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譩譆穴位位置圖譩譆穴的名詞解釋譩譆穴的功效與作用譩譆穴的主治病癥譩譆穴的配伍功效譩譆穴的療法及注意事項譩譆穴,在我們身體的背部位置。別名叫做五胠俞。譩譆穴具有緩解治療肩背痛、熱病、咳嗽氣喘、瘧疾等病癥的作用,可以起到宣肺理氣、通絡(luò)止痛的功效,本篇我們來說一說譩譆穴的有關(guān)常識。包括譩譆穴的具體位置和圖片,譩譆穴的名詞解釋和功效與作用,以及譩譆穴的配伍功效和主治病癥,然后我們也會說一說譩譆穴的療法及注意事項。
譩譆穴位位置圖
譩譆穴的位置:位于人體的背部,當(dāng)?shù)诹刈导幌拢蚤_3寸。
譩譆穴的名詞解釋
1、譩嘻穴:經(jīng)穴名,屬足太陽膀胱經(jīng),別名:五胠俞。
2、穴位含義:體內(nèi)的純陽之氣由此外輸膀胱經(jīng)。
3、譩嘻:譩嘻者,壓按本穴病者呼出之聲也,無它意。
4、五胠俞:五,五臟六腑之代稱。胠,古戰(zhàn)陣右翼的名稱也。俞,輸也。五胠俞名意指體內(nèi)的純陽之氣由此外輸膀胱經(jīng)。
5、本穴物質(zhì)為督脈外傳的陽熱之氣,而督脈的陽熱之氣由五臟六腑的精微物質(zhì)所生化,本穴所受的純陽之氣也即是五臟六腑的純陽之氣,故名五胠俞。
6、氣血特征:氣血物質(zhì)為純陽之氣。
7、運行規(guī)律:循膀胱經(jīng)上行。
譩譆穴的功效與作用
1、緩解治療肩背痛、熱病、咳嗽氣喘、瘧疾等。
2、譩譆穴的功效:宣肺理氣、通絡(luò)止痛;外散體內(nèi)之熱。
譩譆穴的主治病癥
1、肩背痛、熱病、咳嗽、氣喘、瘧疾等。
2、臨床運用:現(xiàn)代用于治療肋間神經(jīng)痛,腋神經(jīng)痛,感冒,心包炎,哮喘,瘧疾,腰背肌痙攣,膈肌痙攣。
譩譆穴的配伍功效
譩譆穴配大椎穴、肩外俞穴:治肩背痛。
譩譆穴的療法及注意事項
1、【譩譆穴的療法原則】:寒則補之灸之,熱則瀉之。
2、【譩譆穴的針刺方法】:譩譆穴,斜刺0.5—0.8寸。
治療頭暈有三招 *太陽穴。這個位置很好找,順著眼角邊兒,一張嘴,一摸一個坑,這就是太陽穴。揉穴的時候要注意由輕到重,然后再輕輕地揉,最后揉到有酸脹感為宜。所謂酸脹感,就是得氣了,得氣才能治病。*四神聰。一說到四神聰,你就知道這個穴位是干什么用的,就是四神聰明,又精神又聰明。它的位置就在百會穴前后左右各一寸的地方。一寸怎么計算呢?一般我們講“同身寸”,就是病人自己的寸。把拇指伸出來,大拇指的彎曲部分的這上半截叫一寸。在百會穴的前、后、左、右各一扁指的四個穴位叫四神聰,就是四個穴位。偏離一些也沒關(guān)系,因為按摩穴位和針灸不太一樣,按摩是一個面,方圓一兩厘米之內(nèi)都行。頭痛醫(yī)頭,腳痛醫(yī)腳,這是一般的常規(guī),但是中醫(yī)非常有講究,用腳丫子照樣治頭病。 *太沖穴。在腳上,大拇指和二拇指中間有個縫兒,沿著這個縫兒往前推,直到推不動了,也就是在第一趾骨和第二趾骨之間有一個穴位用手一掐,會有酸脹感,這叫太沖穴。這個穴位不單治頭痛,還有一個特別好的功能,就是治生氣,比如說你今天生悶氣了,或者和愛人吵架了,沒關(guān)系,坐在一邊就揉它,吵完架頭也不會疼。
可以治療熱病。
熱病汗不出,上星主之,先取譩譆,后取天牖、風(fēng)池。出自《千金》。這四個穴位配伍可以有效治療熱病,中醫(yī)穴位之間的配伍有很多作用,配伍也可以使按摩的效果更佳。
穴位配伍的方法:1、上下配穴法。上下配穴法是指將腰部以上或上肢部的腧穴和腰部以下以及下肢部的腧穴配合應(yīng)用的一種方法,2、前后配穴法。是指將人體前部和后部的腧穴相互配合應(yīng)用的一種方法,主要是指將胸腹部和背腰部的腧穴配合應(yīng)用。3、左右配穴法。是指將人體左側(cè)和右側(cè)的輸穴配合應(yīng)用的一種方法。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ankangzonghe/1843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青葙子可以和哪些藥材搭配服用
下一篇: 改善膚色吃什么,推薦三種食物