敷臍療法通常也叫臍療,是中藥外治療法的重要的一部分。它主要將中醫(yī)經(jīng)絡學說和臟腑學說作為理論的基礎,根據(jù)不同病癥的需要,來選擇相應的治療藥物,制成膏、丹、糊、丸、散等劑型,將其貼敷在臍中,用紗布或者膠布覆蓋在上面,將其固定,或者為了能夠配合適當?shù)木寞熁驘犰伲瑏磉_到預防、治療疾病的目的,是民間常用的治療方法之一。本篇,我們就來說一說,中醫(yī)療法都有哪些敷臍的貼方。
杏仁甘草方:
【原料】:杏仁、紫蘇葉、半夏、前胡、枳殼、茯苓、陳皮、甘草、桔梗各3克,大棗3枚,生姜12克,生蘿卜汁、連須蔥白、蜂蜜各適量。
【做法】:將前九味藥材一起碾成細末,與生姜和連須蔥白起演合搗爛,加入少量蜂蜜、生蘿卜汁和大棗煎液,調(diào)和成膏狀,旋即敷在患者臍上,蓋上紗布,用膠布固定。每日換藥1次或2次。
【功效】:本方適用于肺陽不足所致的咳嗽,主要表現(xiàn)為咳嗽聲重,咳痰稀薄色白,同時伴有頭痛惡寒,舌淡苔薄白,肢體酸楚,脈俘或浮緊。
桑葉菊花方:
【原料】:桑葉、菊花、桔梗、甘草、杏仁、生地黃、薄荷、蘆根各適量,蜂蜜1匙。
【做法】:將前7味藥材一起碾成細末,用蘆根煎液與蜂蜜調(diào)和藥末成膏狀,直接敷在患者臍上,蓋上紗布,用膠布固定。每日換藥1次或2次。
【功效】:本方適用于肺陰不足所致的咳嗽,主要表現(xiàn)為咳嗽,咳而不爽,口渴,或兼咽痛,舌質(zhì)紅或淡,頭痛,苔薄黃,脈浮數(shù)。
半夏白果方:
【原料】:制半夏、白果仁各10克,杏仁、細辛各6克。
【做法】:將上述藥材一起研末,用姜汁將細末調(diào)成糊狀,敷在臍部。每日換藥1次。
【功效】:本方適用于陽氣不足所致的肺寒咳嗽。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ankangzonghe/1807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介紹一些大腹皮的治病療方
下一篇: 說說川木香與廣木香的區(qū)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