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到暈灸,很多的朋友們都是比較恐懼的,因為在艾灸的時候,很多的朋友們出現(xiàn)過暈灸的情況,非常的可怕,其實我們在生活中是有很多的方法可以預防暈灸的哦,那么如何有效的預防暈灸呢?下面我們就來一起看看吧。
早在《黃帝內(nèi)經(jīng)》中,曾用不少篇幅提及暈針的預防:“無刺大醉,令人氣亂;無刺大怒,令有氣逆;無刺大勞人,無刺新飽人,無刺大饑人,無刺大渴人,無刺大驚人”(《素問·刺禁論》)。其實同樣適于暈灸?,F(xiàn)代主要從心理和生理上進行預防。
(1)心理預防:
主要針對有猜疑、恐懼心理者,或針灸時哭笑、驚叫、戰(zhàn)抖、躲避、肌肉痙攣。伴有瞳孔、血壓、呼吸、心跳、皮溫、面色、出汗等植物神經(jīng)系統(tǒng)和內(nèi)分泌功能改變者,一定要做好心理預防工作,不然出現(xiàn)了暈灸的現(xiàn)象是非常危險的
語言誘導:在施灸前,可以先給患者詳細的講解針灸的具體方法,說明一下正常的現(xiàn)象以及針灸感覺和傳導途徑,以取得患者的信任和配合。
松弛訓練:對好靜、壓抑、注意力易于集中、性格內(nèi)向的患者,令其凝視某物體,待其完全進入自我冥想(入靜)狀態(tài)后,始行灸刺。
轉移注意力:對急躁、好動、注意力渙散、性格外向的患者,可令患者作一些簡單的快速心算,或向其提出一些小問題,利用其視、聽覺功能和思維活動等,轉移其注意力,促進局部組織放松。
(2)生理預防:
饑餓患者,灸前宜適當進食;過度疲勞者,應令其休息至體力基本恢復。特別對有暈針或暈灸史者,最好采取側臥位,簡化穴位,減輕刺激量。
在施灸過程中,一旦患者有先兆暈灸癥狀,應立即處理。灸療結束后,最好能囑患者在診室休息5~10min后始可離開,以防延遲暈灸。
如何有效的預防暈灸呢?上面我們也了解了許多的預防暈灸的好方法了,首先我們就需要心理預防,告訴自己,艾灸并不可怕,不要緊張,這樣可以很好的預防暈灸,另外,大家盡量避免勞累的時候進行艾灸哦,不然很容易出現(xiàn)暈灸的。
病情分析:
頸椎病又稱頸椎綜合征,是頸椎骨關節(jié)炎、增生性頸椎炎、頸神經(jīng)根綜合征、頸椎間盤脫出癥的總稱,是一種以退行性病理改變?yōu)榛A的疾患。主要由于頸椎長期勞損、骨質增生,或椎間盤脫出、韌帶增厚,致使頸椎脊髓、神經(jīng)根或椎動脈受壓,出現(xiàn)一系列功能障礙的臨床綜合征。表現(xiàn)為椎節(jié)失穩(wěn)、松動;髓核突出或脫出;骨刺形成;韌帶肥厚和繼發(fā)的椎管狹窄等,刺激或壓迫了鄰近的神經(jīng)根、脊髓、椎動脈及頸部交感神經(jīng)等組織,引起一系列癥狀和體征。
指導建議:
針灸療法是中醫(yī)學常用外治方法,被廣泛應用于頸椎病的治療,已經(jīng)普遍為人們所接受。如果是輕度的頸椎病可以通過針灸緩解疼痛,如果是嚴重的頸椎病就需要通過中醫(yī)正骨治療。
使用不當會。
這些情況、部位不宜艾灸
艾灸雖是一種適合大眾的養(yǎng)生保健方法,但這些情況不宜艾灸:
1、陰虛體質的人慎用灸法
陰虛是指津液虧虛,多見于勞損久病或熱病之后而致陰液內(nèi)耗的患者,必須經(jīng)過專業(yè)醫(yī)生的正確指導才能進行艾灸治療,否則灸法可能會灼傷陰液使病情加重。
2、極度疲勞,過饑、過飽、大怒、情緒不穩(wěn)時慎用灸法,婦女經(jīng)期、孕期小腹和腰骶部慎用灸法
針灸治療在于調節(jié)人體的經(jīng)絡之氣,過饑、過飽或生氣時經(jīng)絡之氣往往不通暢或紊亂,施灸往往起不到好的效果,被施者還容易出現(xiàn)暈灸的現(xiàn)象。
擴展資料:
艾灸的作用可主要概括為以下幾點:
1、預防保健
我國古代醫(yī)學家很早就提出防病于未然的理念,艾灸除了治病外,兼有防病保健的功效。對尋常百姓來說,艾灸操作簡單、功效明顯,適合作為強身健體的保健方式。
2、溫經(jīng)散寒
灸法最大的特點是治療過程中可以生熱,具有溫經(jīng)散寒的作用,對外感風寒濕邪、素體陽虛等因素導致的疾病效果明顯。臨床上,骨關節(jié)病,風濕、類風濕、宮寒不孕、腹瀉等病癥用艾灸的治療效果很好。
陽氣是人的重要精微物質,陽衰則陰盛,而灸法能夠祛除陰寒,振奮陽氣,適合身體虛弱、陽氣衰微的患者。氣除有溫煦的作用外,還有固攝的功能,氣不足可出現(xiàn)臟器下垂之癥,灸法對本類病癥也有很好療效,如子宮下垂、胃下垂、肛門脫垂、大氣下陷等。
身體虛弱的老年人,若出胃寒腹冷等癥狀,可以艾灸神闕、中脘、氣海等穴,有助于緩解癥狀。
3、化瘀散結
瘀指的是瘀滯,包括氣瘀、血瘀、痰瘀等,影響經(jīng)絡的運行。灸法能起到化瘀散結,疏通經(jīng)絡的作用。中醫(yī)講“不通則痛”,血瘀阻絡諸癥,均可采用艾灸法治療。
比如,腰痛可以艾灸腎俞、大腸俞或者痛點所在部位;肩周炎可以艾灸肩_、肩_、曲池等穴。只要堅持治療,一般均有一定的效果。
4、引熱外行
艾灸的溫熱可讓已經(jīng)有的一些熱病有了去路,例如癤腫、帶狀皰疹、丹毒和甲溝炎等可以達到“引郁熱之氣外發(fā)”的效果,一般在患病局部用艾灸進行溫和灸就能達到理想的效果。
人民網(wǎng)-長期艾灸好嗎?真后悔這么晚才知道
適當?shù)倪M行艾灸雖然可以幫助我們起到很不錯的保健功效,但是有些朋友們不適合做艾灸哦,在做艾灸的時候,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暈灸的癥狀了,那么暈灸的表現(xiàn)有哪些呢?如何處理暈灸的現(xiàn)象呢?下面我們就來看看吧。
暈灸的表現(xiàn)
1、先兆期:頭部各種不適感,上腹部或全身不適,眼花,耳鳴,心悸,面色蒼白,出冷汗,打呵欠等。有些患者可無先兆期。
2、發(fā)作期:輕者頭暈胸悶。惡心欲嘔,肢體發(fā)軟涼,搖晃不穩(wěn),或伴瞬間意識喪失。重者突然意識喪失,昏撲在地,唇甲青紫,大汗淋漓,面色灰白,雙眼上翻,二便失禁。少數(shù)可伴驚厥發(fā)作。
3、后期:經(jīng)及時處理恢復后,暈灸患者可能還會出現(xiàn)疲乏,面色蒼白的現(xiàn)象,只要稍微休息就可以緩解這種癥狀。
暈灸大多發(fā)生于針灸過程中,但也有少數(shù)患者在取針后數(shù)分鐘乃至更長時間始出現(xiàn)癥狀,被稱為延遲暈灸,應特別注意。暈灸怎么辦?暈灸的處理方法,一起來了解下。
暈灸的處理方法
1、如果我們遇到暈灸的情況,一定要保持鎮(zhèn)定哦,我們需要馬上停止施灸,將患者扶至空氣流通處。抬高雙腿,頭部放低(不用枕頭),靜臥片刻,即可。如患者仍感不適,給予溫熱開水或熱茶飲服。
2、重度暈灸即停灸后平臥,如情況緊急,可令其直接臥于地板上。據(jù)我們多年體會,此類患者在百會穴艾灸有較好的效果。方法是用市售藥艾條,點燃后在百會上作雀啄式溫灸,不宜離頭皮太近,以免燙傷,直至知覺恢復,癥狀消退。如必要時,配合施行人工呼吸,注射強心劑及針刺水溝、涌泉等。
夏天針灸時,因為天氣炎熱,是暈灸的多發(fā)期,一定要做好房間的通風、換氣和降溫,一定要在心平氣靜的狀態(tài)下針灸。
暈灸的表現(xiàn)我們已經(jīng)了解了,所以我們在做艾灸的時候就要注意暈灸的現(xiàn)象了,當然了,我們也了解了處理暈灸的方法,在遇到暈灸的時候,千萬不要慌張,及時的停止艾灸是首要工作,另外,讓患者平躺下可以有效的緩解暈灸。
艾灸的排毒通道:
1,出汗排毒,就是在艾灸的時候,感覺出汗,灸后出汗,這種現(xiàn)象有可能會持續(xù)幾天或更久。
2、當有的人出汗一個階段后,開始起紅疹,硬疙瘩,這也是排毒的一種表現(xiàn)。一般繼續(xù)艾灸,紅疹慢慢會下去,硬疙瘩,可以邊艾灸,邊按摩,也會慢慢消失,這屬于皮膚排毒的一種現(xiàn)象。
3、有些人排尿特別多,這也是從尿道排出毒素的一種表現(xiàn),此時應該多喝水,沒有關系這些反應慢慢都會消失的。一般灸后尿頻的,多提示腎臟和泌尿系統(tǒng)不是很好;女性提示婦科會有問題。
4、有些人出現(xiàn)拉稀,頻繁拉稀,而且拉屎極臭,這也是一種排病氣的反應。有這種反應的,一般胃腸有問題,或有腫瘤發(fā)生。腸道問題居多。
5、有的人會有咽喉腫痛,牙痛等,此時多喝水,或煮一點綠豆粥來喝,嚴重的可以停灸,等這些癥狀過去后,繼續(xù)艾灸,可能還會有上述癥狀發(fā)生,一般反復幾次后,就沒有了上火的癥狀。(如果艾灸出現(xiàn)上火的情況,想快速達到祛火的目的,那么先停下來艾灸,借助于食物來達到降火的目的。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大便不干燥,小便不混濁。;常吃綠豆粥、荷葉粥或綠豆湯、蓮子湯(不去蓮心)。;多吃山楂、山藥等健脾開胃、消食化積的食物。;每天要多喝白開水,或糖鹽水,也可以降火;另外,可以多吃一些如苦瓜、綠豆湯、西瓜、冷飲等清熱降火的食物。取冬桑葉3克,加上白茅根和麥冬,再適當加一些甘草,用來泡水喝,可以達到清熱降火的目的。)
6、有的人初次艾灸的,會有發(fā)燒的癥狀,沒有關系,多喝水,可以再督脈和膀胱經(jīng)刮痧或拔走罐都會退熱,而且降火氣。
7、我的治療理念是,治療疾病,一定要給疾病一個出路,當艾灸后,元氣聚集到臟腑的時候,病邪往往會自己找出路,這些出路不一定是我們設計好的,而是病邪自己習慣的路徑。一般疾病在下肢排出的路徑是我們理想的路徑??墒羌膊〉呐懦鍪遣灰晕覀円庵緸檗D移的。他會自己尋找出路。
8、有的反應會出現(xiàn)頭暈耳鳴,眩暈的,遇到這樣的反應,可以停下來,休息幾日。如果這種反應遲遲不過,在大椎點刺放血或刮痧,這種反應會慢慢消失,有的人會重復這種反應2-3次后,慢慢適應。
9、艾灸的走串,遇到這樣的很正常,也不要大驚小怪,有艾灸的通串就比沒有要好,經(jīng)絡的通串,提示經(jīng)絡疏通的是否通暢。
10、婦科疾病在艾灸的時候,有的會有褐色的分泌物,有的會有水樣的,有的會有膿樣的分泌物,這些都是艾灸在幫助調整和消炎,一般過一個階段,這些分泌物會逐漸減少。如果有肌瘤,積液,囊腫等婦科疾病,在經(jīng)期的時候,會有爛肉,血塊,血水等排出,應該是肌瘤,積液,囊腫的分解。不要害怕,有上述疾病的人建議經(jīng)期艾灸,給疾病以出路,月經(jīng)期就應該是排出的路徑。
11、經(jīng)過幾次艾灸,或一段時間的艾灸后,有的人會表現(xiàn)出肢體冰涼,這是寒氣用艾灸后在體表的反應,有的是臟腑內(nèi)的寒氣表現(xiàn)在體表,這種反應在冬天和春天的季節(jié)更加嚴重,有這種反應的,說明身體陽虛的厲害。需要繼續(xù)艾灸,同時配合患處的刮痧,或按摩等輔助治療的方式,使寒邪盡快排出。一般到了夏季伏天的時候,這種反應可以消失。但是如果體內(nèi)寒邪沒有排盡,這種反應在其他季節(jié)還會有,所以堅持艾灸很重要。也許真的應了那句話“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對于寒邪較重的病人你需要斷斷續(xù)續(xù)艾灸三年甚至更久。所以艾灸是一個慢功夫。
12、拔罐過程中出現(xiàn)的水皰,是體內(nèi)病原體某種病毒外排的一種現(xiàn)象,也是強制排毒的一個方法,在排毒過程中不要抑制水皰的產(chǎn)生。有的人認為是留罐時間長才會出皰,就縮短上罐時間。其實出皰跟時間沒有關系,有的人還認為是火燒的,這些都是對出水皰沒有從根本上去理解認識而已。對于火罐根治療法中出現(xiàn)的一系列實際問題,我們不應該回避,而是要主動地面對,從中去了解它,認識它。經(jīng)歷了十多年的體會與實踐,我總結出,其實出水皰是好現(xiàn)象,說明排毒快。在第一次上罐時,罐口就可能出現(xiàn)水皰,或膿水,出泡沫、凝血等現(xiàn)象,這些東西都是從肌體內(nèi)排出的病氣及垃圾,起罐后可以將水皰用牙簽或針把膿水放出,用棉球及衛(wèi)生紙輕輕擦拭即可。有條件的情況下沖個熱水澡,效果更佳(提示:不論你出多少水皰,洗澡都沒有影響,只會幫助你加速血液循環(huán),這是最佳選擇,請大家消除疑慮,不防試一試,親身體驗一下吧)。
-------------------------------------------------------------------------
艾灸注意什么:
1、注意寒冷,注意保暖,注意在艾灸的時候,尤其是冬季不要碰冷水。
2、艾灸期間不要生氣,如果生氣,氣賭經(jīng)絡,艾灸就不會起作用,反之會加重氣血的瘀阻。
3、大饑大飽不宜艾灸,饑餓艾灸容易暈灸,太飽艾灸氣血運行慢,容易發(fā)生腹脹。
4、患有胃腸疾病的,艾灸期間不要吃食物,灸后半小時才可以吃飯。
5、艾灸前最好喝溫開水200-250毫升,艾灸后要喝溫熱水200-250毫升,甚至更多一點。
6、艾灸前可以洗溫水澡,艾灸后半小時,可以洗熱水澡,稍稍燙一點皮膚的溫度。
7、有些人艾灸的時候想泡腳,這樣可以節(jié)省時間,水溫要高于50度。
8、初次艾灸的人,一定要學會循序漸進逐漸適應熱度,逐漸增添灸具,不要一下子上的太多,身體會吃不消,顯得太燥。
9、皮膚起泡,小的泡自己可以吸收,大的水泡,一定要挑破后在這里拔罐,使里面的病水盡量拔出。然后溫和灸,不要再使用艾灸罐,等泡痊愈后,可以繼續(xù)使用艾灸罐。如果泡在關節(jié)活動部位,要的等待結痂后在灸,關節(jié)部位不容易愈合。
在家做艾灸的時候,可以配合姜、蒜、藥等做隔姜灸、隔蒜灸、隔藥灸。
隔姜灸:是用姜片做隔墊物的一種灸法。生姜辛溫無毒,升發(fā)宣散,調和營衛(wèi),驅寒發(fā)表,通經(jīng)活絡
隔蒜灸:是用蒜做間隔物而施灸的一種灸法。大蒜辛溫喜散,有消腫化結,拔毒止痛之功。
艾煙抗病毒、家里有人做艾灸、家人患感冒的幾率也會大大降低。但是如果覺得就是受不了艾煙,也可以想點辦法。下面就是網(wǎng)友反饋給單老師的小妙招:1、躺在離窗戶近的地方,把電扇背對著自己,電扇頭向外吹,艾條的煙很快被吹到窗外了;2、一個塑料小桶底部打個孔,插上洗衣機水管。艾灸時把小桶扣在艾灸上,管子的出口拉到窗外,這樣煙就從管子排到了窗外。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ankangzonghe/1498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導致魚尾紋的原因
下一篇: 陸英的臨床應用以及保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