時,也是可以使用蒼耳子來進行針對性的治療的。
蒼耳子用藥禁忌
蒼耳子雖然是屬于中藥材的一種,但實際上蒼耳子的種仁和子葉成分中都是含有一定毒素的,尤其是在過量服用的情況下很容易出現(xiàn)中毒的情況,同時如患有血虛以及頭疼的患者不可以服用。
1. 蒼耳子成分中的毒蛋白和毒苷具有損害肝臟、心臟以及腎臟的效果,尤其是會造成濁腫出血及壞死的情況發(fā)生,常見的中毒癥狀會表現(xiàn)為出現(xiàn)惡心、嘔吐、上腹不適、疼痛、腹瀉、黃疸的癥狀,建議患者需要及時的就醫(yī)檢查治療。
2. 針對一些本就患有氣血虧虛以及眩暈頭痛的人群也是不能使用蒼耳子的,另外如患有鼻科疾病、皮膚病等病癥的患者也是不刻以使用。
3. 因為蒼耳子成分中含有毒素,因此在用藥之前必須炒制,嚴禁生品入藥。
蒼耳子藥用方
1. 腮腺炎:選擇十克的蒼耳子、金銀花、板藍根、防風中藥材,放入到水中煎煮開,每天服用一次。
2.頑固性濕疹:選擇新鮮蒼耳草150g,白礬5g。加入清水一種煎煮開為500ml濃汁,涂抹在患部,堅持每天一次。
3.急性鼻竇炎、慢性鼻竇炎急性發(fā)作:選擇30g桑葉、辛夷、薄荷、白芷各6g,蒼耳子10g,蘆根,加入清水以后煎煮開,每日上下午各服一半藥液。
蒼耳子的藥用價值雖然很高,但因為其特有的毒性,因此建議患者在使用蒼耳子進行配伍的情況下,需要特別的注意,尤其是在用藥之前,盡量遵循主治醫(yī)生指導(dǎo)建議。
1、蒼耳子,中藥名。別名:虱馬頭、蒼耳子、老蒼子、蒼蒼子。屬菊科、蒼耳屬一年生草本菊科植物蒼耳的帶總苞的果實,蒼耳子屬于常用中草藥,具有散風除濕通竅等功效。
2、蒼耳子味辛、苦,性溫。有毒。散風濕、通鼻竅、止痛殺蟲。用于風寒頭痛、鼻塞流涕、齒痛、風寒濕痹、四肢攣痛、疥癬、瘙癢。
3、蒼耳莖、葉味苦、辛,性涼。有小毒。祛風散熱,解毒殺蟲。用于頭風、頭暈、濕痹拘攣、目赤目翳、疔瘡毒腫、崩漏、麻風。
4、蒼耳根用于疔瘡、癰疽、纏喉風、丹毒、高血壓癥、痢疾。
蒼耳子的功效與作用:發(fā)散風寒藥,其味辛、苦,性溫,有小毒,主入肺經(jīng),具有散風寒、通鼻竅、祛風濕、止痛的功效,臨床可用于治療風寒頭痛、鼻淵、鼻塞、流涕、風疹、瘙癢、濕痹拘攣等。
蒼耳子屬菊科、蒼耳屬一年生草本菊科植物蒼耳的帶總苞的果實,蒼耳子屬于常用中草藥,具有散風除濕通竅等功效。分布于黑龍江、遼寧、吉林、內(nèi)蒙古、河北、安陽等地。
擴展資料:
生理特性:
蒼耳為一年生草本植物,其果實蒼耳子呈紡錘彤或卵圓形,長1~37.5px,直徑0.4~17.5px。表面黃棕色或黃綠色,全體有鉤刺,頂端有2枚較粗的刺,分離或相連,基部有果梗痕。
質(zhì)硬而韌,橫切面中央有縱隔膜,2室,各有1枚瘦果。瘦果略呈紡錘形,一面較平坦,頂端具1突起的花柱基,果皮薄,灰黑色,具縱紋。其常生長于平原、丘陵、低山、荒野路邊、田邊。
-蒼耳子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ankangzonghe/1120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引發(fā)痤瘡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